APP下载

古老的电影——皮影戏

2020-08-28顾影

老友 2020年8期
关键词:影人老腔皮影戏

顾影

皮影戏是一项集表演、歌唱、繪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皮影戏的历史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由说、唱和音乐相结合,通过光影展现“三位一体”的表演艺术。随着乐器伴奏和唱腔配合便可“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因此,皮影戏也被誉为“电影的鼻祖”“最早的卡通动画”。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书中这样记载:“逢节庆日,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杭州还出现了名为“绘革社”的组织。“绘革社”里面有“镞影人”,专门负责刻镂影人。

明代,皮影戏开始分成不同的流派。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浙江、闽南、云南等地的皮影戏都在这时初步成形。清代至民国初期是皮影戏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皮影造型制作精美、唱腔高超。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都少不了搭台唱影戏,有时一处庙会同时出现几个皮影班,互相对擂,热闹非凡。百代、长城、丽歌、宝利等唱片公司也曾在20世纪初灌录过皮影唱片。

◎影人的制作

皮影戏中的影人全部采用侧身造型。它的制作一般是先将牛皮、驴皮或羊皮(其中,以3~5年的黑色牛皮色度最好)刮去毛血,再经过硝制刮平,使得皮革变薄呈半透明后,再用刀具刻凿,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形象不仅要符合情节设定,人物服饰、道具也都要求符合历史,小旦要樱桃小嘴,丑角则嘴角微翘……一般来说,薄而透亮的成品皮用于头、胸、腹等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用于腿部和其他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可使影人上轻下重,在表演时安稳、趁手。

皮影雕刻完成之后就可以上色了,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这五种颜色。老艺人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上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工艺,是为了使颜料吃入影皮内,并使皮内水分挥发。

皮影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最后将身体各部位用线缝接,并在背后装上翎管,套进竹签棒。一般而言,一个人物要两根竹签棒,动作复杂的要四五根。皮影戏表演时的道具主要是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超过4尺,宽不超过6尺。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的光源,过去用的是油灯,现在大多是用几根日光灯管组成的灯箱。

◎地方皮影戏

皮影戏的流行范围广泛,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不同流派。

河北皮影戏:大致分为以唐山、秦皇岛为代表的冀东皮影戏,以沧州河间为代表的冀中皮影戏,以邯郸为代表的冀南皮影戏。其中,冀东皮影戏中的滦州皮影因其“钻天入地”的独特唱腔和巧妙的操纵技巧成为燕赵大地的一朵奇葩,同时,也对周边地区如北京、天津等地的皮影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辽宁皮影戏:较有代表性的是凌源、岫岩皮影。岫岩皮影戏与满族文化不断融合,逐渐吸收了满族单鼓、东北大鼓、二人转、东北秧歌等曲调,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唱腔与影词,其唱腔粗犷豪放、短促平直。凌源靠近河北省,因此凌源皮影受滦州皮影影响较多,但在唱腔上却带有独有的东北地方音乐的特点。

陕西皮影戏:陕西被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皮影大都是根据汉唐的人物碑刻和陶俑的风格刻制的。陕西皮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唱腔多样,有“老腔皮影”“拍板皮影”“弦板腔”等。其中最有名的是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的“老腔皮影”。“老腔皮影”是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老腔皮影”的唱腔豪放激昂、铿锵有力,演出中时常出现呐喊助威、帮唱的唱法,在情节紧张时还会用惊堂木击板伴奏,以增强气氛。当地人形象地称道:“拉坡号子冲破天,枣木一击鬼神惊。”

猜你喜欢

影人老腔皮影戏
老腔新韵绕梁来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老腔的颜色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诡异的屋内“怪影人”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影人漫像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