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者救人,影片医心

2020-08-28黄睿钰

粤海风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疗医生生命

黄睿钰

中山大学医学院有一块牌匾:“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人医心。”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医疗片成为影视行业的一匹黑马。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引发网络热议,获得9.2分的豆瓣高评。观众们在借医疗片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敬意的同时,也在小心翼翼地触摸着人心冷暖。

近年来,以《非典十年祭》《中国医生》《生门》《人间世》《生命缘》等为代表的大量影视作品聚焦中国医疗行业,展现出医院中关于生老病死的一幅幅人间浮世绘。医生不仅要治病,还要医心,而优秀的国产医疗电影则可以帮助抚慰人们的心灵。医生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不仅会遇到死亡,还会遇到歇斯底里的病患家属、难以理清的家长里短和医患纠纷。医院是一个集中体现社会矛盾的标本,展现出的是最真实的人间世态。人性的光辉在医院里被升华,人生的无奈和人性的矛盾也在医院内被聚焦。所有医患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极端情绪汇聚在医院这个熔炉内,而医生的医心、医德在其中得到凸显。如何突破医术瓶颈、如何协调医患关系、如何安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在医院里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生门》导演陈为军所言,医院是“一个高度浓缩了的滚滚红尘”。医疗片作为医院中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不仅带给观众泪点和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引发社会对医患关系的思考,以及观众对生死、对人生的反思。

那些好评如潮的医疗片,包括《生门》 《人间世》《业内人士》 《中国医生》 《生机无限》 《非典十年祭》《急诊室故事》《手术两百年》《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等医疗题材纪录片和《乡医》《李时珍》《催眠大师》《白领日志》《台湾往事》《人到中年》《医者童心》 《情满人间》《你若安好》等医疗题材电影,记录、展现的不仅是医院里的生老病死,更有社会的人情百态。格里尔逊在《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中说,纪录电影应该是“从对自然素材到对他们进行组织、再组织以及创造性剪辑的阶段”。无论编导采取何种叙事手法,选择从哪个角度切入,医疗片打动人心的关键依然是“真实”——以真实触动人心是此类作品成为口碑担当的根本。

一、如何演好中国医生

在医疗类型电影中,医院是背景,演员是关键。那么,演员们如何才能演好中国医生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中国医生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医者仁心”“妙手回春”“悬壶济世”,医者作为一个与死神博弈的群体,在传统中国社会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期许,因此,如何定位医务工作者的角色成为塑造医疗片中人物心理、立场的重中之重。对于医疗电影的制作者来说,影片中既要真实还原医疗行业的本来面貌,又要提炼出医疗行业的独特之处,进行合情合理的艺术加工,对医护角色进行再创造和升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国传统的医疗片常常过分拔高医护人员的形象,导致人物失真。再创造过程中,应该凸显的是医疗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而不只是角色的个人形象魅力。医生张文宏说:“第一批医生,他们在对疾病的传播性、疾病性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把自己暴露在病毒面前,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医生,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所以我把他们都换了下来。”中国医生是一群了不起的、无所畏惧的而又“听话”的人。中国医生了不起,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呵护他人生命的“白衣天使”;中国医生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有着比生命更重要的责任和信仰;中国医生“听话”,因为他们无私奉献,将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放在自己的安危之前。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年仅34岁的中国医生李文亮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性疫情中不幸被感染,经抢救无效去世,中国人民在悲痛中看到了李医生身上千千万万中国医生的缩影。正如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中所讲述的那样:“所谓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不过是一群普通人穿上了白大褂,开始救死扶伤。”

对于演员们来说,他们也许没有医护背景,但一定曾经走进过医院。“医者仁心”,许多人只关注了医生之“仁”,却鲜有人看到医生那颗与普通人一样的有着“爱”与“怕”的“心”。饰演一名医生,如果只展现“仁”,容易脱离实际,缺乏真实感,使整部作品看上去就像“空中楼阁”,尽管“高大上”,却难以引发观众共情。只有看到医生那颗拥有“爱”与“怕”的“心”,塑造出来的医生角色才拥有细腻、真实的情感,才有可能真正走进观众心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问一个问题:“对于病人而言,身体重要还是精神重要?”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在银幕前,我们无法将镜头对准某个真实的、具体的血淋淋的手术台,抑或是针对某种现实存在的疾病给出某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标准。演员们能够做到的,是呈现医者对于病人及家属精神的抚慰。在银幕上,“医生”要治疗的不是一种病,而是一个人。因此,演员们真正演绎的不是一名医生,而是一位聆听者、关怀者。无论是“诊断”还是“查房”,“医生”不能如问卷机器般问问题,不关心、不寒暄,只给予“病人”形式上的诊疗,而应该注重眼神,给“病人”足够的关注、温暖和信心。在饰演一个医护工作者之前,演员们除了需要掌握那些基本的医疗常识,还需要设身处地将自己真正摆在医生的位置上,最为关键的是要理解这样一句话:“医生最怕的,其实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2003年“非典”之后,国产医疗片发展迅速,但总体评价并不高,其中最为观众诟病的地方,在于专业细节的不讲究。西医方面如医护人员穿高跟鞋救人、未验血型直接输血、未戴无菌手套就进入手术室、戴着无菌手套开关门(触碰门把手)等;中医方面如把脉只把单手,把脉“尺关寸”把反,中药配方太过随意等。2014年,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网络社群“丁香园”曾进行过一次有2012名医生参与的网络调查,其中有79.4%的受访者认为国产医疗片专业性错误多。专业细节的不讲究容易令影片产生虚假感,且未验血型直接输血等错误的细节容易误导观众,医护人员穿高跟鞋的细节更令观众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态度产生质疑。如今医患生态严峻,医疗片的误导将更加引发观众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而在中医方面,除了《国医探秘》《海派中医》《本草中国》等纪录片由于记录的是真实的医者而没有出现专业性错误之外,《刮痧》《黄连厚朴》《精诚大医》《乱世郎中》等大量中医影片都存在细节失误。尤其近年来国产古装电影中,医者角色皆为中医。而饰演中医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把脉,特别是那些自己给自己把脉的,左手搭在右手上,刚好把反。中医把脉,中指把关脉,食指把寸脉,无名指把尺脉,如果是自己给自己把脉,应该从手背绕过去,而不是简单随意地搭在手腕处。中医认为“肺朝百脉”,把脉的地方是掌心向上时手腕外侧,高骨定关,手指按下去能够感受到脉动,而影片中常出现将手搭到病人手腕正中把脉的情况,怎能感受到脉动?当然,近年来“岐黄之术”被西医打压的情况较為严重,年轻观众普遍不了解中医的一些医学常识,若非专业人员及爱好者,很难看出片中出现的错误。但笔者认为,无论是编导还是演员,在确定了影片类型、背景后都应该学习一些中医常识,最起码应该掌握“把脉”这一影片中经常出现的细节正确的位置和手法。

二、当今中国的医患生态

在《中国医生》里,编导用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还原了真实的医患生态,将镜头对准了全国各地六家三甲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手术室、ICU等科室,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和最普通的医护人员,聚焦这些“中国医生”们在做出事关生死的每个决定与抉择背后,情感的涌动和人性的博弈,带领观众看到手术台之外一个个既有温情和担当,又承受着焦虑和担忧的中国医生。都说医生难,到底有多难呢?《中国医生》将医生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个难题真实呈现在观众眼前。张文宏医生说中国医生无所畏惧,是因为责任和信仰比生命更为重要;但是日复一日不规律的作息也让中国医生们担心和后怕,担心自己有一天猝死在手术台上。在《中国医生》里,医生朱良付说:我不能死,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像我这样的主任医师,如果我死了,就是浪费国家资源。《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表明,在中国,23.6%的医生从未休过年假,40%的医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而中国的医院每天共需要接待患者2000万余人次。如此高密度人流量的背后是我国医疗专业人才匮乏的窘况,最需要保证睡眠和精力的医生们却因病人众多、病情紧急而将超负荷工作变成了一种常态。但中国医生群体的普遍纠结在于,他们嘴上说着“不敢死”,需要熬夜做的手术却一个也没少;他们明明知道疫区情况凶险万分,但提交“请战书”的时候却依然义无反顾。《中国医生》里有句话用来形容中国的医护群体尤为贴切:“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作为医生,比起怕死,他们更怕救不活。

医疗片有温情之处,但对残酷现实的刻画更触动人心。美剧《良医》中,肖恩说:“医生是从死神手中抢生命的人。”医疗片常常营造一种紧急、混乱的氛围,时间在医疗片中是最重要的元素。医院总是与生死离别相伴,再高明的医生也有无力回天的时刻。2016年6月11日开播的大型医疗全景化深度纪实片《人间世》是国产医疗片中首度大篇幅直面医学的“不完美”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以医院为主要场所,聚焦医生与患者双方在面临病痛、生死考验等时刻的重大抉择,还原了中国的医患生态。编导采用蹲点拍摄的手法,通过记录一般观众无法看到,更无法想象的一个个发生在医疗行业的真实场景,从或许成功或许失败的一场场与死神的较量中,令医生体谅患者的心境,更让患者理解医护人员的辛劳。《人间世》打破了国产医疗片“病人命悬一线,手术惊心动魄,最后大获成功,病人治愈出院并对医生感激涕零”的套路,第一集就直接将几个失败病例呈现给观众——24岁青年因海鲜中毒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抢救无效死亡、马凡综合征患者手术第二天因急性肾衰竭死亡……这些失败案例虽然残酷,却是医疗行业的本来面目,观众在痛感生命脆弱之余,更多产生的是感动、理解和敬重。在《人间世》的描绘中,医生无法做到药到病除,他们“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并不是无所不能,医学也并非神通广大。正如张嘉译在《急诊科医生》一剧中饰演的医生角色所说:“医生也是人,不是神。”毕竟再好的医生,也不能随意掌握生死。尽管这部纪录片一开始就展现了生命逝去的沉重和悲痛,但更多的是抓取平凡的人们面临绝境时勇敢乐观、向死而生的态度。绕开失败谈医疗是不完整的,看过了太多“完美”的医疗宣传,呈现“不完美”的勇气更加动人。《人间世》的真实令观众欣慰:“生命有痛,有你真好!”客观呈现医疗真实面貌,是当今国产医疗片制作者们欠缺的勇气。《人间世》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国产医疗片走向客观现实,通过失败的病例进行正面的宣传,向人们展现患者之苦和医者之难之间真实的人间世,从而引导观众更加理解医护行业,学会换位思考和互相谅解,在善意而真诚的表达中,呼唤社会正能量,减轻医患关系造成的社会压力,让更多像杨文、陶勇一样为患者尽心竭力的医生不至于为患者家属因无知和悲痛而失去理智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生命脆弱却也伟大,《人间世》是当今医患关系矛盾困局的一剂良药。对于中国的医护工作者而言,《人间世》中的失败案例带给他们的是对珍贵的时光与生命的再度重视,他们不仅要看到影片中医生们争分夺秒之后依然无力回天时的懊恼和难受,更需要看到医生们遭受失败后对医疗事业不变的热爱。《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医生最困难的不是面对失败,最困难的是,面对这些失败带来的种种挫折,却不丢失最初的那份热情。”医学不是万能的,还有太多无法克服的难题,太多的变化和未知,这时刻提醒着人们生命的疼痛。但是,医疗片难道要因为生命有痛就放弃谈论失败吗?当然不可。谈论失败难道就是代表被失败所打倒吗?当然不是。医疗片呈现失败的病例,还原医学并非无所不能的现实,其实是带领观众和医护工作者们共同经历悲痛、重拾希望,让所有人都能够带着对生命的爱意与敬意看待每一个个体。

三、医疗片中的生死思考

医生和医学的作用不仅是治愈病痛、挽救生命,更在于启发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在医疗片中,角色和观众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而“怎么死”涉及关于生命伦理学的问题。据相关统计,在瑞典、丹麦等国家基本看不到长期卧床、靠药物或其他医学手段维持生命的老人,因为他们认为老人味觉的丧失和食欲的减退都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衰老的人就让他们自然死亡。但我们都知道,在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利用医疗手段的干预来延长老年人的生命,而不考虑他们生存质量的高低。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思考“安乐死”的伦理问题,相较于欧美国家出现《最爱的你》《深海长眠》《死亡医生》等众多有关“安乐死”的影片,我国医疗片对于此类题材则涉及较少,只是偶尔有一些电视剧桥段提及“安乐死”的概念,而医疗题材电影或者纪录片却对“安乐死”讳莫如深。医疗剧《急诊科医生》导演之一郑晓龙早在2001年执导的电视剧《永不放弃》中就对“安乐死”进行了呈现与反思,如今,在《急诊科医生》中,郑晓龙导演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或许,今后我国的医疗片能够迎难而上,理性面对“安乐死”问题,不只关注人类生命在肉体层面上的价值,而能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让观众能够更加理解“医生”这个身份的人文精神和温度。正如医療纪录片《急诊室故事》中的台词:“面对人生的很多选择时,人们都难免犹豫、纠结,但越是生死关头,越没得选择。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是,在自己有能力和意识的时候狠狠去爱,因为爱,是变换人生里唯一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永恒。”

《人间世》的导演周全认为:“因为人生四苦集中上演的地方就是医院,医院也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在医院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人性。”生老病死带给观众的是疼痛,但医疗片只有疼痛是不够的,悲欢离合交织才能够引起共情。“悲”与“病”对应,演绎“悲”最揪心的地点就是医院急诊室和ICU病房。尽管进入医院的大门就注定要承受悲痛,每一例病患都可能是一场悲剧,但急诊室更突出的特点是“急”,这意味着悲剧常常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这种打击是震撼人心的。而ICU病房强调的则是疾病之“重”,病患每时每刻都需要处在监护之下,稍有不慎一个珍贵的生命便会消逝,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令人提心吊胆。在医院里,除了一些紧急情况,还有更多普通病患的日常,这些日常组合成了“欢”。因此,演绎“欢”就需要将镜头对准普通病房。对于很多患者来说,病房也许是他们的第二个家,病友之间相互问候、相互鼓励成了病房里最常见的情景。打针吃药之余,病人们也会和护士寒暄几句,偶尔开个小玩笑,大家嘻嘻哈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拍摄医疗纪录片《急诊室的故事》用了78个镜头,观众可以全方位地看到急诊室里每一个角落的情况。在第一集里,一个脚骨折的青年,前一刻还哀号着脚疼,后一刻注意到面前有摄像头,于是开始关心起自己的形象,疼痛之余还不忘打电话告诉朋友自己上电视的事情。许多患者看到身边正在拍摄的摄像机,也会开始注意自己的着装,甚至会对着镜头耍宝。身体的不舒服不影响他们心情的欢乐。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也许“离”是最痛苦的记忆。“离”分二种,一种是离别,一种是离开。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令人们能够坦然接受死亡,但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死”是个需要忌讳的字眼。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中国人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对死亡充满惧怕、惶恐的态度。因此,在患者逝去的时刻,医生会选择用“离开”而非“死亡”来安慰痛不欲生的家属。《人间世》展现给观众的“离”,大多是“死别”。而比“死别”更残忍的,是“生离”。在《急诊室故事》里,编导呈现了多例关于“生离”的悲剧:一位叫作刘春美的年轻姑娘,晕倒后被紧急送医,但她的家人没有一个到医院看过她,因为她有精神疾病,已经被家人放弃,她才25岁;一个务工的年轻人,因病家里欠下巨债,他无法承受高额的治疗费用,于是抛下父母妻子,选择自杀,任何人都无法劝阻,最后只能眼看着生命消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的事情,只是大多数人都幸运地、健康地活着,难以窥见医院中那些残酷的离别。与欢喜相伴的常常是“合”,将镜头对准手术室大门,也许会有离别之悲,但也一定会有团聚之喜。在《急诊室故事》里,一位怀孕6个月的19岁少女突发脑溢血,医生尽力抢救,而家人无条件配合、陪伴,最终母子平安,皆大欢喜。悲欢离合的交织让医疗片有了温度。反观我国那些口碑不佳的医疗片,如《医缘》《横山号》《我是医生》《黎明之眼》《黑丝俏医生》《曲点鸳鸯谱》《最美的乡村医生》等,都未能将悲欢离合饱满地呈现在观众眼中,且《黑丝俏医生》《曲点鸳鸯谱》等影片有借医疗背景上演爱情故事的嫌疑,《横山号》《黎明之眼》《最美的乡村医生》等影片则政治色彩太过浓厚,与医疗独立性不符,观众给出较低的评价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四、国产医疗片的叙事视角与艺术风格

近年来国产医疗片已经发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叙事视角和多元的艺术风格。编导通常会选择某个特别的角度切入,如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的《生门》,就以罕见的生育题材为主线。即使是在医学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生育对于女性来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仍旧是一场生死的考验。影片从妇产科切入,将生命的诞生呈现在观众眼前,从而告诉观众:每对母子都是世界上无人能敌的生死之交,生育的背后所折射的是普罗大众的人情冷暖。在创作中,编导常常选用与影片情感基调相匹配的镜头语言,如纪录片《人间世》,摒弃“仰视”和“俯视”,采用“平视”的镜头语言,不偏颇任何一方,客观交代事实,同时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有意义的片段在有限的时间内拼接起来进行故事化叙述,既增加了可看性,渲染了主题,又不破坏真实性,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加主观地对片中的医疗现象做出反思。在《人间世》里,编导使用远景奠定整个情感基调,比如神圣肃穆的医院大楼、颜色鲜红的“急诊”二字、川流不息的车辆人群等,交代医院患者众多、医务繁忙的背景,给人以压抑感。全景则主要运用于拍摄医院环境、抢救场景和手术室状况等,通过被摄对象与陪体、环境的对比,增强说服力。使用中景拍摄葛均波医生手术过程中的手部抽筋等画面,通过被摄对象的面部表情和行为举止,展现人物性格。近景则比中景更加细微地展示了人物表情,通过表情反映内心世界,能够产生交流感,让观众更好地体会到片中人物的情感。特写则主要运用于做手术的镜头,用殷红的鲜血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从而起到突出强調的作用。至于《乡医》《横山号》《李时珍》等带有歌颂性质的影片,由于蕴含了一定政治色彩,因此采用“仰视”的镜头语言,令观众产生敬仰之情。除了镜头语言,适时的配乐和纪录片中感情饱满的解说词也是国产医疗片烘托情感的重要方法。

至于中药配伍,《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和合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勿用相恶相反者。”许多影片并不直接展示中药配方,毕竟影片以情节为重,中药只是片中道具罢了。但若展示了配方,则需注意配方的科学性,以免观众效仿剧中配方来煎服,对健康造成危害。李时珍说:“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尽管近年来医疗类型影片的编导们都越来越注重剧本的专业性,不仅收集了大量专业资料,还会请专门的顾问团队进行校正,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医学的本来面目。例如2019年播出的《老中医》,编导力求准确地表现中医,导演毛卫宁甚至说:“中医攸关健康,我们要做到即便观众照着我们戏里的方子抓药也不会出现问题,能不能治病另说,因为每个方子、每个治疗方案都因人而异。”但该剧播出后,依旧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其中配方有误,网名为“剧孟”的观众留言:“从已看的前四集,感觉编、导还是不太懂中医,还是弄些中医名词、皮毛充数。比如打死胎,不是个太疑难的病症。其实,当时有许多有疗效的医方。既然是名医,应该懂得。比如,开始方中只加川芎,少了牛膝,这种低级错误,名医是不会犯的。因为,川芎虽然活血化瘀,但作用是引药上行;而牛膝活血化瘀,才有引药下行的作用。”当然,影片毕竟只是一个故事,而不是纪录片或教材,观众不能苛求其细节高度专业。

“医病医人医心”,目前我国医疗片的最大目标还是“医”治观众那颗对医者存在误解的心。除此之外,相比于美剧群像丰富化的特点,国产医疗片中医生群体的形象较为单一,每个医生、各科医生的形象没有明显差别。如果能够更多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发掘每个角色的特点,从不同侧面诠释医者的定义与内涵,也许能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良好的印象。可喜的是,目前我国的医疗片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贴合现实的医学案例,如保大保小、僵尸美容、甚至“安乐死”等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误会化解也成为国产医疗片的主要侧重点之一,而《人间世》《中国医生》等医疗纪录片的诞生,则令中国的纪录片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所有医疗片,都隐含着“救人必先自救”的内核,近期疫情和层出不穷的伤医事件,让观众更加能够体会到“医生”这一职业的艰辛和可贵。曾打造《来吧孩子》《急诊室故事》《生机无限》等医疗纪实节目的恒顿传媒董事长曾荣认为,医疗片创作门槛较高,且目前国内影视行业缺少写医疗片的专业编剧,因此“难以出现井喷局面”,但疫情的助力可能会使医疗题材创作在疫情缓解后达到一个新高度,“无论是数量、体量还是量级,目测都会有所提升”。纪录片《生机无限》的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生,而后知身贵;急,而后知心痛;老,而后知缘重。”对于观众而言,只要生命依然可贵,医生这个职业就应该受到尊敬,国产医疗片也将持续受到关注。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

猜你喜欢

医疗医生生命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