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忆华润前辈罗理实和张淑芳

2020-08-28吴学先

红岩春秋 2020年6期
关键词:淑芳海防华润

吴学先

2017年5月,我和华润集团办公厅的小涂前往香港某公园,采访华润前辈罗理实和张淑芳的后代罗先生及妻子汤女士。

他们很谨慎,就像地下党接头。他们用座机告诉我见面地点,那是香港一个码头边的公园。公园很安静,树木茂密,很隐蔽。他们不让我拍照,不让公开他们的名字,可以记录,不可以录音。

我们坐在长椅上,听二位老人讲述逝去的往事。他们的父母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华润创始人杨琳并肩作战。

在《红色华润》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写了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工作人员名单,里面就有他们的父母。

携手战斗

罗理实(原名罗乃全,又名李实),1911年出生在粤东高陂镇,16岁被聘为高陂小学教师。1922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加入共产党。

张淑芳(原名蔡淡香)是客家人,1913年出生在广东大埔洲。11岁丧父,12岁丧母。因家境破败,她被送到罗姓家里当童养媳。婆婆善良,让她继续读书,她成为罗理实的学生。1927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加入共产党。

1927年南昌起义时,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等组成中共前敌委员会,南下广东。中共大埔县委于9月组织了策应叶贺军的高陂暴动。罗理实和张淑芳都参加了暴动。第二次高陂暴动失败后,罗理实和张淑芳随部队向不同的方向行进,进入大山打游击,经历了两年多的游击生活。

之后,罗理实南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曾任马共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

1931年一个夏日,张淑芳到秘密联络点送信回来,在马路对面发现机关二楼的窗帘被拉开——这是约定的示警信号。她心里怦怦地跳着,迅速绕过楼房,隐没在人流中。机关被敌人破坏了,她与组织失去联系,不得已南下香港。

1933年春,罗理实与张淑芳在香港一家酒楼意外重逢。不久,二人结婚。他们在深水埗租了一间小屋,月租4元。他们打工为生,日工資2角至3角。

1936年,中共香港市委恢复。罗理实经过党组织的考察,恢复党籍。1937年,张淑芳也恢复党籍。

中共香港市委指派罗理实担任张云逸的机要秘书,化名李实,随同入桂。1937年6月初,张云逸带着罗理实到梧州。6月12日,张云逸与李宗仁、白崇禧进行了首次会谈。几天后,在第二次会谈中,李、白表示,完全赞同中共提出的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和团结抗战等主张。罗理实参加了双方全体人员的各次商谈。

在香港,党组织分配张淑芳去九龙城女工夜校教算术、识字等课程,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张淑芳教唱抗日救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让她和女工们热血沸腾。

1938年6月,罗理实奉命到汉口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学习班,有幸聆听了周恩来的讲课,还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随后,罗理实和张淑芳成为八路军香港办事处成员。罗理实与杨琳一起负责转运物资,张淑芳负责刻蜡板并油印《华侨通讯》。

10月,日军占领广州后,杨琳领导的联和行(华润的前身,1938年在香港成立)往重庆和延安运送抗日物资的渠道中断。我党决定通过越南,连接昆明,开辟滇越运输线。杨琳亲自出面,与胡志明谈妥相关事宜。

12月,罗理实夫妇带着孩子从香港乘船抵达越南海防。

海防港口隶属于法国。法国海关人员工作懒散,办理提货手续很慢。英国运往中国红十字会总部的救护车,被拖半个月才放行。罗理实开始交往会讲法语的朋友,结识了乔丕成。乔先生曾留学比利时,参加了周恩来发起成立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此时在海防市政部门任督察。他用法语与海关人员交流,帮助罗理实提货,顺利完成了交通站成立后的第一次任务。

德国友人王安娜受周恩来和宋庆龄委托,也来到海防。他们共同以“宋庆龄保卫中国同盟”的名义,办理提货和运输。

周恩来多次派身边工作人员龙飞虎到海防接运物资,指导工作。

在海防,大批抗战急需的物资被一次次地运送到中越边境线,再转运到八路军抗日前线。据文献记载,1939年5月,杨琳运送50卡车物资到达海防,另外还有回国参加抗战的20名华侨青年(护士和司机)。

骨肉分离

1940年2月,罗理实夫妇返回八路军香港办事处。此时,他们已有两个孩子。

时为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是日本实现南进战略必争之地。中共中央指示香港八办主任廖承志,从香港抽调一批有斗争经验的得力干部赴菲律宾、西贡、新加坡,组织领导华侨支持抗战。罗理实在南渡名单之中。

1941年7月,罗理实被派往菲律宾。9月,他满怀信心和激情,创作了《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队队歌》。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与家人失去联系。

是年底,日军进入香港。廖承志、杨琳、张淑芳等与东江纵队配合,昼夜转移在港的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其转移费用(交通费、安家费),由联和行出资。

1942年春季,杨琳受党组织安排,把募捐到的现金送回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张淑芳留在香港,先后在连贯、刘少文、梁广的领导下开展地下工作,还照顾过李少石的母亲。

不过,让张淑芳没想到的是,革命需要她贡献一个儿子。

一天,香港党组织负责人连贯对张淑芳说,有一对夫妇,结婚十多年,无子。他们做地下工作,需要有个孩子作为掩护,点缀家庭,应付环境。问张淑芳能否送一个孩子给他们抚养,并强调说,这事廖承志同志也知道。

事情来得突然。张淑芳在白色恐怖中参加革命,早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的事业。只是没想到,这次是献出自己的亲骨肉。

上级安排她带孩子到尖沙咀半岛酒店与孩子的养母见面。两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对上了暗号。

过了两天,连贯告诉张淑芳,经过考察,组织上倾向于领养弟弟。他小,不记事,便于保密。

张淑芳对长子说,弟弟要到外婆家住。她带着孩子们去照相,想留个纪念。张淑芳在照片背面写下日期:1942年7月31日。说来真巧,这天恰是罗理实南渡菲律宾一周年。

三个多月后,领导同意张淑芳见小儿子一面,只可近处望望,不能跟孩子说话。她等候在黑铁铸花的大门外,到了约定时间,养母抱着孩子来到大门旁。

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小儿子,此后再无音讯。据说,养母一家后来被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估计全部牺牲了。

深深情缘

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张淑芳搬入八路军香港办事处掩护连贯,负责保管经费。

连贯撤回内地后,刘少文是香港中共党组织的一把手。张淑芳在刘少文的直接领导下,坚守香港。

1944年,中共广东省东南特委书记梁广安排张淑芳母子住在他家,参与广东区委电台机关的工作。

1947年6月,张淑芳提出:希望参加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得到组织批准。

张淑芳北上山东不久,罗理实回到香港,参与了華润运送民主人士北上、筹建新政协的工作。

1951年初,经饶彰风安排,罗理实和张淑芳在广州团聚。是年,罗理实任华南分局统战部秘书长,张淑芳在北京燃料工业部办公厅工作。1956年,罗理实当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期间,罗理实、张淑芳因莫须有罪名倍受折磨。1967年1月28日晚上,罗理实吞下安眠药,次日去世。

1968年10月26日,张淑芳按照要求写完自己的历史材料。第二天上午11时许,她关厨房气窗时由三楼坠下,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1978年和1979年,罗理实、张淑芳先后平反昭雪。

我们和罗先生、汤女士谈了一上午,二位讲完父母的故事后,准备告别。他们站起身,握紧拳头,低沉而有力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那情景令人震撼,我顿时泪流满面。

他们对歌词是那么熟悉,顺畅地唱下去,没有一个错。那种真诚,让我想到了他们的父母在烽火硝烟和白色恐怖的年代,就是靠这样的信念战斗在敌人的心脏!

我哽咽着跟他们一起唱。我曾无数次唱起这首歌,唯有这一次,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战争年代:在“接头”之后,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用低沉的歌声告别战友,用歌声相互鼓励。这是一次无比难忘的采访。我久久地搂着汤女士,泪流不止。

我知道,香港没有退休金,没有社保,他们年近古稀,生活并不宽裕,可是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我说:“华润有各种五丰产品,我给您送来一些。”他们坚决制止。我理解,那关系到他们的尊严。

《红色华润》修订版增加了对他们父母的介绍。等修订版出版后,我会送去,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感谢和回报。

编辑/韩西芹

猜你喜欢

淑芳海防华润
Visual Storytelling and Globalization
91岁开画展
走向深蓝
ChineseStudents’PerceptionofEnglishLanguageLearningActivitiesintheclass
辽宁发现104处明清时期海防遗址点
新奇的伞
试论中国国防领土观念的近代转型
姚莹保台思想与实践探微
起底华润系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