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到底是谁斩的
2020-08-28吕雪萱
吕雪萱
一次,我给学生出了道历史题:华雄是谁斩的?年轻人争先恐后地回答:“谁不知道关羽斩华雄的故事。”我告诉他们:“错了,斩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孙坚。”他们哄堂大笑,一位“眼镜”慢条斯理地讲:“这故事出在《三国演义》里。董卓横暴,诸侯共讨。卓将华雄连斩数将,诸侯们大惊失色。这时关羽应声出战。临行,曹操敬酒一杯,关未喝就披挂上马,及至斩了华雄回来,那杯热酒还未凉呢!”
我能说些什么?华雄、关羽和孙坚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历史的事实是:华雄不是关羽斩的,而是孙坚斩的。
孙坚,三国吴郡富春人,任长沙太守。汉献帝即位后,董卓弄权,天怒人怨。孙坚和关东诸侯共起讨卓。初平二年初,他“进屯阳人(今河南临汝县西),卓遣东郡太守胡轸督步骑五千击之,以吕布为骑督……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这段事实,司马温公详细地把它写在《汉纪五十一》里。
孙坚还有其他军功。他虽然短命,只活了37岁,但善于治军,临危不乱,办事很讲原则,给后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就在斬华雄的前几个月,冬天,孙坚与部下正在鲁阳县城以东饮酒聚会,董卓的数万步兵骑兵突然来袭。孙坚一边敬酒谈笑,一边整顿军队,不许部下轻举妄动。后来董卓的骑兵逐渐增多,孙坚才慢慢站起。他率领大家入城后,说:“刚才我之所以没有立即起身,是担心大家慌乱,在拥挤中使你们无法入城。”董卓的军队看到孙坚的队伍严整,不敢进攻而返回。
斩华雄之后,孙坚声威大震,董卓企图拉拢他。董卓派人去劝说孙坚,表示想与孙坚结为儿女亲家,并要求孙坚把自己一门子弟中想做刺史、太守的人开出名单,由董卓推荐任用。面对董卓的利诱,孙坚坚决反对说:“董卓忤逆天意违反道德,我今天要是不能灭他三族昭示天下,就会死不瞑目,怎么可能与他结为亲家!”之后,驱军猛进,距洛阳只有45公里。“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间,卓败走……坚进至洛阳,击吕布,复破之。”以致董卓感叹地对人说:“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憨,颇能用人。当与诸将,使知忌之。”
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上颇有地位的人物,罗贯中大概出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硬是把斩华雄的史实,安在他认为是“武圣”的关羽身上,还刻意虚构了“酒未温”这个情节。于是,以讹传讹,连5岁的孩童都知道是关公斩了华雄,而真正斩华雄的英雄孙坚,竟无人知晓了。
纵观中国文学史,有个明显问题,就是作家为了塑造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不顾事实地拉另一些真实人物做反角,以致严重地歪曲了历史。和孙坚同时代的曹操,本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由于小说和戏剧的虚构,把他弄成和秦桧、严嵩一类的大坏蛋,以致在1000多年后,郭沫若专门为之写翻案文章。唐朝初年著名将领张士贵,本是位风节甚高的人,只因一部《薛仁贵征东》,把他歪曲为冒功欺下的小人,竟然还捏造了个尉迟敬德鞭打的情节。宋初名将潘美也是一位有战功的英雄,而《杨家将》的作者却把他写成害国害民的奸贼“潘仁美”。对于上述这些古人,过去我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当知道孙坚斩华雄的功劳被关羽冒领,简直要替他们打抱不平。特别是当我告诉青年历史真相的时候,他们竟认为我无知,这时我不得不发怒了。
历史上的人和事,除通过典籍向后人传播外,文学艺术亦不失为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后者用形象办法传播,就显得更加生动。正因为如此,如果作家不忠于历史,就必然导致历史的真相被掩埋,就如同斩华雄的孙坚变成了关羽,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将其当成历史的真实。因此,人们要能区分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差异,先读历史,多读历史,反而更能理解文学作品的表达。“孙坚斩华雄”明明就在《资治通鉴》里写着,可是绝大部分人却不读不看,这就要贻笑大方了。是时候,还孙坚斩华雄以历史真面目了。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