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齿的光芒
2020-08-28李新文
李新文
三月桃花汛。
大水,仿佛是叫一朵朵桃花给带来的。没等你省过神,便贴着古老的梅溪漫上来。几乎一夜之间,到处是水,到处弥散着水的气息。看这架势,似要跟时间一比快慢。涨水就涨水吧,还急急忙忙把天空、山峦、树木、瓦屋以及炊烟什么的映入浩大的水面。于是乎,水里也好像有个烟火人间。
这时候,比大水还忙碌的,恰恰是梅子市铁铺里的铁匠——打铁。透过空气,一眼望见挥动的手臂,厚实的铁墩以及吐着一条条火舌子的炉灶,组成色彩斑斓的图画。这节骨眼上,活跃的不单单是火光,更有“咣当咣当”的锤打声,“呼哧呼哧”的风箱拉动声以及人的呼吸。这些个声音相互交织着,重叠着,旋转着,融为不小的声场。岂料眨眼之间,一条条声带跃然而起,一下子,蹿上屋顶,掠过树丫,跨过沟渠,径直往大水的方向在移,像是把打铁的信息传给整个世界。铁硬,铁匠更硬。不一会儿,一块被烧得通红发烫的生铁,在反反复复的锤打中,出落成有棱有角、状如新月的耙齿。随后,被一把憨实的虎头钳夹着,往杉木新耙的横档上使劲一插,旋即,一团白色烟雾“噗啦”而出,不知不觉,增了一抹神秘。于是,满含力量的耙齿,有了耘耙的冲动。而齿尖上蹦跶出的光芒,一线线,一束束,凸显着铁的坚硬与锋利,似乎谁也不敢与之一碰。
大水不会停留太久。一则春天的桃花来得快,去得也快。二则时间不允许。我想,大约更多的是吃不消耙齿的光芒刺激吧,只得就坡下驴、见好就收,把一块块水光闪烁的稻田让给阔大的空间。
稻田躺在天空下,散发着湿漉漉的气息。要不,打个哈欠,伸个懒腰。风一吹,整个躯体舒坦坦的,说不出有多爽快。尤其,身子骨被犁铧摆弄一番后,最经不起耙齿的引诱。这期间,你会发现它在用所有的泥香和一个个细浪,召唤木耙的到来,算是一种礼节。片刻,你的视线里出现一帧生动的影像:一忽儿,阳光大幕开启,把天地人间照得通明透亮。首先,进入你的瞳孔的是两只形如弯月的牛角,接着是戴着草帽的汉子和掮着的木耙在田埂上一步一步移动,从容的步态,要多闲适有多闲适,然后才是清脆的牛蹄以及人的吆喝……这些景象,画儿一般好看。可正当你看得入神时,耳边突然“哗啦”一響,汉子和耕牛已然下到田里,溅起一片白亮亮的水花。乡谚说:“清明在前,谷雨在后。”言下之意,赶的是季节,抢的是时间。因而,乡下的汉子不敢有丝毫怠慢,马上用一连串的动作摆好耙,放稳牛轭,脚儿一踮站在耙上,随后鞭子一甩,大喊一声:“吼——哧!”便与时令走在一起了。于是,人的气味,牛的气味,木耙的气味,水的气味,泥土的气味,阳光的气味,风的气味,乃至整个春天的气味,全走在一起了,俨然一场文化的大融合,又像人丁兴旺的大家庭。此时的天空蓝得一片深邃,充满某种神奇的诱惑,并与天底下的稻田形成绝妙的呼应。我想,此等妙处,恐怕只能用“岁月静好”来形容,就算默不作声的耙齿见了也会喜欢,否则,绝不会铆足力气扎进泥土,努力划开一个个淤结。这时,迎迓你的场面大体是:顷刻间,“切切嚓嚓”的肢解声轰然响起——一缕接着一缕,一片挨着一片,一个音符连着另外一个音符。一下子,众多的切割声从耙齿里迸发而出,而后纷纷交集,重叠,起伏,荡漾,酷似古音乐里的“宫、商、角、徵、羽”一齐会合,奏响盛大的乐章,又像田径场上的足球在一个劲地射门,射门,射门,将有生力量推向极致。耙齿的光芒更不拖泥带水,眨眼工夫,便把长的、短的、不长不短的、从容的、急切的、满含激情的、不温不火的光儿,统统释放出来,连同它内心的情愫与所有的愿想,一并交给田野和田野上拥有的时间,似要与春天一争长短。可不承想,歪打正着把泥土、水浪、木耙、人影什么的照了个分明,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形成妙不可言的场。一点没错,是场——光与影、声与色、明与暗、实与虚互为映衬的场。我甚至疑心这样的场里,许多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生命,在耙齿光芒的调拨下大口呼吸,抑或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乃至由变而化。比如沉睡一冬的泥土,现如今全变成无数个规则或不规则的颗粒,甚或将一个春天的梦想也唤醒过来,一同在季节的轨道上漫步徜徉,进而用丰沛的营养滋润年年生发的禾稼,续写着人间的日子。
我把耳朵贴向稻田,分明听见耙齿在与大大小小的泥土颗粒握手言欢,载歌载舞,疑是一场生动的表演。如此这般,以至于我认定耙齿与土地原是一家。此刻,天地静穆,阳光尽情泼洒。宽阔的稻田上,耕牛与木耙不离不弃,形影相随,大有“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的味道。你想,这样的图景是不是上天赐给人间的存在呢?显而易见,这种行走方式不像一般性的劳作,仿佛是一种自在无依的穿越。
一个时辰,土地被疏通了,焕发出极为神异的色彩。迎着阳光,似能看见一个个生命分子在田野上行走、跳跃,抑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只是,木耙走过之处,准会跳出几条活泼泼的泥鳅,要不眨一下眼睛,要不喘口气儿,似在打探一个季节的方向。当然,还有三三两两的蜻蜓在人的头顶盘旋,翅翼的喧响,可清晰听见。此时此刻,人站在木耙上,好比一只帆船在时间的大河里缓缓彳亍,显出难得的安闲。哦,怪不得古人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还真没错,甩一下牛鞭,木耙划出数丈,人和时间也跟着走出数丈。宽展的水面上,人的影子、牛儿的影子以及木耙的影子随波荡漾,宛若一幅元气淋漓的宋代水墨。然而,我的乡人仍觉不过瘾,还要敞开喉咙吼一串山歌——
春风一吹百花开,
麻鞭水响把牛拽,
耙当船来人作桨,
划向阳春乐开怀。
……
那天上午,我便是在这种气氛里,亲眼看见爹在稻田上忙活的。粗犷的曲调儿,把他的思绪牵得很远。那阵子,他站在木耙上,木耙和耕牛站在稻田里,而稻田又站在广阔的天空下,似乎在“三维一体”的大空间里做生命运动。竖起耳朵,还能听清大地的律动和泥块儿的吐纳。这一切的一切,那么真实,那么充满诗意,说不出有多舒坦。不一会儿,稻田被整好了,整个儿平展展的,仿佛除了湿漉,便是梦幻丛生;似乎把世上一切的杂念悉数消解,剩下的只有空明与坦然。这当口上,我们鸟儿般下到田里,弓着身子,以极快的速度把一蔸蔸秧苗儿插下去,一下子呈现出大块大块的绿色和随风摇曳的姿态。我不知秧苗儿在这水平如镜的场域里感觉如何,至少,我的视觉明确显示:一瞬间,生长的气息蓬蓬勃勃,从一蔸禾苗传到另一蔸禾苗,继而又传到下一蔸。林林总总,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态势。稍不注意,传给花,传给鸟,传给阳光、溪水和村庄,甚至连同日子也在一道生长。
就在这时,冷不防爹朝我抛来一句:方圆十里种田最不上心的要算梅子市的杨牛生。我一愣,心想,莫非在夸大其词?只不过,那家伙除了打耙齿,还爱喝酒,成天弄得醉醺醺的,倒是事实。那天上午,我去溪边割猪菜,一眼望见他搬着木耙、牵了耕牛,绊绊磕磕下到田里。成群结队的酒气分子从他嘴巴里溜出来,“呼呼啦啦”洒到水里,差点把一块田地醺醉。周边的人谁都晓得那是块上好的垄田,不光土质好,还紧挨溪水。可现在被他弄得不成样子:一汪浑浊的水上,漂浮着数不清的禾茬和沤烂的稻草,腐败的气息一泼一泼冒出来,直撞人的鼻腔。这时间,他摆好木耙,朝上一站,竹鞭一甩,敞开喉咙吼、吼、吼地忙开了。想想,就算牛的力气再大,也吃不消他的蛮干——甩着的鞭子呼的一下,又一下,像一群乌云忽闪而至,连空气也招架不住。那股狠劲,足以让时间望而却步。这一刻,我没听见牛的叫喊,只感到它的天空正在倾斜,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想象得出,这时的牛和木耙在杨牛生眼里压根抵不过几盅谷酒,似乎只有酒才是他的全部。牛挨了抽打,痛得直喘,连眼睛里也布满愤怒。于是,屁股一摆,脖子一扭,“哗啦”,甩掉牛轭,接着叉开双角反身向人一抵。轰!杨牛生没等省过神,便从木耙上滚落下来,跌了个手脚八叉,水花四溅。狼狈的样子,成为田野上的看点。而脚踝,叫锋利的耙齿划出寸长的口子。血,一点一点流出来,蛇一样蠕动,不一会儿,把泥水染红一块,就像留给稻田的纪念。我不敢相信这变故来得如此之快,而血色图案一点也不虚拟,就像耙齿发出的光芒那么真实。但蹲在木耙上的耙齿一言不发,对他的遭遇视而不见。直到这时,我才感到耙齿也是有脾气的——一切怠慢田地和耕牛的行为都不受欢迎。这个时间节点上,我恍然看见疼痛正紧锣密鼓忙活开来,一下覆盖杨牛生的身体,进而一步步深入他的骨髓。毫无疑问,这遭际成为他轻薄农事的全部报偿。
由此可见,面对一枚锋利的耙齿,谁也不敢轻易造次。
很长一段时间,这一举动成为乡中鼎鼎有名的笑话。有一回,我壮着胆子问杨牛生,耙齿的滋味如何?岂料,他一下脸红到脖子根,老半晌才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屁伢儿,走开,走开。
要说我对耙齿一点都不害怕,那是扯淡。平日里,哪怕望一眼那寒光闪闪的样子,也起鸡皮疙瘩。一个早春的上午,我同几个小孩赤脚在杨牛生的稻田里跑来跑去,跑得腰子发胀。不料他的声音从铁铺的屋檐下传来:踩死燕子花不要紧,小心被耙齿划着。这一喊,像在告诉我耙齿时不时地掉在稻田里,成为泥土的一部分。我不由得紧张起来,赶紧退到田埂边坐下,然后大口喘气,然后望着一块稻田发呆。便想,其貌不扬的耙齿咋这么锋利?就算再硬的淤结也能被它肢解,还原其生命的本真。这样子,是不是暗藏着什么神奇的力量?譬如它在田野上走一遭,就让泥土的经络变得畅通无阻,有着掩饰不了的痛快,并讓一蔸蔸禾稼找到生根、发芽、开花、抽穗、结实的理由。更何况耙齿发出的光芒那么茂密,纵然只是一缕,也把你的眼睛照得发花。好一阵,我将瞳孔瞪得老大,像探照灯似的寻找它的影子,并涌起一个怪念头——让它的光芒穿过我的毛孔,而后进入体内,看是否涨满铁的质感?只可惜,一时半会儿不见踪影。
杨牛生仍在打铁,一打一串火花。仿佛沉重的铁锤一响,桃花汛便来了,再一响,大水又退了。只是,耙齿发出的光儿将他的臂膀照得愈发古铜。想必,这样的光芒定然照入他的内心。忽然记起,先前那场变故即便让他躺了大半年,他也没抛弃他的田地和耕牛,照样用耙齿耘着日子。其中的玄妙,大概与一根耙齿散发出的力量有关吧。有时我又想,农人、耕牛与耙齿之间是否隐藏着一条秘密通道?出乎意料,后来他除偶尔跟我爹碰一杯外,很少喝酒,更别说拿牛撒气。由此我越来越感到耙齿的神秘,仿佛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使者,其种种玄机,远非三言两语便能说清。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叔,是不是被耙齿划伤一回,连命都戒掉?他却反问,要不你也被耙齿戳一下试试?我一时语塞,却看见铁铺的地下撂着一些废耙齿。
废了的东西,不如丢掉。我说。
人一老,是不是也要丢掉?
我被他的话弄得两眼发直。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他是把这些旧物件回炉,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一天晚上,爹一本正经地说,往年,每到大热天的中午,杨牛生准会带上两根耙齿去溪水边,一边使劲敲着,一边念念有词——将一只只王八(鳖鱼)引出来,随后一一捉了煮着吃。一连几晚,我老梦见他站在溪水边敲着耙齿的样子,敲一下,咚咚响,射出一道光,又一下,再射出一道。林林总总的光芒,把一个水面笼罩着,也把他的身体全然覆盖。
夏天说来就来,我仍去看他打铁。连续不断的锤打声里,把铁器儿整得有型有范,尤以耙齿的光芒更为鲜明,俨然一种走向。此刻,他的脸上少有忧愁,见我前来,乐哈哈地说把书读好,将来考个大学,别像叔光有一身力气……说完,又一个哈哈。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溪边有人在敲耙齿,唬王八。咚咚作响的声音,像是撒开一张大网。我不知这样的网意味着什么,却清晰地看见杨牛生眉头一皱,随即喉咙一滚,甩出两个字:作孽。
尽管只是幻觉,却让人涌起莫名的惆怅。
细细想来,我与耙齿的亲密接触源于儿时的游戏——那个春天的早上,我从铁铺里偷出一根光溜溜的耙齿,在地坪上画出一些“田”字形的格子,然后捡块瓦片用单腿踢着前进,这游戏叫作“踢房”或“跳房”。那会儿,我仿佛看见“房子”里闪烁着的尽是耙齿的光芒,并长一根、短一根、横一根、竖一根密密地交织着,成为光的世界。站在这样的光域里,我骤然感到一束束光芒,顺着我的腿脚一头钻进毛孔,而后流水似的渗入全身的每一条经络和每一个细胞组织,那种被穿越的感觉,舒爽得让人飘然入梦,并充盈出铁的质感。此外,还有一种温暖油然升起,疑是母亲的手在抚摩我的身体。不知不觉,我体内全是光的线条和匆匆行走的痕迹。这样一来,我更相信耙齿是人间不可或缺的生命载体,起码把世代相依的土地一次次照亮。于是就想,假如我是一株禾稼,在这样的光芒的沐浴下,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吧。
每次轮到别人“踢房”时,我都在一旁静静看着。不经意间,发现纵横交错的印痕真像画着的一个个房子,更像古人讲的井田,说不定还弥漫着无以计数的谷物清香。没过多久,杨牛生牵着一条水牯走来,踢踢踏踏的蹄音敲打地面,酷似敲响一面铜锣。这会儿,他望了我一眼,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我猜,他肯定是把一块稻田耙好,抽空歇息一下。记得有天晚上,他跟我爹喝了一盅谷酒后忽然仰头长叹——要是人能像耙齿一样活着,该有多好。我没听懂他的意思,只觉得耙齿除了锋利,还充满阳刚之气,散发着的光芒尤为坚定、执拗,俨如一种图腾。正当我胡思乱想时,那条水牯把一只腿脚伸进“房子”里,大概想同我们一样跳几下,但终于没跳起来。这关口上,牛把头低着,脖子伸着,用鼻子去嗅地上的耙齿和一道道刻着的印痕。也许在牛看来,这些格子不亚于一块稻田,随便一嗅,就能闻到耙齿散发出的气息和谷子的清香。
一下大雨,耕牛和木耙兀自回到牛栏,不免有些寂寞。
果真有点寂寞。那天傍晚,我蹑手蹑脚钻进牛栏,恍然瞧见寂寞正从耙齿和水牯的身上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一阵工夫,便把整个空间填得爆满。想想看,一头是牛,一头是耙齿,彼此会作怎样的对视?恍惚中,我感觉耙齿的光芒照入牛的内心,同样,牛把它的气息也传给了耙齿。无疑,这种状态,只能心领神会。
雨过天晴,养足精神的耕牛和木耙,又被人请到溪边的稻田,开始另一个日子的耘耙。此时,人的心思亮亮的,与天空一个颜色。广阔的天宇下,耕牛与木耙在田野里从容行走,那么自在。这时,我的瞳孔里倏然出现一个镜头:面色古铜的杨牛生站在木耙上,甩一下牛鞭,牛走出数丈,木耙和时间也随之走出数丈,散发着光芒的耙齿铆着劲儿扎进泥缝,奋力划开一个个淤结,成为日子的表达。我甚至看见晶亮的光芒左一根、右一根、上一根、下一根密集地分布着,织成一张别具匠心的网。然而,杨牛生仍觉得不过瘾,嘴巴一张,将那首叫《忙春曲》的山歌子唱得响亮、雄浑,仿佛满世界全是他的声音。这样子,让人猛然觉得江南的春天像是被他的歌声带来的,也是叫重重叠叠的耙齿光芒给牵来的,光儿一闪,有了浩浩荡荡的声色。我把目光投向耙齿的那一刻,更觉得它像一支奇妙的画笔,将季节深处的秘密一一揭示。
责任编辑陈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