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河南省陶瓷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2020-08-28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2
卢 青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2)
特色小镇建设是加快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区域产业体系的新选择,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1],是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抓手。自2014年首次提出“特色小镇”之后,特色小镇的培养和建设上升到国家级战略层面,并得到快速发展。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标志着特色小镇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2]。新时期河南陶瓷小镇是地方城镇化的创新形式,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目前,河南省有三个国家级陶瓷特色小镇,本文旨在对新时期河南省陶瓷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促进特色小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1 河南省陶瓷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2016年10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与新兴产业,要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3]。这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原则与发展要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进一步规范了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建设特色小镇成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4]。特色小镇的发展源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格林尼治基金小镇、格拉斯香水小镇、好时小镇等,这些特色小镇大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设施完善,产业成熟,全球影响力较大[5]。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从浙江省开始,并快速发展壮大。目前,河南省有共15个小镇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表1)。其中,陶瓷类特色小镇有3个:禹州市“中国钧瓷之都”、汝州市“汝瓷小镇”蟒川镇和孟津县“唐三彩之乡”朝阳镇。
陶瓷是古代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良的地理位置,使得河南陶瓷自古就是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宋朝时期曾经是中国陶瓷产业的中心,钧瓷、汝瓷、唐三彩等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是河南的文化名片,促进了河南“文化之乡”“钧瓷之乡”“汝瓷之乡”等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也支持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禹州神垕镇早在唐代就已烧制出多彩的花瓷和钧瓷,到了北宋徽宗年间,钧瓷被定为“宫廷御用珍品”。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神垕镇在钧瓷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就取得良好的成果,钧瓷常以国礼、大型国际活动礼品等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神垕正在建设钧瓷文化产业园和陶瓷工业园,加快了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钧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神垕镇依托钧陶瓷文化和保护良好的神垕老街古建群,文化旅游产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汝瓷和钧瓷一样是宋代五大官窑之一。汝州市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规划打造“中国汝瓷小镇”。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2km2,一期总投资25亿元,依托宋代窑址群的历史积淀,利用蟒川优美自然风光,打造具有汝州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艺术小镇。汝瓷生产制作产业集聚,形成“文化+科技+产业+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共生发展的格局[6]。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南依洛阳市区,北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唐三彩发源地,境内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唐三彩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镇以唐三彩制作产业为主导产业,形成唐三彩制作及相关产业集聚,以及汽车配件、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12月,中国主题公园的开拓者和领军企业欢乐谷集团与孟津县签订三彩小镇文化旅游项目,围绕着三彩小镇独特的唐三彩IP资源,将三彩小镇打造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集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乡村振兴于一体的具有文化、旅游、商业和生活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旅游目的地[7]。
2 河南陶瓷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建设不足
①陶瓷文化传承发扬不够。文化是陶瓷小镇发展的灵魂。传统陶瓷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通过无数先辈勤劳和智慧的努力,在陶瓷作品中融入了对美的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阐释、对“道”的理解,是中华民族文化结晶的承载物。河南钧瓷、汝瓷、唐三彩等都是我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优秀代表。但是,目前与之相对应的小镇文化的呈现,无法承载陶瓷文化的厚重和内涵。尤其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创新发展方面滞后,导致现有河南陶瓷文化产业在国内地位较低,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较弱。
②历史文化挖掘不够。河南陶瓷小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陶瓷文化渊源,但挖掘不够。比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的神垕镇所在地禹州,是以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著称,有古钧台、聂政台等众多处文物古迹,有大禹、韩非子、吴道子、褚遂良、孙思邈等几十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传说,但除了钧瓷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外,挖掘不深。又比如被誉为“中国唐三彩文化第一村”的朝阳镇所在孟津县,是一个具有4000年文明史的中州名县,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有“河图之源、人文之根”之说。龙马负图、伏羲画卦、八百诸侯会盟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北邙陵墓群、汉魏洛阳故城、龙马负图寺、卫坡古民居等40多处古文化遗址遗迹被列为国家或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也都很有限。
2.2 陶瓷产业支撑不强
传统陶瓷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陶瓷特色小镇拥有陶瓷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可以成为小镇发展的依托和源动力,但是,我省传统陶瓷产业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存在以下不足:①传统陶瓷企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规模普遍偏小,还存在大量手工作坊,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很多没有营销策划团队,自身创新发展能力有限。②传统陶瓷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落后,企业自身的实力不够强,或者是为了保留“传统”特性,生产工艺、设备更新换代慢,与信息时代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有较大差距。虽然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些原汁原味的生产应该传承,但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要保留,整个行业的主体生产形式还需要不断进步。③陶瓷产品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不强。传统陶瓷企业的产品很多集中在观赏瓷,虽然艺术性、文化性很强,但千篇一律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存在审美疲劳,不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难以满足新的销售需求。这些原因导致目前河南传统陶瓷产业,无法达到曾经辉煌的历史高度。
2.3 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不优
①缺乏整体规划。现有陶瓷小镇虽然都做了规划,但大都未能把小镇建设、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等因素完美统一,未能把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表达到位。在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基础设施轻配套服务,重产业振兴轻文化传承等。②存在为了规划而规划的现象,体现规划不能很好引领发展的情况。个别小镇还出现了房地产开发过度的情况,与小镇发展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理念背道而驰。③小镇建设大多依赖财政投入,部分小镇虽然成立了地方政府投资主导的小镇开发公司,但自身资金实力和市场运作的能力有限,导致建设相对缓慢,不能满足小镇快速发展的需求。
3 新时代河南陶瓷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
3.1 抓住机遇,有效组织实施
国家十分重视特色小镇的建设,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运营比较成功的特色小镇也成为地方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政府也都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十分重视特色小镇的发展。如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发展本来起步比较早,现在更加重视特色小镇的创建与培育,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考核,对项目建设慢、投资额度低、特色产业占比低以及投入产出效率低的小镇给予警告、降格甚至淘汰的处罚。河南省要抓住国家重视和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机遇,把特色小镇建设提高到加快新型城镇化引擎的战略高度,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积极有效地组织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
3.2 优化顶层设计,高标准建设运营
陶瓷小镇顶层规划不仅是城镇建设规划,而且是小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文化旅游规划、生态建筑规划、社区发展管理和运营规划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应尽快确立从概念到具体、从策划到规划、从全局到地方的发展规划。规划要谋划小镇未来蓝图,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明确河南陶瓷艺术在新时代应承担的责任使命,树立“北方陶瓷文化中心”的目标,争取融入到国家陶瓷战略布局;理清责任边界,要明确政府引领责任和企业市场责任,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不仅要打造好还要运营好,管理运营是小镇良性发展运营的关键。河南的陶瓷小镇多为建制镇,在我们城市化进程中,小镇建设的建设标准相对城市要低,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是要落后于城市的,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设施上,这需要大力和长期投入,单靠政府财政或者政府成立的投资机构,是无法满足小镇长远发展需求的。需要引入有强有力的投资方,作为投资建设运营主体,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方式来推进。另外,要有底线和红线,现阶段建设开发不能给后续发展带来新的人为的困难,比方说房地产的过度开发。
3.3 推进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决定小镇成败。产业发展是小镇发展的基石和源动力,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说明良好的产业发展是强有力的支撑。
3.3.1 提升企业设备和工艺水平
企业设备陈旧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是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对产业共性问题的公共研发创新投入。要充分调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性,深入陶瓷企业生产一线,通过对陶瓷烧制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进行深度研究,调研陶瓷生产关键技术需求,结合当前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成果,充分提升陶瓷生产加工设备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历史上宋代钧瓷双乳状窑炉,能够平稳提升炉温到较高温度,绝对是当时的高科技,为宋代钧瓷艺术呈现和产业繁荣提供前提基础。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下,传统陶瓷生产的智能化改造升级迫在眉睫。
3.3.2 提升企业创新创意能力
中国陶瓷能够一直散发璀璨的光辉,就是因为在不同时代都有创新发展,创新创意是传统陶瓷产业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传统陶瓷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的根本原因是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是传统器型的生产,或低水平加工,甚至是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仿造,这都极大地降低了传统陶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标准、消费需求也提升到新的高度,如何进行传统陶瓷产业供给侧改革,创造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喜爱的产品是关键,这就要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有创新创意能力的人才,投入到陶瓷艺术的设计中,为传统陶瓷的发展带来活力。
3.3.3 企业要转型升级
建立现代管理体系,打造销售体系。现代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带来现代运营管理体系,在市场规则和法律约束下,能够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等服务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销售体系能够给企业争取更大的市场,带来更多的利润,也为供给侧改革带来更多反馈信息,提升创新能力。
3.3.4 打造优良的企业发展环境
一要建立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要有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三要引入生产性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解决陶瓷中小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电商解决销售体系不健全问题,建立创意设计知识产品交易平台,解决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打造可追溯体系,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保驾护航;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保护创新者,也能吸引创新者,让创新的价值体现出来,让创新者受益,形成想创新、能创新、多创新良性循环的良好创新生态。
3.4 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小镇文化品牌
3.4.1 突出陶瓷特色文化品牌
河南陶瓷同根同源,一脉相连,互为补充。钧、汝、官窑以及修武窑为釉装饰陶瓷的代表,釉色、釉质、纹路为绝,体现出陶瓷本体之美,彰显道家自然主义思想。登封窑、新密窑等则以“瓷上水墨”般的装饰为主,突出形象、线条纹饰的艺术美;内容通俗率真、形象活泼可爱、线条流畅饱满。唐三彩色彩艳丽,雕塑技巧高超;唐花瓷质朴、潇洒等。应该说“河南陶瓷”具有广博包容的形象。
3.4.2 把握小镇和所在城市特色
陶瓷特色小镇文化品牌的塑造和传播,在于把握小镇和所在城市特色,注重历史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延续和融合,可着重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文化传统、延续文化血脉上做好文章。如神垕镇在禹州是大禹封地,就要讲好故事,传承大禹精神。二是着力创建文化品牌和品牌文化。比如禹州每两年一次的钧瓷文化节,对钧瓷文化品牌的打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打造品牌文化精英与文化名人群体。现在河南传统文化陶瓷的传承中都很注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树立地方陶瓷传承的文化精英,但是数量和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影响力还有待增强。四是充分利用新时代技术,加强小镇文化宣传能力。越是传播手段发生变革,越要重视文化的传播。五是要采取小镇公共文化品牌和企业文化品牌相结合方式。小镇公共文化品牌的打造除了政府、协会等的努力,更需要的是小镇企业、文化精英打造优秀的个体品牌,这些小品牌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当然企业品牌和自媒体品牌打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维护塑造公共文化品牌。
3.5 传承创新,大力发展文创产业
3.5.1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创意文化产业的支撑,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为陶瓷特色小城镇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需要灌输更多的创意,吸收更多的传统资源。要发展和推进河南省陶瓷文化产业,必须把传统工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消费需求有机融合,汇聚优秀的创意设计师,在文化基础上大胆创新、理性设计,以此作为推动创意陶瓷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提高地域品牌意识。一是通过打造创客空间,吸引创新创意企业、大学生落地孵化器创新创业,尤其是陶瓷专业设计人员,参与到陶瓷创新创意工作中。例如汝州市通过规划汝瓷小镇,建设“彩虹之家——创客园区”,为大学生创业者,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空间,青年创业者可以申请免租金三年的相应平方米的工作室。创客园区作为孵化器,提供集中的技术管理、相关培训、展示展览以及创客空间,促进创客行为的发生,取得显著成效。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或利用现有的设计平台,通过设计专利交易,获得优秀的设计成果,提高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三是要通过加大行业协会和部门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创新创意,避免因低端仿制和行业内耗,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创意氛围。
3.5.2 利用新媒体环境,提升文化创意产业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陶瓷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一要把陶瓷特色文化与数字媒体结合,创造新时代的文创产品。陶瓷特色小镇的文创产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就要借助新媒体进行推广和传播。同时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要注重文化创意品牌形象的提升。神垕古镇和高校联手,通过设计、制作文创产品进行品牌形象推广。在新媒体环境下,陶瓷特色小镇在品牌形象传播中可运用的媒介越来越多,除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还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被更广泛利用的新媒体。如建立特色小镇微博、微信公众号、APP平台、抖音等。一方面,这些网络平台可以清晰地展现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产业定位、特色产品等内容。另一方面,微博、微信、抖音等还可以加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提升用户体验;目标受众也可通过转发微博或微信朋友圈分享特色小镇的信息,实现对陶瓷特色小镇更大范围的传播与推广。
图1 形象设计
图2 创意产业
3.5.3 推动陶瓷文化产业集聚、陶瓷艺术中心建设
借鉴山东淄博昆仑镇陶瓷小镇等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河南陶瓷特色小镇建设应该紧紧抓住神垕钧瓷特色小镇、蟒川镇汝瓷小镇和朝阳镇三彩小镇建设,加快现代信息化展示、物流建设,优化产业软硬环境。新型陶瓷特色小镇已经不只是传统的制造业的聚集,而是集产、学、研、游、体一体化的现代陶瓷文化产业区、生活区、休闲区,延伸了陶瓷艺术的产业链和功能,利于吸收人才,拉动旅游、文创产业的发展。神垕特色小镇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销售聚集地,传统产业基础较好,品种全、产能大;汝州市中国汝瓷小镇规模起点高,凸显现代产业功能,陶瓷文创区、展览馆、创客中心等设施适合新兴实体的培育成长。但是,陶瓷特色小镇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缺乏全省统筹,存在比较严重的地方主义,没有兼顾整体河南陶瓷艺术资源和产业发展。其次是重复性建设内耗严重,缺乏亮点个性。最突出的是忽视研发、教育、交流等具有前瞻性设施和平台的搭建,使产业创新发展活力不足。全省陶瓷特色小镇建设应该依据新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功能定位、产业分工统筹考虑,避免重复。整体兼顾、凸显个性、重视创新能力培育,释放人才效能,整体布局,推动陶瓷特色小镇建设。
3.6 以人为本,强化人才支撑
人才是制约陶瓷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陶瓷特色小镇是一个涵盖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综合体,其对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以往的小城镇建设[8]。特别是在小镇的管理运营中对金融等人才的需求、文化创新中对创新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人才的需求,都是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微商等新经济模式快速发展,需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的程序设计、美术、摄影等综合服务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小镇短期内无法培养的,需要优化人才政策和环境,吸引人才落地,需要优化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形成汇聚人才的良好生态。人是一切事业的根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筑巢引凤,引得来留得住,将是小镇建设成败的一大关键。陶瓷特色小镇的陶瓷人才培养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行业培训、学校教育等形式。传统的家族、师徒培养模式在陶艺情感熏陶、技能培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学校教育重视学科专业理论技能的整体性,注重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陶瓷艺术发展来看,几种现有模式均有着积极意义,相互补充。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重视人才培养管理的方案措施,搞好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多方位培养新型陶瓷艺术人才,培养大国工匠。
4 结语
陶瓷特色小镇建设,产业是基、文化是魂、生态是气、人才是根,这些要素相融相生互为表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能够把河南陶瓷特色小镇建设好,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等的引领协调作用,调动企业的市场主体力量,撬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激发小镇居民主动参与,根据小镇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切入点,在整体规划的大框架下开展创新性突破,推动各项工作良性互动,促进小镇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