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门书”是未来纸书的“救命稻草”吗?

2020-08-28袁小茶

出版人 2020年8期
关键词:纸书码洋冷门

文|袁小茶

几乎所有“冷门财”,都是“行家财”。

疫情的常态化影响,给传统书业雪上加霜。书似乎越来越难做了。然而在出版社和书店的“一片哀嚎”中,一些“冷门书”、“冷门书店”的日子却过得好好的。不敢说“拉仇恨”地蒸蒸日上,但至少在大家都勒紧裤腰带的日子里,得以安心度日小富即安,甚至出现“小爆款”的闷声财。

而这其中“冷门发财”的书,许多都是曾经第一时间联系过传统出版社,却因选题太偏太冷,被信誓旦旦“毙掉”的选题。

被毙掉的冷门书,变成人家的发财树

894 万码洋是什么概念?在我刚刚入行的2012 年,那时候书价便宜,定价不过30 块的新书很正常,每年码洋能超过500 万的新书编辑,都是各社的“镇社之宝”,他们的工作流动,甚至会影响到各出版社部分板块的“兴衰”。两三年前,书架上涨,但500 万码洋也可以是许多社的编辑考核标准——如果一本书定价60 块,意味着8 万多册才能完成任务。按照现在许多新书起印量也就5000 册起,8000 册一大关,做定价60 块、起印量8000 册的书,要10 本才能完成任务。如果不加印,其实这个任务量是不低的。

但我们刚才说的,都是奔着“传统畅销书”路数的老黄历了。为什么说是“传统畅销书”呢?这里2012年是一个转折。2012 年前,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纸质书依然充当着“大众媒介”的使命,因此那时候印量过100 万册的书,才敢说自己是“大畅销书”。然而形势变换之快让人意外,过了几年,到了2016 年左右,基本上印量能过5 万册的书,就可以“圈内有耳闻”了。到了2019 年,当印厂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随着政策大量迁居河北和天津时,我在昏昏欲睡的高速路上跟印厂师傅聊天,笑言现在能印3 万册的书,就可以吹一把“咱这是畅销书,印厂重视点啊!”

图书印量从“30 万册”才敢往腰封上写,到3 万册已经作者出版社印厂皆大欢喜,短短不过10 年。

读者数量的锐减,基本上愁疯了各大新书出版社。大部分编辑为完成任务也是拼了老命——公号能带货时,就去“巴结”公号;直播火了,咬牙上直播。然而效果如人饮水——前一阵《出版机构直播带货排行榜》发布,95%的直播间场均观看人数不过千。“哗!”一盆不冷不热的尴尬之水,生猛地浇了下来。

有人忙着把书改得越来越“大众化”甚至“抖音化”去争取读者,生怕读者看不懂不买;而有人却逆势而上——干一票99%的大众读者都不会买的“冷门书”,赚那1%专业读者的银子,足够闷声发点小财养家。

“那些因选题‘冷门’而错过的发财机会,都是编辑脑子进的水”,这是前两个月说给朋友的一句玩笑话。5月份时,朋友发了我一个土味风格的微店链接(连微信推文都没有),说《十钟山房印举》预售。

对,就是这么一箱“红戳戳”,没几个字,99%的人觉得是“鬼画符”看不懂的印举。左边是民国涵芬楼刷的;右边是这次某昌新刷的。

要说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最开始压根连点都没点进去。按照互联网标题特点:“十钟山房印举预售”——这是一个极冷的搜索词,如果按照“某日头条”的高频词自动推荐功能,估计阅读量1000 都是一大关。没有任何吸引我的关键词。

相信任何一个老道的图书“推文写手”,都不会把“十钟山房印举预售”这么平淡如土的话作为标题——还指望这个推文能半个月带动894 万码洋?

也相信90%的编辑拿到这个选题毙掉的可能性很大——确实,在出版前,作者方最开始联系的出版社就把这选题“毙了”——理由也能想到:太冷了也?卖给谁?定价2980 元,这么高的印制成本,放在实体书店周期太长破损率又太高啊,得几年回本?谁没事抱一箱印谱回家?一个注解没有,咋看?何况还是新刷的印谱——3000 块钱买本古籍小册也能有了啊。

估计不少传统出版社的发行得从昏昏欲睡的选题会上“垂死病中惊坐起”——“啥意思?没听懂?这书太高级了。看不懂啊!我觉得很难找读者,风险很大。”

最后,作者方辗转找到了“识货”的出版社。而出版社为规避风险,也选择了更“保本”的书号方式。

但最终结果却是,定价2980 元/套,3000 册,折合894 万码洋的书,原价卖不打折,宣传成本低到几乎只靠一个微店页面展示,15 天预售卖空,不到3 个月完美消化,无库存风险。——哦对了,微店回款的周期和退货率,还远比实体书店低很多(对于靠现金流的实体书业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买卖啊)。

那人家凭啥卖的?凭的就是行家眼光。

我换成互联网标题的方式,大概你就知道这书的厉害之处了:

01 限时抢古玺印谱之王!一亿像素采集《十钟山房印举》,陈介祺七世嫡长孙顾问!

02 致敬!2020 印刷技术遇到古代超级版本——民国涵芬楼印刷汗颜,美哭了!

03 10 年心血重修,10393 方印,100000000 像素采集,1920 页,重达14 斤的神秘巨作居然是它!

好了,再写感觉这书的版权方应该付我推文费了……

总之,毙掉选题的编辑,估计肠子要悔青了。894万码洋(或者说原价卖接近实洋),估计能完成1 年的任务了……

而如何不错过这部分“冷门选题”?——首先,这种冷门书,你用大数据肯定分析不到,大数据的系统有滞后性,都是传统新书在传统渠道(包括传统电商)的采集数据,像这种没有同类书经验类比、也不走传统电商渠道、在自己的微店上卖卖、发发朋友圈和群分享就预售完的冷门选题,光靠新书数据经验是算不出来的。

其次,几乎所有“冷门财”,都是“行家财”——如果你不非常确定陈介祺和《十钟山房印举》在中国印界极重要的地位,不熟悉这次某昌印刷能用1 亿像素印得比民国涵芬楼更好的印刷带来的收藏价值,基本上……到了手上也会错过它。

那么,你哪怕书读得多、了解书的文化价值,就真敢下决心干吗?“冷门财”需要有独一无二的“圈子文化”——特别是能破新书、旧书、甚至古籍需求分析的界限。比如,虽然数据平台查不到,但如果你去搜搜孔夫子网、关注一下各大拍卖行《十钟山房印举》(哪怕是散页)的收藏价格走势,就知道这个IP 的市场需求量、精准的人群定位在哪里、有多少,3000 套是否是安全起印量等等。

大众书的红利期已过

纸书退出“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趋势。按照新闻传播学的论断,纸媒是“第一媒介时代”的产物;传统互联网是“第二媒介时代”的产物;如今研究沉浸式传播的“第三媒介时代”的知网论文摞起来都能有北京景山那么高了,还妄想着用古老的纸书媒介+大众内容能逆天杀出血路?

任何一种媒介形式都有它的生命周期,退出大众传播并不意味着它“死了”或者“没落了”——比如毛笔没有消失,只不过从古人的“日常书写”转为现在的“国粹艺术”,照样活得挺好;古籍善本也没有消失,不过是从古代的“阅读”功能转为如今的文物收藏价值——更贵了。

我从不唱衰纸书业,也从不觉得“中国人都不读书了”,只觉得纸书是理性回归到它的载体形式应有的高级——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几千年文明史上,书一直是非常贵、非常高级的文化载体:远的不提,你去看看中国江南的藏书楼,就知道有书的人家都得是多有钱,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书,在世界文明史的相当漫长时期,都代表着文化的垄断和阶级的垄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哪怕是陈寅恪眼中华夏文明造极的赵宋之世,也只是“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从未有过“凡有井水处,即看《柳永集》”的。

书能变成大众消费品并充当大众传播媒介,仅仅是50 年左右的事,时间短到在文化长河上几乎不值得一提——知识和印刷技术的普及,以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形式方兴未艾,才造成纸书在中国历史上充当了50 年的“大众媒介”——通俗消费委巷之作、茶余饭后的闲篇小文也能用纸书形式出版。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自媒体、抖音快手兴起之后,你肯定不会去买一本纸书的《笑话集》了——这个消费需求被抖音代替了;你也肯定很少买纸质的《知音》杂志了——这个需求被自媒体博主的10 万+催泪文代替了;《如何年薪百万》《如何自己化妆》这样很容易过时的技能书就更不用说了——有问题问知乎啊,图文并茂还附带视频教程。

抖音也能卖书,上面销售火爆的书往往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书,大都是民营出版机构以极低的成本从互联网上的各个渠道“攒”出来的,销量动辄几十上百万册,但每本的利润只有5 毛左右。

只要是能被新媒体代替的“浅内容”阵地,真的就没纸书啥事儿了——那已经不是纸书这种庄重、肃穆、造价高的媒介该待的地方。挤死也只是分一杯残羹冷炙罢了。最简单的例子,记得几年前的“郑多燕塑身操”吧?郑多燕塑身操的IP 被出版社辛辛苦苦做了好久,结果郑多燕大热妇孺皆知,却并没带动想象中的纸书销量——郑多燕有网络视频啊,我跳个减肥操而已,跟着视频又快又不花钱,为啥费劲买书呢?别说纸书,连纸质说明书都快死了——这几年大品牌的产品说明书统统带扫码视频教程了,用户越来越懒。

也挺好,“读书人”真正回归为“读书人”——“读书人”这三个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你看点娱乐消遣的《杨贵妃外传》都不能算是读书人。而现在掏钱买纸书的人,其实比当时的读书人圈子还大了不知多少倍。如此说来,其实中国的“读书人”是变多了,而非变少了。

那么,按照“读书人”的标准,什么书才是“书”?——那肯定是能在书架上立得住、有学术价值甚至能传世的书,而非“睡前读物”这种易耗品。

于是,学术书只要是内容扎实,“冷门学术书不愁卖”已经是这几年显山露水的趋势。举个例子,当时做《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的再版时,这套书原版定价9800 元,整整三大箱,但图版资料极其罕见稀如星凤,研究中国建筑、佛窟、雕塑、宗教、古建修复等几乎是绕不过去的必备图文资料,照样不愁卖;同一系列“近代以来海外艺文图志”的学术书,无论是《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中国佛教史迹》《中国建筑文化与宗教》……每套书里不是半文半白的古日语、德文就是烧脑的异体字、拓片、碑帖识别……确实冷门、确实生僻,光翻译约稿就得两年,编辑后期查金文编都快疯了,但在学术史上绕不过去啊,照样好卖——用业内的话说,“这书简直不用宣传。只要是书展,放架子上一错眼神就没(被读者“拿了”或买了)……”稳稳当当、扎扎实实,而且不用参加价格战,学术书很少打折——虽然起印都只有三五千的量,但库存低而且不断加印重印,算下来真比高风险、高营销成本投入的大众书合适。

“冷门书”的出版单位在市场下滑时能风雨不动,“冷门书”的书店也是在疫情中生财有道——杜国立合众书局、长沙述古、成都淘书斋、缥缃书局……都逆势而上靠“冷门书”活得好好的,日子过得滋润,至少赚的钱能够文化人有尊严地活在大城市。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或许可以单写一篇文章具体分析《冷门书店的“生财之道”》。■

猜你喜欢

纸书码洋冷门
冷门继续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动物“冷知识”
共享图书Web平台系统设计
公共馆向好 大学社“受宠”
美国青少年比成年人更爱纸书
贵州民族大学彝族古籍整理及夜郎史料与纸书文献研究概要
“足球永远有冷门,这个冷门我却没能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