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观察策略

2020-08-27王爱芳

文理导航 2020年27期
关键词:幼儿园

王爱芳

【摘  要】观察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也是全面了解幼兒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观察策略可以让教师用更加专业的视角关注孩子、解读孩子、分析孩子,从而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使教师的指导更具有目的性。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游戏;观察策略

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一种典型的、特有的游戏方式,它包含了幼儿园大型的公共活动区和班级的区角活动,常常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是一种自由、自主、开放式的游戏方式,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体验。活动区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对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活动区游戏中,教师该如何观察,如何通过观察准确的关注幼儿、了解幼儿的需求、兴趣和需要,这就要教师具备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读幼儿的能力。

一、目前幼儿教师观察策略存在的问题

观察不是最终目的,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全面的了解幼儿,从而能更加有效的指导幼儿才是观察的最终目的。教师的观察策略直接影响着教师后续的指导,但是目前很多幼儿教师还不太会观察幼儿,从而也直接影响了教师指导策略有效落实。

(一)观察目的性不强

在活动区游戏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忙乱的身影,这个区看看,那个区走走,教师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没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到的东西看似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却非常少,观察泛而不实。

(二)观察的深入性不够

活动区游戏中孩子比较分散,一两个教师面对几十名的幼儿,有时候顾此失彼,所以,在活动区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看,很难对某一个幼儿或者某一个事件进行深入的、细致的观察。

(三)观察的多样性不足

观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观察方法得当,才能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发展状况,但是,由于目前一部分幼儿园教师科研经验少、自身专业知识薄弱,造成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方法单一,观察的手段不够灵活多样,造成想看到的看不到,想知道的没法知道的状况。

二、活动区游戏中教师观察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观察目的

幼儿园教师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随机的观察,它更具有专业性,它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个性特点或者是了解预设材料的适宜性等等,以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或更新材料,例如:班级某一幼儿不大愿意与人交往,比较喜欢独处,教师想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可以通过对该幼儿的跟踪观察进行了解,在观察之前,教师的目的非常明确:了解孩子的交往能力为什么会偏弱。那么就可以通过观察该幼儿在活动区中的种种表现以及和家长的沟通等多种渠道进行了解、分析、判断,最终明确交往能力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所以,幼儿园教师的观察前应该要有明确的预设目的,我要观察什么?要怎么观察?观察目的是什么?这一切在观察之前教师就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目标的指向性要明确,这样在观察之后才能更加有效地追随幼儿的发展。

(二)细化观察内容

活动区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对象可以是游戏中的人,即幼儿;也可以是游戏中的物,即材料;或者是游戏中的事,即幼儿之间、师幼之间、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幼儿教师观察的内容,但不是每一次的观察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根据需要、根据观察目的确定好观察内容,并将观察内容细化:在哪里进行观察?什么时候观察?要观察什么?怎样进行观察等等?例如:班级中的益智区,教师投放了小球和管道,孩子第一次接触新的材料,教师的观察内容便可以预设在孩子对材料的使用这一方面,并细化观察内容,如:孩子对材料的兴趣程度?孩子在操作材料过程中是怎么玩的?有哪些创新的玩法?是否需要增加小球的数量或者种类?管道的拼接是否合理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有效掌握材料是否适宜的情况,更好地推进游戏的进展。

(三)确定观察方法

观察在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中尤为重要,活动区游戏中教师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材料的提供者,或者是平等的游戏参与者。在活动区游戏中,幼儿人数多,活动时间长,活动过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给教师的观察带来很大的考验,掌握适宜的观察方法在活动区观察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活动区观察中,我们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观察方法。

1.便签式观察

便签式的观察比较简单易于操作,在活动区域游戏中,孩子随时会有一些突发的、偶发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便签随时记录孩子有价值的行为表现,事后再将信息进行筛选,提取需要的信息进行分析反思。

2.追踪式观察

追踪式观察适用于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材料进行系统的观察,教师根据需要确定某一名幼儿或者是某几个幼儿为观察对象,在一段时间内对他们进行定人观察,全面了解他们的信息;或者是在班级投放新的活动材料后,对活动材料进行追踪式观察,更好地了解材料的投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是幼儿感兴趣的,材料的种类、材料的数量是否合理等等,都可以通过追踪式观察得到相关的信息,让教师后续的材料投放更加有目的性,更加合理适宜。

3.定点式观察

定点式观察是教师固定在某一个活动区进行观察,可以是对活动区中人的观察,也可以是对活动区中物的观察,或者是对活动区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它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某一个活动区的游戏情况,以及幼儿之间的交往、对材料的使用等等,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除了这三种观察方式以外,在游戏开始的初期教师还可以采用循环观察,大致了解全班幼儿的活动情况,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观察,教师的观察都要把握一个原则:幼儿教师的观察要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避免给幼儿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得不到想要的观察结果。

(四)巧用观察记录

在活动区游戏中,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而观察不是最终的目的,了解幼儿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促进他们发展。那么,观察记录是教师观察的辅助工具,也是教师了解、分析幼儿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更加直观的帮助教师了解幼儿行为背后原因,分析行为存在的内在因素,从而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有目的的调整,让教师从观察者转化成教育者。

教师在观察中对观察到的情况应该做客观的、详细的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不带任何个人主观判断。记录的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采用图片或者是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文字的记录方式可以比较详尽的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但是文字的观察记录比较耗时,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记录技巧,例如:可以用一些符号代替、或者事先设计好记录表格等,可以现场记录也可以事后回忆记录;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更加简便、快捷,尤其是视频记录,可以保证声音和图像的完整性,图片和视频记录比较适用于现场记录;在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中,这三种记录方式可以根据需要交替使用。

观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观察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是为了解决问题;幼儿教师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意识,勤于观察,主动思考,做一个细心、用心的观察者,从观察出发,用观察指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韩春霞.5~6岁幼儿的游戏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邓勇方.如何做有效的区域观察记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2)

[3]姚秉昕.浅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行为[J].考试周刊,2016(98)

(本文系三明市教育学院市级研究课题《活动区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YKT—19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明市实验幼儿园,福建 三明 365000)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