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校园大阅读的有效尝试
2020-08-27叶少健
叶少健
【摘 要】中华优秀文化是在历史进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是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的正确导向,是公民整体素养提升的催化剂,是不断推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必须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稳步推进。
【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校园大阅读;有效尝试
目前,许多学校在推行校园大阅读,为优秀文化走进校园提供了便利的载体。许多教育工作者也有意识地在这个领域进行尝试研究,并颇有成效。
一、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校园大阅读的依据
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很多层面上可以体现在文化上的兴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不可忽视,已是我们的共识,因此加强在校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是迫在眉睫。在新的形式下,必须探究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方式、方法。校园大阅读的推行已有些时日,并初步形成一个较为科学的体系,渐渐成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原因有二:
一是校园大阅读的丰富性,易于优秀文化的渗透。目前的校园大阅读已不仅仅局限于“读”这个层面,而是在“读”占鳌头的前提下赋予更多的内涵,比如更注重读的方式,读的质量,读的引导,也就是说“读”不单单是学生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而是更多地融入有效的指导,表现在阅读方法的有效引导,阅读书目的科学推荐等,而学生的“读”不再是数字的堆积,而是自身整体素养的提高,也就是说更倾向于读书的质量。
二是校园大阅读的开放性,易于优秀文化的推广。校园大阅读早已不囿于校园内的阅读,可以延伸为图书馆、阅览室,甚至是网络阅读,而作为深受学生喜爱的阅读考级,就可以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借助考级系统对自己看过的书籍进行检阅,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阅读考级中的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基于这种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阅读”适时推出,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辩论等形式,最大层面地助推优秀文化的传承。
二、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校园大阅读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表象化,造成中华优秀文化与校园大阅读融合上的脱节
学校的文化内涵是至关重要的,说是学校的灵魂也不为过。透过轰轰烈烈的学校文化建设,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校园文化虽然秉承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但表面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我们暂且不对论述文化浸透的深度与广度,单从方式上就有悖教育原则。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在引导、升华优秀文化,使之内化为学生认知体系的一部分时仅停留在表层上,更多的是直白式的教育、灌输,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也恰恰忽略了校园大阅读客观的存在。这样一来,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大阅读“各自为政”,自成一体,根本谈不上优势互补。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化,造成中华优秀文化与校园大阅读融合上的背离
校园文化应该是一所学校长期实践与积累中总结出来的,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子,也就是说许多校园文化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中华优秀文化。但令人担忧的是校园文化建设多而杂,烦而乱,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中华优秀文化与校园大阅读是相互背离的。我们知道,阅读经典、讨论经典等仅凭课堂这一渠道是完成不了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借助校园大阅读这一平台,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学生、课堂阅读、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多维互动。
三、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校园大阅读的途径
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了6个样本学校,包涵中小学及城乡学校,推进的方式也更有侧重点。乡村学校主要立足于本土资源的挖掘,进而以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为抓手,螺旋上升;城区学校主要以主题阅读为主,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广泛参与。同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考虑中小学学生、城乡学校的学生的异同,精心制定了方案,做到有章有节,循序渐进。
(一)完善校园文化
一方面必须从传统优秀文化中获取正面的力量,精心选择那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主流文化,精心融入校园文化之中,让学生在感受校园文化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样一来,学生易于对照自我,获得参照,懂得明辨是非,正确地评价自己;另一方面必须对校园文化精心提升,也就是说校园文化不单单是一本册子,一面墙,几个标语几首诗词。如,优秀文化可以渗入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管理制度时注重人文关怀,避免苍白的说教,既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思想,又能有效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让学生获得濡染又处处突显优秀文化的浸染,化有形为无形,效果也更具有持久性。
(二)精心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要精心设计就是说要讲究活动的质量,如果流于形式、做做样子应付检查等不如不要。
首先,精心把握校园文化与中华优秀文化的契合点。如,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以“诚信”为重点,而“诚信”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之一,可以查找的资料应接不暇,如果不加选择地全部生搬硬套肯定行不通。可以从小处着手,比如可以看看家乡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哪些有关“诚信”的人和事,再看看近阶段家乡“诚信”方面的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甚至是校园中守信的典型事例,再把这些人和事进行综合、比较,加以提炼和利用。这样一来,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了,中华优秀文化也赋予新时代的精神。
其次,准确把握中华优秀文化开展的时间节点。中华传统节日代代相传,这些传统节日早已不是单纯的节日,而是流露着民族文化精髓。以中秋节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近期火遍全国上下的诗词大会,让学生在关于“月”“中秋节”的诗词中尽情遨游,学生通过比赛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精深,深化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并产生阅读兴趣。同时,在校园大阅读平台推出专题考级,如模仿“诗词大擂台”的形式,产生周冠军、月冠军、年度冠军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中华优秀文化的渗透,树立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
(三)注重实践
借助校园大阅读这个平台,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度、接触面、感受力等方面都有了深层变化,但优秀文化的传承还需要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以我县的“梦龙文化”为例,通过校园阅读大部分学生对冯梦龙的生平事迹、文学作品等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对“梦龙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阅读层面。我们不妨这样做:一是带学生走出去。去参观冯梦龙纪念馆,通过生动直观的物件,翔实的史书记载还原冯梦龙其人其事,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和实践认知产生碰撞、相融,获取再认知。二是把优秀文化带进来。课堂上可以有关“梦龙文化”的导读课;舞台上可以表演冯梦龙治县的典型故事、课本剧等;阅读考级平台上,可以穿插冯梦龙文学作品的考级专题。这样一来,学生对“梦龙文化”的认知就有了质的变化。
相信,只要坚持开展健康的校园大阅读,通过校园大阅读这个有效载体,中华优秀文化将会不断深入并最终实现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余守萍.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探析 [J].教学与管理,2016,(3):41-43
(福建省寿宁县教育局,福建 宁德 3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