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首届年度好小说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2020-08-27崔新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下面,由我把襄阳首届(2019)年度好小说评审的基本情况作个简要说明,同时汇报一下评委会对获奖作品的评审意见。
一.年度好小说评选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襄阳年度好小说评选活动,最早从2016年开始酝酿,限于条件,一直没有实施。2019年,襄阳市小说学会变更上级主管协会,归属市作协领导后,作协对此十分重视,于2019年3月2日召开主席团会议,讨论通过了年度好小说的征集评选方案。并且,此项活动得到了省作协副主席、博士生导师、著名小说家晓苏先生的赞同与支持。之后,我们从2019年10月开始,先后在《襄阳周刊》、《新时代文学》微信公众号、《文学襄军网》,“襄阳市作家协会”、“襄阳市小说学会”、“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襄阳文学讲堂”等微信群多次发布评选启事,2019年第6期的《汉水》杂志也刊登了评选启事,此项活动在襄阳文学界引起了积极响应。
2019年度,襄阳作家在全国各地文学报刊发表或出版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作品400多件,初审评委从全部参赛作品中推荐出31篇初选作品,然后再进行集中复评,按得票多少初步确定20篇入围作品,然后交由专家顾问组进行终评,最终确定十篇获奖作品。
二.评委会给十篇获奖作品的评语
1.《合家欢乐》(杨惠玲)
作品描写两个失独家庭的人生悲剧。小说情节感人,故事悲催,一切的因果,皆归于特殊时代特殊的政策与环境。明明失去了独生子女,小说却以《合家欢乐》为题,具有深刻的反讽意味,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希望,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和感人力量。语言生动朴实,娓娓道来,表现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与湖南作家田耳的《一个人张灯结彩》(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有异曲同工之妙。遗憾之处,稍稍有点生不逢时。如果在二胎政策放开前后发表,肯定会有更大的影响。
2.《柴村不速客》(周才彬)
小说写柴村一个叫勺的人早就不见了踪影,在若干年后,一个面目全非、自称是勺的朋友的男人却回到了勺的家里,引发出柴村人的好奇并由此产生了一连串荒诞的故事。小说在表达方式上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正如作者所言:一个人的面孔是多么重要,然而这张面孔如果夹杂着某种混乱,就极有可能成为灾难,尤其是在以乡村为背景的熟人社会。这样一张面孔的意外灭失,对饱尝耻辱和痛苦折磨的心灵或许是一种慰藉,或许藉此得以重生。作者的这段话,大概有助于我们对此篇小说的解读。
3.《墨宝》(熊章友)
作者叙述不动声色,行笔老到,善于声东击西,制造悬念。故事一波三折,耐人寻味。抽丝剥茧,原来却是变相的行贿,让新上任的省委副书记躺着也中枪。小说直面现实,写出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4.《男陪》(屠瑞)
小說写男陪护与老年痴呆陪聊的故事。原本以为很简单的陪聊,却聊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小说采用递进式的情节结构,以聊天的形式分段推进,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达到了引人入胜艺术的效果。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5.《字条》(马小磨)
小说通过第一人称“我”的自述,侧面反映管教干警与囚犯之间的误会与恩怨,描述服刑人员在干警的关心帮助下改过自新、从新做人的心路历程。小说善于设置悬念,情节扑朔迷离,环环相扣,内心描写细腻,结尾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6.《韩南盛之死》(艾子)
《韩南盛之死》是一篇充满襄阳元素的小说,有历史人物,有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向人们讲述了一位被贬失意的将官韩南盛晚年与奇女子季兰的一段传奇般的经历,以及与孟浩然等的交往,再现了盛唐襄州的城建、物产和风土人情,刻画了孟浩然、韩南盛、李季兰、朱放等人的形象。
7.《花子》(熊鹏程)
小说写女人花子悲惨的一生。花子上初中时被老毒物强奸,后来嫁给了弹花匠,生了三个孩子,两个早夭,老大又得了白血病死了。最后,花子为救别人的孩子被火车撞死。命运太捉弄人,好人总是没有好报。小说可读性强,语言很接地气,地域色彩浓厚。造成花子悲惨命运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一次次的偶然,仅仅能用一个“命”字来解释吗?有没有社会性的因素?有没有共性,这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8.《接力棒》(周建春)
小说《接力棒》以汉江两岸的古城为背景,通过描写渔民和商贩情系赵五伯的安危、与赵五伯热情相处等情节,塑造了善良、正直、勇敢、机智的赵五伯等人物形象,讲述了从渔民自发保护汉江到全社会接力保护汉江的故事。新任市委书记从渔民赵五伯手中接过保护汉江的“接力棒”,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我国实行“河长制”的时代话题。小说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风土人情的礼赞。
9.《要钱记》(郭焕平)
小说关注现实,写民间纠纷。按说,一般的讨债,大都讨成了冤家对头。但此小说的主人公(原本受害者)讨债,却与债务人讨出了情感,讨成了相惜相怜犹如亲情般的关系,把人性的善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反映医疗负担造成的人间悲剧。小说视角独到,叙述流畅。
10.《龙飞白水》(黄攀)
小说写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起兵的一段历史。是一部中篇力作。尤其是对帝乡文化的宣传功不可没。当然,如果我们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刘秀所开创的光武中兴还是由一个封建王朝代替另一个封建王朝,还是在歌颂明君如何开明,贤臣如何圣贤,如何为民造福,而并非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朝代不停地更替,说到底还是人治社会,而不是法治社会。所谓的家天下,就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国当成了家,当成了他的私有财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三.几点感受
1.从此次好小说评选可以看出,我们襄阳的小说作家有相当的实力,有上升的潜力和空间,未来值得期待。另外,小说创作的难度相对较大,从作者的数量上讲,写小说者相对较少,不如写诗、写散文的多。作为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小说创作更需要市文联、市作协领导的重视与关注,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多举办小说创作笔会,多请大刊编辑、专家授课,为小说作者创造更多的机会。
2.作为我们自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客气地说,我们襄阳的小说作者,包括我本人,在创作准备方面,确实有些先天不足,需要不断学习积累,需要后天弥补。首先,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其次,是要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同时对哲学、历史、心理学等其它领域也应该有所涉猎,包括一些闲杂书籍,从而丰富知识,扩大眼界,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3.减少碎片化写作。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造成阅读的碎片化,写作的碎片化,生活与工作的碎片化。人们面对的选择越多,就越变得无所适从。我们每个人,一辈子能不能专注地只做一件事,能不能专心地只爱一个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一段时期以来,襄阳的小小说创作比较繁荣,涌现出了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但这还远远不够,不足以显示襄阳小说创作应该有的地位和份量。建议小说作家们不要轻易把灵感的火花浪费掉。要沉下心来,耐得寂寞,精力酝酿,反复打磨,争取在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创作方面有所突破。
崔新建,笔名柳岗,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襄阳市小说学会会长。曾在《长江文艺》、《滇池》、《小说林》、《文学世界》、《短篇小说》、《海燕》、《羊城晚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飘逝的菊花裙》、文学作品集《寻找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