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成熟并再次天真

2020-08-27

师道(人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天真王安石

王 建

与学生一起学习 《游褒禅山记》, 读到:

“不出, 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时, 有学生小声嘀咕了一句。 这是一位平时并不多言的学生, 听到他的嘀咕声, 我便请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这位男生说: “老师, 王安石为什么给这个首先提出要出山洞的人一个定性 ‘怠’ 呢?” 有同学立即替我回答: “因为他没进到洞的深处就想回来, 还找 ‘火且尽’ 的借口出去。 事实上, 当他们出来的时候发现 ‘火尚足以明也’, 所以作者后来说 ‘怠而欲出者’。”

这个逻辑在文本中, 不难理出来, 有很多同学点头。 “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走到那位有疑问的男生跟前说。

他很笃定地提出: 这只是作者事后的总结, 或者说是王安石的偏见。 王安石之所以能确定 “火尚足” 是出来之后才看出来的, 并不是当人家提出来之后他立即做出的反应。 这就是说, 他是看到结果再去判定的。 这样, 我们也可以说首先提出的那个人是为了安全起见才劝大家出来的。 到这一层, 如果没有对这个提出者更多的交代, 最多能看出这个人相对比较保守, 怎么能如此武断说这个人就是 “怠者”?这个判断, 是作者没有深入后洞,看见美景之后的情绪化判定。 看似事后冷静总结, 但其间不乏偏见与错误。

“另外, 那个人只是说 ‘不出,火且尽’, 他只是告诉大家不出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也并不说一定得回, 然而同行的人 ‘遂与之俱出’。老师, 你经常让我们立足生活与生命真实去思考问题。 我想立足自己的生活认识解释一下: 别人说一句话, 我随即应和, 这种情况的发生基本应该是建立在清晰的预判与认同基础之上。 当别人在陌生环境中告诉我一个新信息时, 我不可能不去思考这个信息的真实性, 起码要做一个最直接的感性评估。 况且,从文章第5 节, 我们不难看出这几个人不可谓没有智慧, 不是那种不会动脑筋的人。”

听了孩子这番分析, 我很惭愧。 我经常提醒学生要立足生活,细读文本, 按照常识去深入思考问题, 运用批判思维关注一些貌似事实的结论。 然而, 这次, 我忽略了太多。 一句简单的 “有怠者欲出”,学生透过字面, 洞悉其中的奥妙,别有洞天。 难能可贵的是, 一个平时不善言辞的他, 能立足生活真实去推断, 逻辑非常清晰, 让人激动。

我和班级的其他学生一下子被这位男生带进了思维的深处。 没想到他接下来的思考与认识更是让我震撼。 他的发言我概述如下——

面对事情, 先发声的那个人,在结果出来之后, 要么遭到否定与质疑, 要么收到肯定与赞许。 平时, 我们分析问题的思维太容易被结果支配了。 换言之, 结果好, 过程中的一切似乎都是合理的, 就算错误也是合情的; 结果不好, 过程中的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合理了, 就算是对的也是不全然的。 特别是面对不好的结果, 很多人似乎经常会说: 我早知道会是这样。 早知道这样为什么不干预呢? 久而久之, 谁还愿意做第一个发声表达自己想法的人呢? 在我们以后的为人处世中, 面对事情谁还愿意第一个做决定呢, 那样的局面很可能不是做事, 而是在一起 “揉事”, 没有担当, 事情不就毁了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出了山洞, 火真的灭了, 王安石会怎么记这篇文章呢?

此刻的教室是充满思维的场域, 不觉间变得辽阔起来。 听着他越发激动的声音, 看着他清澈的眼神, 我看到一位内心正直善良的少年在慢慢地成长。

杜威曾说: “教材只不过是精神的食粮, 是可能具有营养作用的材料。 它不能自己消化; 它不能自动地变为骨骼、 血和肉。” 面对精神粮食, 师生一起从自身现有经验出发去思考调整与丰富。 课上的讨论也许有些天真, 但真实, 这是属于学生的诗意; 讨论的结果也不一定全面, 但理智, 这是属于学生的成长。 学生思考与讨论中, “精神的食量” 会慢慢变为其生命的 “骨骼、 血和肉”。

和语文一起长大, 一起慢慢成熟并再次天真, 真好!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天真王安石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天真热
天真童年
北陂杏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天真给你最美的梦
王安石的坏习惯
按图索骥
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