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2020-08-27刘学红吴建红
刘学红 张 泳 吴建红 金 欣 张 衡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绍兴 312000)
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以思政教育为灵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各环节、各方面,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营造以文养人、以德育人环境,实现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爱国、自信、敬业和高尚职业道德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1-2]。习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教育改革[3-4]。教育部明确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5-6]。课程思政是当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其核心是挖掘不同学科和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把思政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全程,建立有机统一培育学生的课程体系,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8]。
1 强化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医学基础主干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组织微细结构及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相关机理及功能的学科。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体系是学生今后学习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产科学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描述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志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科学、人文及社会知识在这门课程得到了充分融合,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蕴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历程,字里行间凸显出人文气息。从显微镜的问世、形态技术的革新、组织形态结构到受精卵的发育、器官形成与演变都蕴含大量的思政育人元素。吃透专业知识,找到切入点,深入挖掘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专业课透出人文味道,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
2 挖掘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元素案例
课程思政元素的选取是课程思政开展成败的关键环节,结合专业知识体系,合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保障课程思政顺利开展,有效达到隐性思政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做到思政元素根植于专业知识,由专业知识延伸,并和专业知识无缝衔接,融为一体,而不是浮于表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研室教师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政教学案例。
2.1 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教研室教师依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知识,深入分析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各章节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的思政元素有:敬业、奉献,严谨、求实、创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医者仁心的社会主义医学职业精神和忠于职守、克己奉公,自觉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2 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衔接
精选有效教学案例是成功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教研室坚持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少而精、辐射面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无缝衔接的原则,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具体案例如下。
案例1: 绪论部分融入敬业、奉献、严谨、求实、创新和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通过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简史,向学生介绍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影像、图片及学生团队学习方式等展示老一辈科学家们对科研事业的敬业、奉献、不断创新和爱国精神。通过H-E染色法这一简单常用的实验步骤演示,使学生明白做事要严谨、求实,否则就无法得到好的实验结果。
案例2: 上皮组织内融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敬业等思政元素。通过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间的连接有效保护机体,阻挡95%以上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入侵,使学生明白我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小到家庭、单位,大到国家、世界都需要团结友爱这种精神。根据纤毛的分布部位及其作用,通过播放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困难,慢性输卵管炎的患者不易正常受孕等小视频,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要恪尽职守,不管是当下,还是今后的行医道路上,我们都需踏实进取,德才兼备,在人生道路上站好每班岗。
案例3:结缔组织内容融入爱国主义思政元素。通过介绍分子筛分子构成和分子筛在基质中可以阻挡细胞及大分子物质的移动,当分子筛的核心骨架透明质酸受到破坏,分子筛就会崩解,就会失去功能,引入港独事件,使学生明白我们美好的生活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全国人民的核心,我们要时刻牢记跟党走,拥护党,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
案例4:循环系统知识点内融入团结、敬业、奉公的思政元素。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各级分支组成,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心脏兴奋性的起搏点,通过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各级分支协同作用,引起心脏细胞兴奋,维持心的收缩搏动。假如这个传导系统出现了问题,心就会出现病症。告诫学生心好比国家,我们每位都好比是一个心肌细胞,窦房结好比是国家的党中央,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各级分支就如同各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必须自觉服从党中央的领导,团结一致,同步进退,这样国家才能健康发展,民众才能团结一心。培养学生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案例5:胚胎总论部分融入仁道、博爱、担当和医者仁心等思政元素。通过视频播放,PPT讲解和学生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从受精及胚胎形成的过程来说明生命来自不易,每个生命都是经历重重磨难,历经各种严格考验才来到了人世间。使学生明白生命价值,要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既不能剥夺践踏他人生命,也不能自我放弃生命,在今后的行医道路上,要有仁道、博爱、担当的责任意识,要做到医者仁心,培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
3 构建三位一体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3.1 加强师资队伍思政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专业教师的道德、文化以及能力水平直接制约着课程思政的实效性[9]。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政教育意识与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4]。医学院校教师虽然经过长期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但常常缺乏规范的教学方法及思政育人能力培训,思政意识普遍较受过专业思政教育的思政课老师薄弱,尤其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思政教学能力方面急需提高,以满足课程思政全面、高效开展。本教研室教师75%以上是中共党员,教研室主任是校师德标兵、基础医学党支部书记,一位教师是基础医学党支部宣传委员,这为本门课程思政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本教研室把课程思政纳入到党支部的日常学习活动中,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围绕学院核心工作把政治学习和业务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智慧,深挖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以理论学习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教研室每周例会针对选定的知识点开展集体备课,集思广议,反复推敲,形成课程思政案例。
3.2 开展具有鲜明教育主题的第二课堂,将德育元素与知识元素完美融合
挖掘专业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不仅需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具有较好的政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教师只有深入其中,心灵得到感应,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才能有机融合,才能达到隐性育人的目标。本教研室通过“与临床科室结对子”、“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指导”、“吸纳市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资深专家加入教学” 、“支部书记讲党课”、“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教育”、“实验室安全教育”、“清明扫墓”、“社区义诊”、“孤儿院探望”、参观“周恩来祖居、鲁迅故里、秋瑾故居、校史馆”等具有鲜明主题的教育活动来加强师生政治理论学习,丰富社会阅历,引起师生共鸣,点亮师生心中德才兼备、精医尚德、敬畏生命的明灯,使其永不磨灭、越照越明。
3.3 通过线上线下,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学习通、雨课堂是本教研室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的主阵地,把与本课程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我国组织学与胚胎学老一辈科学家研究历程,“天使之心”、“海豹肢”等科普文章作为资料通过微信、QQ或导入学习平台,设定学生阅读时间段,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才能加入后面的团队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程要开展3次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在团队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围绕主题,研讨专业知识、汇报学习体会,通过团队内的研讨、团队间的辩论,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领悟了医学人文的精髓,从而达到课程思政育人于无形,隐性教育的目标。
教研室主任每学期主持召开1~2次本门课程学生交流会,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普通学生代表和任课教师一起参与交流,通过交流会和对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效果。对临床医学120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表1),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8份。经分析,95%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开展的课程思政达到隐性教学预期目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医学职业精神;87.5%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对他们未来求学、工作等有一定影响;9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手段丰富,方法得当,学生容易接受;15%的学生建议老师进一步丰富网络资源或课前一周通过微信推送方式发布专业知识相关的名人、科技及生活科普信息。教研室通过上述方式及时掌握学习、生活及感情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解决,做学生的贴心人,用真情感化学生,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真诚友爱,对工作一丝不苟,乐于奉献精神。
组织学与胚胎学充分融合了科学、人文及社会知识,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符合精医尚德的教育宗旨,满足大医精诚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引领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医学的精神和文化传承给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全方位、全实效的思政育人体系。在当今医学高等教育“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方式、途径、师资队伍及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有待深入研究。
表1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