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20-08-27鲍剑峰曹太见马建文彭兴国米明珊杜鹏赵洋洋江自望
鲍剑峰,曹太见,马建文,彭兴国,米明珊,杜鹏,赵洋洋,江自望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1.脊柱外科,2.创伤骨病科,3.皮肤科,青海西宁 810000)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密度及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伤引起骨脆性加大并容易出现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1]。骨质疏松症为退行性病变,表现出年龄与发病率的依赖性[2, 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推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高[4-6]。本研究通过青海地区汉族、回族和藏族健康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青海地区骨质疏松现状和趋势,以期对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正常人群,三民族均选择男女各200例,按民族、性别和5岁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同时记录年龄、体重、身高、血压、女性绝经年龄等基本情况。纳入标准:(1)年龄为20~40岁、50~70岁;(2)本地区世代居住者。排除标准:(1)1年内服用过骨骼代谢相关药物;(2)有心、肝、肾慢性疾病史;(3)有内分泌代谢病;(4)卵巢切除人群。
1.2 检查方法
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研究对象腰椎1-4节段处的骨密度。每次开机检查之前需对仪器进行预热,并使用质控体模校正。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Foxpro 5.0软件建立数据库,全部结果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骨密度以x±s表示,计算峰值骨量后的骨密度丢失率,样本之间骨密度比较使用t检验,设定P< 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检验水平。
2 结果
2.1 汉族、回族、藏族男性腰椎骨密度
从表1可见,汉族男性在25岁前达到峰值骨密度,然后缓慢下降,在30~54岁有回升,60岁后又快速下降;回族男性在25~29岁达到骨密度峰值,然后快速下降,在50~54岁骨密度又略微回升,55岁后继续下降;藏族男性在35~39岁达到其峰值骨密度,随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藏族男性峰值骨密度最高,回族男性次之,汉族男性最低,分别为(0.826±0.092) g/cm2、(0.711±0.037) g/cm2、(0.667±0.090) g/cm2。60岁后汉族、回族、藏族男性腰椎骨密度均呈快速丢失的状态。65~69年龄段中以藏族骨密度最高,回族次之,汉族最低,分别为(0.618±0.192)g/cm2、(0.516±0.132)g/cm2、(0.500±0.143)g/cm2,而此年龄段骨密度丢失率回族男性最高,藏族次之,汉族最低。各年龄段骨密度经方差分析P< 0.05(0.017-0.04),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1 汉族、回族、藏族男性腰椎骨密度比较(g/cm2)
2.2 汉族、回族、藏族女性腰椎骨密度
从表2可见,汉族女性骨密度在25岁前达到骨峰值,25岁后下降,30~39岁一段时间内相对有所回升,55岁以后又快速下降;回族女性骨密度在25~29岁达到骨峰值,然后快速下降,30~49岁骨密度有所回升,55岁后又快速下降;藏族女性在35~39岁达到其峰值骨密度,随后快速下降。汉族、回族、藏族女性的峰值骨密度以藏族最高,回族次之,汉族最低,这一趋势与男性相符合,分别是(0.676±0.095) g/cm2、(0.571±0.037 )g/cm2、(0.568±0.091) g/cm2。55岁后汉族、回族、藏族女性腰椎骨密度均呈快速丢失的状态,藏族峰值骨密度丢失率达到25.000%。65~69年龄段中以藏族骨密度最高,回族次之,汉族最低,分别是(0.461±0.190)g/cm2、(0.416±0.132)g/cm2、(0.406±0.143)g/cm2,而此年龄段骨密度丢失率藏族女性最高达到31.805%,回族次之,汉族最低。3个民族女性各个年龄段的骨密度经方差分析全部均P<0.05(0.005-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2 汉族、回族、藏族女性腰椎骨密度比较(g/cm2)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影响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已高于中风、发作性心脏病[7]。本次调查测量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的骨密度,分析当地人群峰值骨量和骨密度的差异,为青海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了解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骨密度的状况,确定人群是否有骨质疏松,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第一步。使用DXA检测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此方法在测量时能够消除软组织部分的影响,灵敏度高。峰值骨密度是研究骨质疏松症的热点,能够预测中老年的骨密度丢失率和发病率。WHO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当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峰值骨密度的2.5个标准差或骨密度丢失率高于25%时,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种族的人群峰值骨密度存在明显差异[8]。所以我国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低于当地同性别峰值骨密度的2个标准差时,为骨质疏松[9]。
本次调查发现,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峰值骨密度发生年龄段不同。汉族男女性骨峰值发生年龄在20~24岁,这与王国荣等[10]报道的30~39岁达到骨峰值不一致。回族男女性骨峰值在25~29岁,而马宗军等[11]发现宁夏回族男女性骨峰值在30~39岁,男性骨峰值为(0.526±0.065) g/cm2,女性为(0.503±0.057) g/cm2,结果均低于青海地区回族峰值骨密度。藏族男女性骨峰值在35~39岁,这与土登格利等[12]报道一致。青海地区3个民族的骨密度峰值均在40岁前出现,这与国内同类报道一致。调查发现,男性、女性均是藏族峰值骨密度最高,而汉族最低,这提示骨密度可能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遗传特性有关。2018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岁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达32.1%,男性只有6%。本次调查发现,55岁后女性骨质丢失率远高于男性,这是由于女性绝经后会造成雌性激素下降,引起破骨细胞活性上升,骨密度下降[13]。青海地区60岁以后的老年人,骨密度开始大幅度下降,这是由于体内大量破骨细胞开始活动、发挥其功能,导致出现骨量降低[14],同时青海地区高原低氧环境可能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有一定诱发和促进因素,具体情况需要今后继续研究。
综上所述,本调查确定了青海地区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的峰值骨量,为建立我国骨质疏松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了青海地区的骨密度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