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剂拌种对小麦根部病虫害防效及产量的影响

2020-08-27武月梅王瑞华赵俊兰左月霞兰凤梅姜力张晓颖朱自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药剂拌种拉斯根腐病

武月梅,王瑞华,赵俊兰,左月霞,兰凤梅,姜力,张晓颖,朱自平

(1.廊坊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北 廊坊 065000;2.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河北 廊坊065000)

小麦是廊坊市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播种面积为5.3 万hm2左右,总产量达31 万t,小麦生产在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随着气候变暖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小麦生产上一些病虫害的发生有加重趋势。据调查,目前在廊坊市小麦生产上根腐病、茎基腐病和纹枯病等根部病害以及线虫等虽然呈零星发生,但个别地块发生较重,已引起死苗死蘖现象,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药剂拌种是防治根部病害和线虫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目前市场上拌种药剂种类较多。在小麦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研究不同拌种剂对小麦根部病虫害防效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生产上操作简单且能安全有效防治根部病虫害的拌种药剂[3~1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渠沟乡小麦田进行。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质地为轻壤质潮土,pH 值8.6,0~20 cm 耕层基础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5 g/kg、全氮0.13 g/kg、有效磷20.9 mg/kg、速效钾132 mg/kg、缓效钾874 mg/kg[12]。前茬为白菜地。

1.2 试验材料

试验拌种剂有酷拉斯、奥拜瑞和亮势3 种。酷拉斯农药名称为苯醚·咯·噻虫,总有效成分含量27%,其中噻虫嗪22.6%、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2.2%;奥拜瑞为杀虫、杀菌型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是1.1%的戊唑醇和30.8%的吡虫啉复配剂;亮势为21%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参试小麦品种为中麦1062。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2018 年小麦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试验拌种剂种类设酷拉斯、奥拜瑞、亮势3 个处理,麦种用药量分别为1、3、10 mL/kg;以不包衣种子为对照。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每个处理均占地0.67 hm2。

小麦播种前旋耕整地,并底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 含量均为18%) 600 kg/hm2。2018 年10 月16 日小麦足墒播种,15 cm 等行距条播,播种量300 kg/hm2。小麦越冬前(11 月27 日) 浇冻水,以踏实土壤、稳定地温,利于小麦安全越冬[13];起身期(3 月底4 月初)进行化学除草1 次[14];4 月初喷杀菌剂,防治根部病害;4 月10~11 日浇第一水,并随水追施尿素225 kg/hm2;4 月17~18 日人工除草;5月19 日浇春二水,促进子粒灌浆[15];5 月20 日进行“一喷三防”(防虫、防病、防干热风),以利于提高产量[16];6 月21 日适期收获。

2018 年小麦虽然是足墒播种,但播种时间偏晚。播种后至越冬前,气温和降水均较常年偏低,其中积温偏少达80 ℃、降水偏少近30%,致使小麦冬前生长量较小,叶片少,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少,麦田群体较小[17]。冬季气温总体平缓,小麦未发生冻害死苗;越冬期间几乎无有效降水。春季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小麦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期均与常年接近。3 月底4 月初出现0 ℃以下低温,未对小麦造成不利影响。春季降水偏少,3~4 月中旬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2%,小麦植株普遍偏矮[18]。4 月24~27 日出现降水,降水量达35.2 mm,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于小麦生长。5 月下旬出现轻度的干热风。

1.3.2 调查项目与方法

1.3.2.1 生育期。春季小麦关键生育期主要有返青、起身、拔节、抽穗开花、成熟[18]。采用目测方法,重点调查小麦进入返青(春季小麦叶片由暗绿色转为鲜绿色,麦田50%以上的麦苗心叶长出1~2 cm)、拔节(全田50%以上小麦主茎基部节间伸长露出地面2 cm)、开花(全田50%以上麦穗中部黄色花药露出)、成熟(达到小麦本品种固有特性,含水率一般降至25%以下)等关键生育期的日期。

1.3.2.2 农艺性状。小麦群体指标主要有基本苗数量、冬前总茎数和起身期总茎数;个体指标主要有主茎叶片数、茎数、次生根数、三叶大蘖数等。(1)基本苗数量和冬前总茎数。分别在小麦三叶期和越冬前调查。每个大区均采用随机多点取样法,最少选择3 个样点,统计每样点1 m 双行的茎数,折算成总茎数。(2)主茎叶片数。越冬前,每个监测样点均连续选择10 株,调查叶片数。未完全长出心叶,用其露出部分的长度占相邻下一片叶长度的比值表示。计算平均值。 (3) 单株次生根。越冬前,在取样区连续挖10株小麦,以长出0.5 cm 为标准,统计每株小麦次生根的条数,计算单株次生根平均数。(4)单株茎蘖数。越冬前,每个大区均选取10 株,统计每株茎蘖总数(包括主茎和分蘖),计算单株茎蘖平均数。(5)三叶大蘖数。越冬前,统计样点内每株小麦3 叶以上的茎蘖总数,计算单株三叶大蘖数。(6)起身期总茎数。调查方法同冬前总茎数。

1.3.2.3 产量及其构成。小麦成熟期,每大区均采取随机多点取样方法,最少选择3 个样点,统计每个样点1 m 双行的穗数,折合成单位面积穗数;从根部随机抓取20 个麦穗,统计每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千粒重数据来源于品种审定公告。实际产量按照理论产量(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85%计。

1.3.2.4 根部病害发病情况。利用病情指数来反映病害的发生程度。在春季小麦起身期,采用田间多点取样法,调查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和根腐病以及孢囊线虫的病情指数。其中孢囊线虫调查时每点连续取20 株,记录孢囊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拌种剂对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2.1.1 生育期 不同拌种剂处理的小麦生育进程比较一致,且与CK 也较为一致,均于10 月16 日出苗、3月12 日返青、4 月14 日拔节、5 月10 日开花、6 月21日成熟(表1)。表明酷拉斯、奥拜瑞和亮势拌种对小麦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

表1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月-日)Table 1 Effects of seed dressing with different chemicals on the main growth periods of wheat

2.1.2 主要农艺性状 不同拌种剂处理的冬前小麦总茎数为528.0 万~540.0 万个/hm2,主茎叶片数为2.9~3.2片/株,次生根数量为0~0.2 条/株,单株茎数和三叶大蘖数均为1 个/株,起身期小麦总茎数为841.5~1 140.0 万个/hm2,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且均与CK差异也不显著(表2)。表明酷拉斯、奥拜瑞和亮势拌种对小麦主要生育期各农艺性状均无明显影响。

表2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seed dressing with different chemicals on the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wheat

2.1.3 产量 不同拌种剂处理的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为730.5 万~786.0 万穗/hm2,穗粒数为26.4~28.0 粒,千粒重均为39.2 g,产量为6 786.0~6 883.5 kg/hm2,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且均与CK 差异也不显著。表明酷拉斯、奥拜瑞和亮势拌种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均无明显影响。

表3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seed dressing with different chemicals on the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of wheat

2.2 不同拌种剂对小麦根部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病害的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是根据一定数目的植株或植株器官各病级合计其发病株(器官)数所得平均发病程度的数值,数值越小表示防治效果越好。

不同拌种剂处理的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情指数均≤CK(表4)。表明酷拉斯、奥拜瑞和亮势拌种均能够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和孢囊线虫。

3 个拌种剂处理的小麦茎基腐病病情指数为20.83~30.00、根腐病病情指数为10.07~17.11,其中酷拉斯处理的指标值均为最低,表明酷拉斯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和茎基腐防治效果最好;纹枯病病情指数为0~0.15,其中酷拉斯和亮势处理的指标值均为0,表明酷拉斯和亮势拌种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孢囊线虫病病情指数为0.44~2.08,其中亮势处理的指标值最低,表明亮势拌种对小麦孢囊线虫防治效果最好。

表4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病情指数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seed dressing with different chemicals on the disease index of wheat

3 结论与讨论

利用生产上近年使用的拌种剂酷拉斯、奥拜瑞、亮势进行拌种,研究了不同拌种剂处理对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和孢囊线虫病防效以及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拌种剂处理的小麦生育期进程、主要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均不显著,且均与CK 差异也不显著。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建议将这些药剂再进行1~2 个小麦生长季的重复试验。

与不包衣种子(CK)相比,试验拌种剂拌种对小麦根部病害和线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酷拉斯拌种对根腐病、茎基腐病和纹枯病防效最好,亮势拌种对纹枯病和孢囊线虫病防效最好。鉴于近年廊坊小麦试验站麦田小麦根部病害和线虫等发生较轻,对小麦产量未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建议将这些药剂到发病较重地块继续进行验证试验。

猜你喜欢

药剂拌种拉斯根腐病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洛南县马铃薯药剂拌种试验初探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