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层CO2封存能力研究

2020-08-27赵丰年辛翠平

非常规油气 2020年3期
关键词:溶解度工区采收率

赵丰年,辛翠平.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

能源短缺与温室效应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CO2-EOR驱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要把CO2注入油层,驱替原油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将CO2封存在地下储层中,从而达到双赢结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二氧化碳驱已经取得长足进步[1-7],这主要体现在油田的增产能力方面。但CO2在储层中的封存情况及封存量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实验室研究CO2地下各种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CO2封存量计算模型,并利用地质建模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储层的CO2封存能力予以评估,以期能对CO2的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提供参考。

1 CO2在储层中的极限封存量

CO2在储层中的封存状态和存储介质可分为以下4类[8-10]:以气态、液态或超流体态封存于地层孔隙中,溶解或以离子形态封存在地层水中,溶解或以离子形态封存在原油中,以沉淀的形势封存于地层骨架中。前人的研究[11-13]都是从注入开始,研究CO2在储层中的流动、驱替、波及范围等一系列过程,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计算过程极为烦琐。本文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CO2在储层中最终的存储状态出发,当注入结束后,CO2在每一类储层介质中的封存量达到饱和时,所消耗的总量即为CO2的极限封存量。具体做法是从理想状态出发,分别求取单一存储介质中的CO2封存量计算方法,继而综合建立CO2在真实储层中的极限封存量模型。

1.1 CO2在空构造圈闭中的封存量

当存在空圈闭时,CO2将以气态、液态或超临界流体的形式储存在地层孔隙中。储层的孔隙体积即为其极限封存体积。此时根据储层的温度和压力计算出该条件下CO2的密度,即可求得CO2的极限封存量。

1.2 CO2在地层水中的封存

CO2在地层水中的封存主要通过扩散与对流作用溶解于地层水中[14]。其溶解度受到地层温度、压力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15],在纯地层水的储集空间,CO2在地层水中的封存量(HCO2)公式可归纳为:

HCO2=Vw×R

(1)

式中Vw——地层水总量,m3;

R——地层水温压条件下CO2的溶解度,t/m3。

1.3 CO2在原油中的封存

同样,CO2在原油中的封存主要以溶解作用为主[16],其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温度和压力外,原油性质也影响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类似地,在理想的纯油藏中,CO2在原油中的封存量公式可归纳为:

(2)

式中pCO2——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封存量,t;

Voil——原油地质储量,m3;

Co——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度,t/m3;

β——溶解平衡后的膨胀系数。

1.4 CO2的矿物封存

CO2注入砂岩储层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会沉淀方解石、菱镁矿等碳酸盐矿物,从而完成CO2的矿物封存。但从反应时间来看,矿物圈闭需要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才能发生作用[17],不是短期内CO2封存的主要方式。

因此在CO2注入的几十年内,地层孔隙空间中的封存在CO2从注入开始就产生作用。而溶解贮存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只需要求取注入CO2若干年后储层的采出程度和剩余油情况,即可估算出CO2的封存量:

(3)

式中TCO2——CO2总封存量,t;

GCO2——CO2在孔隙中的理论封存量,t;

HCO2——CO2在地层水中的理论封存量,t;

pCO2——CO2在原油中的理论封存量,t;

Φt——地层总孔隙体积,%;

Φj——净采出的流体体积,%。

2 油藏生产模拟

选择延长油田某区块作为实验工区[18],该工区面积为2.55 km2,总井数为61口,生产层位为长2,油藏埋深为1 350~1 560 m,原始地层压力为10.26 MPa,温度为41.16 ℃,平均储层厚度为15.8 m,平均孔隙度为16%,平均含油饱和度为56%。经计算工区地质储量为176×104t,平均储量丰度为69×104t/km2。

2000年7月投产长2层,日产油为12.5 t,不含水。此后开始大规模建产,截至2006年3月,工区完成对所有井的投产。2002年11月开始陆续投入注水开发,2006年4月所有水井投注完毕。投产完成后工区内油井数为50口,水井为11口,高峰时期月产油量为3 000 t,月注水量为6 600 m3。

2.1 油藏地质建模

地质建模过程使用了PETREL软件,根据工区的规模和井距的大小,将网格步长设置为20 m×20 m,为了保证隔夹层对油层生产的影响,垂向上按1 m划分网格,总网格数为411 588个。总体上采取确定性建模与随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平面上使用沉积相控制,空间内进行随机插值。通过模型计算的产量为172×104t,平均孔隙度为15.8%,孔隙体积为618×104m3,平均含油饱和度为56.2%,与原始数据相对误差在2%以内,可见模型较为精确。

2.2 油藏数值模拟

油藏历史生产数据拟合工作是未来开发指标预测的基础,本次研究使用ECLIPSE软件对工区的开发历程进行了拟合。整理的拟合思路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首先在全区块采用定油量、拟合含水的方法,当区块产油量及含水符合到一定程度时,重点关注各个井组的数据拟合情况,考虑到油藏的非均质性,在含水拟合时采用就近使用邻井相渗曲线的方法,除了相渗曲线,还考虑各井的表皮因子。经过拟合,月产油速度与历史产油速度平均相对误差为5%。累计产油量与历史累计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6%以内,单井含水符合率也达到90%以上,达到了拟合精度要求。

图1 工区内产油量、综合含水拟合曲线Fig.1 Fitting curves of oilfield oil production & water cut

2.3 注CO2生产预测

不同的CO2注入方式将最终决定油藏的采收率以及CO2的封存状况[19],根据CO2的物理性质和油藏特征,实验室分别测定了不同注入压力(14 MPa、18 MPa、22 MPa、25 MPa、28 MPa)和注入速度下(0.3 cm3/min、0.6 cm3/min、1.2 cm3/min、1.8 cm3/min和2.4 cm3/min)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注入压力越高,CO2驱油效果越好,其原因主要是在地层条件下,压力越高,原油中溶解的CO2越多,原油黏度降低得越显著;同时,高压力条件下CO2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减小,驱替阻力减小,采出程度更高。但注入压力越高,对设备的要求越高,且注入压力不能超过地层破裂压力。注入速度越快,见气时采出程度和最终采出程度越大,但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压力增加,容易形成气窜。

图2 不同注入速度下的采出程度Fig.2 Recovery ratio under different injection speed

本次研究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模拟了后续5 t/d、10 t/d、15 t/d、20 t/d、25 t/d的单井注气速度,预测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10年后,注CO2能提高采收率5%以上,当注气速度大于10 t/d以后,采收率的提高幅度有限。因此,从经济和获得更高采收率的角度出发,合理单井注气速度为10 t/d。

2.4 剩余油分布情况

从模拟的结果来看(图3),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工区边界及渗透率相对较低的条带上,当地层的非均质性较强时,CO2驱替波及范围与水驱相比变化不大。如ZA18-3井组,在注水期间油井已较高含水,但当地层非均质性较弱时(如ZA27井组),CO2气驱能大幅度提高波及体积,从而有效提高采出程度。储层段末期地层压力为16 MPa,剩余地质储量为117×104t,平均含油饱和度为26.9%。

3 CO2封存量计算

由于工区构造情况较为简单,不存在能够封存CO2的空构造,并且注入时间不足以形成矿物封存,因此CO2的封存主要依靠其在地层水和剩余油中的

图3 剩余油分布情况Fig.3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fter simulation

溶解,公式可简化为:

TCO2=HCO2+pCO2

(4)

公式TCO2——CO2总封存量,t;

HCO2——CO2在地层水中的理论封存量,t;

pCO2——CO2在原油中的理论封存量,t。

要计算CO2在地层水中的封存量,根据公式(1),只需计算地层水总体积Vw、CO2在地层温压条件下的溶解度R即可。通过注入末期的含水饱和度(1-So%)与总的孔隙体积,可计算出地层水体积。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力升高而升高;地层矿化度同样影响CO2的溶解度,高地层水矿化度会导致溶解度降低。关于CO2的溶解度与密度的求取,前人做过大量研究[20],本次研究为准确确定CO2的封存量,直接用现场取样、实验室测定的方法确定出在地层压力为16 MPa、地层温度为41.2 ℃的条件下,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为27.5 g/L。

同样,根据公式(2)可计算出CO2在剩余油中的封存量。对于原油来说,压力越高,CO2的溶解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会降低;随着原油中重质油含量的增多,CO2的溶解度降低。与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不同,CO2在原油中溶解后也会导致原油的体积膨胀,取决于原油的物性,一般可增加10%~100%。剩余油体积可通过总孔隙体积与剩余油饱和度两个参数求取,其他则通过现场取样与实验室测定获得。CO2在地层原油中的溶解度为206.9 g/L,溶解饱和后的体积膨胀系数为1.4。

通过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确定油藏参数,实验室方法确定CO2物性参数,公式计算工区内CO2的总封存量可达到36.98×104t,其中原油中溶解24.56×104t,地层水中溶解12.42×104t,总溶解量可占工区内地质储量的21.01%。

4 结论与认识

(1)CO2在地层中的封存可分为圈闭封存、溶解封存和矿物封存三大类,对于构造圈闭不发育的油藏来说,主要以溶解在地层水和剩余油中为主。对于构造圈闭发育的油藏,则需要进一步计算出圈闭的有效容量。

(2)不同注入压力和注入速度对提高采收率以及最终封存CO2体积作用不同,压力和注入速度越快,采收率提升越快,CO2封存量越大,但超过一定速度后,对采收率的提高有限,推荐注入速度为10 t/d。

(3)由于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与地层水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其最终埋存量受剩余油饱和度的影响。在CO2溶解完全且保存完整的情况下,该区块CO2的储层封存量可达到油藏地质储量的20%以上。

猜你喜欢

溶解度工区采收率
新建地铁连接通道施工对已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监测分析
Q井区标定采收率及计算可采储量研究与应用
例析溶解度试题的解法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采油作业区工区管理机制探究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