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变迁与保护传承的田野调查
——以壮族蚂拐舞为例
2020-08-27胡江平王成科宋晓宇
胡江平,王成科,宋晓宇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2.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运动与健康系,广西 南宁 530021)
左江流域是古骆越(壮族先民)文明的发祥地,孕育了壮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涵盖了花山岩画、铜鼓文化、绣球文化、干栏文化、大石铲文化、歌圩文化、神话史诗在内的民族艺术文化构成,还包括与骆越文明紧密关联的花山舞、花山拳、舞麒麟、舞花凤、舞雀、舞鹿、打榔、赛龙舟、抢花炮、“磨福”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与体育活动的身体运动、竞赛程序、器材制作等内容相关,还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生活等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具有自身的文化生态系统。壮族蚂拐舞是左江流域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个项目,是泛左江流域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农耕稻作习俗中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祭祀、各种身体活动、歌舞等为载体,蕴含宗教、历史、技艺等多种文化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其中天峨县纳洞村的蚂拐舞文化保存较为完整且具有典型代表性[1]。本文以天峨县纳洞村的蚂拐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手段,通过田野调查,从蚂拐舞文化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入手,考察文化生态环境变迁对蚂拐文化的影响。
1 蚂拐舞(节)的文化生态环境
1.1 蚂拐舞(节)的起源
1.2 蚂拐舞的传说
蚂拐舞是壮族人民在蚂拐节上的一种群体式舞蹈,每当正月期间都会以村寨为单位自发地跳起蚂拐舞,而蚂拐节又被称为蛙婆节或青蛙节,这是壮族人民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而蚂拐舞也是他们最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2]。相传青蛙是上天派下来的神仙,他们专门主管人间的农业活动,正是青蛙的保佑才能让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是一名农民却对此毫不知情,错误地认为田野中的青蛙不仅非常吵闹,而且还会偷吃自己的粮食,于是他下药毒死了田野中的青蛙,天神大怒并降罪人间,导致赤野千里、颗粒无收,无数人民因此而饿死。但人类却对此一无所知,不知道究竟为何遭此天灾,最终天帝不忍人间生灵涂炭,向人类说明了原因,并要求投毒的村民和其他人一起将所有遭难的青蛙一一找到并予以厚葬,同时用最隆重的方式向上天祈祷,祈求天神原谅人类的罪恶,祈祷青蛙农神能够重新保佑人类,来年能够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以后每年人们都在这个日子举办隆重的盛典,跳起最热烈的舞蹈,向上天祈祷来年的生活幸福顺利,祈祷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收成,这也是关于蚂拐舞起源的传说。
1.3 蚂拐舞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蚂拐舞是广西壮族地区特别是泛左江流域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例如天峨县纳洞村就保存着最完整的蛙婆节祭祀仪式,而蚂拐舞就是整个节日中最常使用的舞蹈。蚂拐舞脱胎于农业生产活动,整个舞蹈的过程与农业生产存在密切关联,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左江流域虽然具有充沛的水资源,但自古以来也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地区,壮族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展开了艰苦的劳作,蚂拐舞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创造性劳动活动,同时也反映出壮族人民敬畏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蚂拐舞恰恰是壮族人民与自然环境共处的直观表现,而左江流域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也直接影响到壮族人民的思想认知能力,壮族人民祭祀青蛙的行为在人类历史上较为少见,这也说明古代壮族人就已经发现了青蛙对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性,他们对青蛙的尊重与保护也恰恰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自己家园的保护[3]。广西的气候环境与其他地方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泛左江流域的东兰县、天峨县、南丹县等地是蚂拐舞的主要传承地区,这个地区呈现亚热带气候,充沛的水资源与得天独厚的气候为稻谷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壮族先民也是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蚂拐舞的产生与稻作种植和当地特有的气候存在直接的关联。及至现代,左江流域依然是稻子种植的重要区域,当地壮族群众对青蛙的保护依然非常重视,这也是蚂拐舞这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基础。
1.4 蚂拐舞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
壮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他们长期生活在广西等地区,壮族人民在农耕时代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作为最早的稻作民族,壮族人民表现出勤劳、勇敢、朴实、协力奋进的民族特质,蛙婆节上的蚂拐舞表演是最重要的文化展示活动,它与其他祭祀活动共同展现出壮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质,特别是壮族人民在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时表现出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品质,而最终他们也实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赢得生存空间的目标[4]。我们透过蚂拐舞能够窥探到壮族文化中天人合一与众生平等的理念,而依托于这些文化所构建的壮族社会也呈现出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特色,这也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左江流域壮族社会在漫长的岁月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与众生平等的社会理念,我们通过蚂拐舞的传说能够发现当地壮族社会的普世价值观,蛙婆节上的传说恰恰强调了人类要保护动物,只有与动物和谐共处才能够保持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蛙婆节在当代社会依然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壮族在蛙婆节上跳起蚂拐舞等舞蹈,同时也会展开对唱和表演活动,这些元素共同呈现出壮族的文化思想与风俗人情,壮族社会由此保持了较好的文化传承与表达,这也使得左江流域的壮族社会在现代依然较好地继承了传统文化并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姿态。壮族的文化和生活气息在蚂拐舞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蚂拐舞与壮族社会的民族特点、地域特征、文化属性及思想继承存在密切关联,蚂拐舞由于壮族社会特有的生态环境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当代社会的生态环境虽然出现了变化与调整,但其内涵却并未出现特别明显的转变,这也使蚂拐舞依然在左江流域壮族社会中很好地继承和发展。
2 蚂拐舞(节)的生态变迁调查分析
2.1 研究过程
首先对蛙婆节的由来展开了深入探究,实地走访天峨、巴马、南丹等泛左江流域地区,搜寻蛙婆节的来源以及蚂拐舞的相关记载,蚂拐舞的形成与壮族人民对青蛙的独特感情存在密切关联,当地依然流传着多种关于青蛙的传说。在2019年正月,笔者受邀到天峨县纳洞村参与了当地居民举办的蛙婆节活动,整个活动分为请蛙神、祭蛙神、游蛙神、葬蛙神等四个环节,持续整个正月,蚂拐舞就是祭蛙婆仪式中的重要构成。期间笔者走访了宋三思、伍阿妹、吉图等三位蚂拐舞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他们三位在蚂拐舞领域颇具声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三位传承人积极参与蚂拐舞保护和传承的各项活动,得到了左江流域壮族人民的爱戴,笔者主要针对蚂拐舞的生态变迁情况对三位传承人展开访谈,了解他们对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变化的看法与想法,以及他们对蚂拐舞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2.2 结果分析
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县志记载及博物馆文史馆的记录,壮族先民在左江流域披荆斩棘,他们曾经遭遇了种种自然生存困境,多变的自然环境给壮族先民带来的巨大困扰,而很多在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也为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壮族先民逐渐开始用传说和神话来解释这些现象,而青蛙作为他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也被逐渐视为农神,人们将自己对神的敬畏之情转移到青蛙之上,壮族先民开始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祭奠青蛙。
蚂拐舞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民俗活动,人们不仅仅会在祭蛙婆期间跳起蚂拐舞,也会在除夕、春节或婚庆等重大节日及喜庆日子里跳起蚂拐舞,但能够完整地跳蚂拐舞的往往是一些老人,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只能够掌握一部分动作,他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舞蹈,蚂拐舞这种舞蹈形式在泛左江流域依然广泛流传,当地居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节日习俗,蚂拐舞作为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它不仅仅是停留于纸面或博物馆的遗产,同时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蚂拐舞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相较于先人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依然恪守着传统的风俗习惯,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及思想观念的转变,更多的青年人只是将蚂拐舞视作节日里的一种集体活动,他们更乐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节日的喜庆感,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驱使蚂拐舞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代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蚂拐舞[5]。
蚂拐舞传承人宋三思认为,蚂拐舞与蛙婆节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蚂拐舞是蛙婆节祭祀活动的重要构成,壮族人民希望生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蚂拐舞不仅仅体现了人们对蛙神的尊重与崇拜,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左江流域壮族人们的生活曾经非常艰苦,蛙神成为他们为数不多的精神寄托,蚂拐舞展现了先人的劳动过程。现代社会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而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更加明显,人们的生存压力明显减少,开始考虑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蚂拐舞的传承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很多困难,但国家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付出的巨大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左江流域壮族人民依然保留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蚂拐舞的保护也能够较为顺利地推进。传承人伍阿妹则认为,蚂拐舞是壮族人生活与精神的重要承载方式,壮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成为重要记录语言,我们能够从中窥探先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天人合一的理念是蛙婆节出现和发展的基础。她认为当期的保护活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蚂拐舞要得以继承和发展就必须寻找全新的路径,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保护蚂拐舞,确保蚂拐舞能够赢得左江流域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的喜爱。吉图认为,蚂拐舞起源于蛙婆祭祀,但它已经不是单纯的祭祀活动,蚂拐舞已经成为壮族人民思想与精神的象征,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蚂拐舞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特别是年轻人对蚂拐舞的接受程度明显下降,大部分年轻人已经无法完整地掌握蚂拐舞,这是生态环境改变带来的负面作用。蚂拐舞保护需要从生态环境改变入手,一方面要适应当前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则要尽力转变生态环境,确保蚂拐舞能够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下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3 生态变迁对蚂拐舞(节)体育非遗项目的影响
3.1 自然生态环境变迁对项目的影响分析
尽管现代左江流域壮族人民已经认识到青蛙并不是真正的农神,但祭祀活动却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得以继承和保存。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多种工具的使用使得左江流域壮族人民的劳动效率大大提升,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影响也降至最低,蚂拐舞已较变为人们自我娱乐和欢度节日的方式。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蚂拐舞的功能性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人们对蛙婆节依然保持了高度热情,蚂拐舞也成为左江流域人们娱乐的民间习俗。
3.2 社会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
蚂拐舞是左江流域优秀的非遗文化代表,其传承依赖于制作工艺的传承者和表演技艺的传承者,但在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左江流域地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不再是当地的主要活动,很多人已经彻底脱离了农业。左江非遗存在的文化和社会土壤已然受到严重威胁,民族文化大有被外来文化取而代之的危险。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很多年轻人已经彻底忘记了蚂拐舞的最初意义,他们只是觉得在节日里和朋友、家人相聚在一起,开展这项活动非常有趣,对活动本身缺少足够的关注与热情,这也使得蚂拐舞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后继乏力的尴尬局面。
3.3 外来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
当代社会的人员流动性与资金流动性大大增强,左江流域的人口迁徙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加之网络的发达和交通的便利,外来文化强势影响着左江本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更被边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到发达地区工作和生活,部分外地人进入传统的壮族聚集区生活工作,这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正在发生悄然改变,全新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蚂拐舞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而另一方面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外来资金也在积极开发左江流域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这些都为蚂拐舞保护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蚂拐舞保护也进入到了全面保护和深度开发的全新阶段。
4 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4.1 改善内外部生态环境
左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大量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虽然险峻但同时也非常优美,当地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与此同时招商引资以及过度开发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使得很多居民离开故土,同时也使得蛙婆节的发展失去了自然环境的支持[6]。我们在保护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首先要从源头入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推动环境保护的有效落实。社会环境的改变进入了不可逆的过程,蚂拐舞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人们自我娱乐和休闲的主要方式,我们要以此为内核重新调整和塑造蚂拐舞的表达方式,确保它能够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被更多的人接受、认可和喜爱。
4.2 积极推动多种模式开发
我们应该在现有保护基础上展开多样化的开发,使得体育非遗项目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途径展现在人们面前。例如可以将蚂拐舞道具制作成玩偶,同时利用蚂拐舞元素开发音像制品或时尚服装,这不仅仅能够提升蚂拐舞的知名度,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并了解蚂拐舞,同时又能够拓展左江流域的产业模式,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拉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左江流域各个县市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特色旅游产业,吸引周边地区及全国的游客欣赏当地特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他们更加全面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