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师生都幸福在当下
2020-08-26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优势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学校以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和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數据技术的学生学业心理数据库建设为抓手,积极实施积极教育,构建了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投入、积极成就的课程内容体系,形成了优势强化、积极生涯、课程实践、家校互动、数据评价五维一体的闭环式、实证式的课程实践模型。
一、项目创意
1.促进课程对象由“学生受惠”向“师生共益”转变。推动课程对象由学生向教师拓展,使每一位教师既是课程的建设者,更是课程的受益者,使全体师生都能在课程基地建设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2.推动课程价值由“应试导向”向“幸福成长”拓展。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着力培养师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切实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提供心理保障。
3.实现学校发展由“规范优质”向“特色多样”跨越。以建设省级课程基地为契机,努力探索积极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加快形成以积极心理教育为主要标志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创造条件。
二、建设内容
1.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重点抓好课程基地专用场馆建设、现有设施改造、教室环境改善、课程环境优化和学校文化丰富等工作。
2.构建“以心润德”的实践模型。通过优势发现、积极生涯、课程实践、家校互动、数据评价等途径,引导师生以心启道、由情明理、幸福成长。
3.建设“多层互动”的课程平台。重点建好“三个平台”,即:开发网络数据采集平台,完善校本课程实践平台,建设家校互动平台。
4.开发“多元个性”的课程资源。一是开发多层次校本课程,以积极生涯和幸福成长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群初具规模,通过规范化、精品化和体系化打磨,不断提升课程品质和课程品味;二是建立心理数据资源库,依托前瞻性项目建设,将学业数据与心理数据有效整合,逻辑分析,实证对照,充分发挥评价即资源,资源亦评价。
5.成立“乐业精业”的发展中心。把课程基地建设成为校本培训中心、课程科研中心和名师孵化中心,同时也是全体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加油站、暖港湾。
6.探索“实践创新”的学习途径。拓宽校内学习、家庭学习途径、社区学习新途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与实践,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行启发式、探究式、项目式学习,探索适合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教学范式。
7.建立“科学实用”的评估体系。以前瞻性改革项目的数据库建设为基础,结合师生学业发展和专业发展指标,建立自尊、自信、乐观、合群、价值观、专注度、幸福感等为主要指标的积极品质评估体系。
三、建设效果
1.促进师生成长。通过课程实践,促进师生全面、和谐、持久、幸福发展。学校通过系列培训,已经培养了积极心理实践师13名、国家心理咨询师23名、生涯规划师21名和情绪管理师42名。
2.形成办学特色。积极培育“每一位师生都能实现幸福人生”的办学特色,使学校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心理教育示范学校,为省内外普通高中心理教育提供经验和样本。2016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学校成为昆山市生涯教育研究基地;2019年,学校成为苏州市生命健康联盟的中心校。
3.辐射引领示范。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数据实证分析等方面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2017年,学校通过市校合作项目为昆山市普通高中培养了近50名左右的生涯规划师。2019年,学校牵头部分昆山初中、小学,以跨学段的方式实践积极教育,着力积极教育昆山实验区的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