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课堂中运用学具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08-26王小凤
王小凤
数学知识富有深度,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考究,而这个过程是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类的思维会高速运转,智力和能力快速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待开发的状态,只有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更快地成长,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并且掌握多种数学方法,让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本文从“培养学生对实物的感知能力”“通过学具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让学生利用学具增强综合能力”阐述了在小学课堂中运用学具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对实物的感知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物可以有效地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轻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个观察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眼睛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发现其中的不同。因为角度不同,学生一次性最多就能看到三个面,而辨别从哪个角度看到的形状就成了本章中的教学重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形成简单的空间观念。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全面的观察。比如在观察圆柱体正面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站得远一点,这样才能看到完整的图形。因为在教材中圆柱的正面图形是正方形,只有圆柱与学生的眼睛齐高,才能看出来。学生有了亲身体会,自然就能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而且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能掌握观察的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具利用起来,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边动手边交流,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习更加深入,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学会观察的方法后,学生要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画下来,加深学习的印象。
二、通过学具帮助学生形成數学概念
数学概念大多比较精简、抽象。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看到概念的时候很难直接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甚至找不到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具运用起来,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的数学概念有效形成。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个初步认识除法的小目标,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拆分,对“平均分”这一概念及含义有所理解。在除法教学中,“认识除法”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因为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类似知识,现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怎么思考及学习的概念。只有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现除法知识中蕴含的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与教师产生互动,才能让后面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让学生待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反倒限制了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将动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触摸实物,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很轻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知识。这种自主自发的学习状态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
比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适量的小棒,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些小棒,让组长分发下去,要求是每个小组的成员拥有的小棒数量必须相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是进行了思考,试图寻找其中蕴含的规律,逐渐建立起相关概念,然后动手分发,再和教师进行互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且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探索了知识。在教案的设计中,教师要明白教学重点是什么,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进行教学,留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及时间,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感受同样多的同时明白什么叫做平均分。
三、让学生利用学具增强综合能力
动脑千遍不如动手一遍,由此可见,动手比动脑更能加深印象,也更容易促成深度学习。学具的使用不仅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还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有利条件,将学具操作应用到数学教学中。
小学生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存有好奇心,而且小学生好动,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一直安静的状态。教师与其压抑学生的天性,倒不如将其利用起来,结合几何图形操作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上准备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折角、摸角、拼角”等活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给学生形成感官刺激,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学具的使用可以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框架以及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知识学术性太强,也太过抽象,小学生很难凭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能力完成学习。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就得合理引导,让学生积极使用学具,对知识展开深度探索,逐渐形成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