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蝗灾特点及对我国的警示
2020-08-26刘月清
摘要:近期,非洲蝗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对此也发出了预警,可能会对非洲粮食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本文在对非洲蝗灾的现状及特点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从全球气候变暖、局部气候干旱及蝗虫自身繁殖能力强等5个方面,分析了非洲蝗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非洲蝗灾对我国的警示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非洲;蝗灾;原因;警示
蝗灾,被形象地称为“无烟的火灾”。蝗灾一旦发生,飞蝗经过的草原、农田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而会导致系列的生态问题;同时,还会在一定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危害农业生产,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因此,蝗灾成为国际组织、世界各国共同高度关注重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始于2019年6月的非洲蝗灾,已经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影响范围越来越大,造成的危害也逐渐加深,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认为,这次非洲蝗灾进入我国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然而,正确认识本次非洲蝗灾,对我国蝗灾防治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因此,本文在阐述这次非洲蝗灾情况、分析其相关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对我国的警示和我国的防蝗方案,为相关人员提供防治工作参考。
1现状及特点
近期,非洲蝗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对此也发出了预警,可能会对非洲粮食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蔓延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也会加大,甚至是致命的危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蝗灾对非洲的影响,将会演变为对全球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可大可小。
1.1非洲蝗灾的现状
有关资料表明,导致非洲蝗灾的蝗虫属于沙漠蝗,是非洲、亚洲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上的重大农业害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随风迁徙,每天可随气流飞达150公里。据报道,早在2019年1月,沙漠蝗群从阿拉伯半岛的苏丹和厄立特里亚飞越红海,2月到达也门,此后一些東非蝗虫群开始产卵孵化,到4月已形成新的蝗群。6月,也门等地就出现了大量蝗虫,严重危害了当地的农业。尽管当地采取了一些人为措施,但并没有能有效控制蝗虫的蔓延。为此,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出了蝗灾警告。2019年12月以来,非洲肯尼亚发生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也发生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南苏丹这些非洲国家受损也是特别严重。根据来自FAO的数据,非洲地区的蝗虫在这一年暴涨了6400万倍,数量可能逼近3000亿,让非洲本来就不发达的经济,变得更加落败。到2020年2月,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苏丹、乌干达在内的国家,都开始遭受严重的蝗虫威胁,数万公顷农田被摧毁。目前,沙漠蝗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非洲、中东和南亚次大陆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紧急状态。2月10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举行通报会,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筹措资金,帮助非洲之角国家抵御蝗虫入侵,避免发生严重蝗灾和人道主义危机。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向全球预警,要求全球高度戒备正在肆虐的蝗灾,如蝗灾进一步扩大,千万人将因此面临饥荒的威胁。根据FAO发布的报告,这场不断恶化的蝗灾已席卷了20多个国家,蝗虫渡过红海侵入中东数国,之后又跃过巴基斯坦国境线,已经侵入印度,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
1.2非洲蝗灾的特点
与以往的蝗灾相比,本次非洲蝗灾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波及范围广。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已经有20多个国家遭受到沙漠蝗危害,涵盖了非洲、中东和南亚次大陆多个国家和地区,波及的范围大而且还在进一步蔓延,历史罕见。二是持续时间长。从2019年初至今,非洲蝗灾已经持续了1年多的时间,而且还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去,也实属罕见。三是发生程度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警告,东非地区情况极度危急,沙漠蝗虫数量已达到3600亿只。以肯尼亚为例,仅一个蝗虫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覆盖面积达到2400平方公里,也是历史上最严重的蝗灾。四是造成的危害大。有关资料表明,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极大地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据吉布提和FAO共同发布的报告,全国1700个农牧场中有80%以上被蝗虫侵害,全国100多万人口中有28万人面临饥荒。另据FAO估计,肯尼亚有超过7万公顷土地受灾。在南苏丹,许多地区已经陷入紧急粮食不安全状况,沙漠蝗虫的出现可能会使草场和农作物被破坏殆尽,
2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异常气候的多发,再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蝗灾的发生规律明显变化,蝗灾的突发性、暴发性概率明显增加。与此同时,沙漠蝗自身较强的繁殖能力也导致了本次蝗灾的发生、蔓延、持续。
2.1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宏观条件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不可持续发展方式下,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再加上森林的大量破坏,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气候的发生,增加干旱出现的概率,导致植被的退化。气候的变暖,又为蝗虫繁殖提供了条件,一方面提升了蝗虫的产卵优势,及其虫卵的越冬率;另一方面破坏了蝗虫各类天敌的生存条件,提高了生存率;再加上对蝗虫本身疾病的抑制,相应地提升了其存活率。
2.2局部干旱的气候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前面已经提到,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气候的出现,特别是在非洲会导致极端干旱气候的出现。而在干旱条件下,土壤中水位下降,地面植被稀疏,蝗虫可大量产卵,而且气温条件容易孵化。有关研究表明,在干旱情况下,蝗虫产卵数量可达到每平方米20万~40万粒卵。同时,植物含水量更低,蝗虫生长更快。旱地植被本身就很稀少,难以为蝗虫提供足够的食物,从而加快了蝗虫迁徙的频率,导致蝗灾从一个区域蔓延到另一个区域。
2.3蝗虫自身较强的繁衍能力提供了可能
有关资料表明,蝗虫从出生到成年交配,一般只需要30天左右,而一只成熟雌蝗一生平均能产卵200~1000粒。再加上蝗虫群体行动的生态习性,更增加了彼此交配的机会。在温带地区,蝗虫一般一年繁殖两代,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以繁殖3~4代。由此表明,一旦条件适宜,蝗虫就能够大量繁殖,呈现出指数增长态势。有人测算发现,蝗灾之时,每平方米就有20万~40万粒卵。如果全部孵化,威力可想而知。这也是导致周期性蝗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3對我国的警示
这次非洲蝗灾也给我国发出了一个警示,近些年,尽管我国没有发生大面积的蝗灾,但并不是说没有出现蝗灾的可能。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应从蝗灾发生的可能性、治理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开展深入研究,建立蝗虫发生的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建立蝗灾发生的预警机制,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1清楚认识到我国依然存在发生蝗灾的风险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蝗虫常年发生的面积大约在2.8亿亩次,发生范围涉及20个省(市、区)市自治区1100多个县。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边境接壤区域为沙漠蝗扩散区,尽管非洲蝗灾在巴基斯坦、印度的蔓延,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非洲蝗直接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即使如此,也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有专家认为,当前,如果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蝗情得不到控制,蝗灾持续暴发的话,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借助于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非洲蝗群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将增大,由此导致蝗灾的发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
3.2需要建立蝗灾监测的预警系统
近年来,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蝗灾防控应对机制。当前形势下,急需要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蝗灾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西藏、云南等边境地区蝗虫的动态监测,及时将蝗虫疫情公开并上报国家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做出应对决策。除了当地的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之外,应从国家层面抽调植保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加强监测的技术指导,严防境外沙漠蝗迁入,全面做好境内外蝗虫防控应对准备。
3.3制定系统的蝗灾防治方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也为我国防治蝗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财力保障。可以说,从治理规划、机构设置到防治设施,都具有了一整套的防治体系。特别指出的是,在山东、河北、新疆还设有3个治蝗专用机场,无人机监控、灭杀能力也大幅提升。此外,我国所采取的“改治结合”策略,对蝗灾治理成效显著。即改造蝗灾发生区域的生态环境,消除适宜蝗虫生存的生态条件;同时,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并利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高密度的蝗虫发生区。当前,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策略及技术,针对有可能发生的蝗灾制定系统的防治方案,切实做到“未雨绸缪”。
3.4开展蝗虫防治相关技术的研究
我国在蝗虫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防治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如我国学者完成了飞蝗基因编辑工作,让突变体蝗虫失去了聚集能力。根据飞蝗群聚气味,我们可以释放飞蝗群聚拮抗剂,阻止飞蝗聚集和迁飞。在当前形势下,应对非洲蝗虫防治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如沙漠蝗虫进入我国的可能迁飞路线、落点区域、区域范围、发生规律和防控方法等内容,都应开展研究,以便为一旦发生的非洲蝗灾制定防治方案提供支撑。
3.5建立蝗虫防治的国际合作机制
有种观点认为,非洲蝗灾对全球谷物市场影响有限,而我国粮食自给率较高,非洲沙漠飞蝗对国内的间接传导影响非常小。这种观点值得高度关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站在全球安全的战略高度,以全面、深刻、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对待这个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可行的技术援助等。同时,应建立蝗虫防治的国际合作机制,及时分享灾情情报,协同防控。
作者简介:刘月清(1999—),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