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蓝莓真菌病害及综合防治

2020-08-26杨丽

新农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蓝莓防治症状

杨丽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蓝莓在种植过程中常见真菌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供蓝莓种植及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蓝莓;真菌病害;症状;防治

近年来,凤城市蓝莓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在种植过程中,病害是常见问题,严重影响蓝莓产量及效益。现就凤城市常见的蓝莓真菌病害防治方法做一介绍。

1蓝莓灰霉病

1.1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花、幼果、果柄、新梢等幼嫩组织。花期被侵染后,花序会枯萎。遇潮湿天气,幼果上残留花器最先出现腐烂,后期出现灰色霉状物,病残体接触植株其他部位极易引起二次侵染。幼果发病主要从果实萼片边缘侵入,前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迅速扩散到整个果面呈褐色,后期果实凹陷腐烂。果柄发病,初期出现变褐皱缩,引起上部幼果枯死。新梢发病主要从基部侵入,初现褐色水浸状,后嫩梢死亡。叶片被侵染后,若从叶片尖端侵入,初期多从叶片尖端形成“V”形病斑,逐渐向叶片内部扩散;若从叶缘侵入,则病变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随时间增加,病斑颜色由浅入深,具轮纹状。

1.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或早、晚熟品种,避开阴雨天气落花结果。搞好园区清洁,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园并集中烧毁病残体。生長季发病,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等发病部位,并进行喷药,防止病菌的再次侵染。阴雨天避免浇水,加强通风排湿工作,控制设施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蓝莓枝梢萌发量大,要加强抹芽、摘心等管理,增加通风透光性能。不偏施氮肥,防止树势徒长,增加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蓝莓花谢后,应及时清除残花或用棍棒轻敲树体震落残花,减少二次侵染来源。花期开始喷药,用40%的嘧霉胺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但果期禁止喷药,避免造成农药残留。

2蓝莓锈病

2.1发病症状

受害叶片上出现棕红色锈斑,病叶变黄,落叶早。病菌以菌丝体在转主寄主组织内越冬,春季遇雨水冬孢子吸水膨胀,借助雨水传播侵染蓝莓幼嫩组织,导致树木生产势下降,影响花芽形成数量,进而降低产量。

2.2防治方法

清除种植园周围半径5公里以内的冷杉属、云杉属等转主寄主。新建园时,如有少量针叶类树木,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蓝莓园。若已建园,周围转主寄主不能清除,则在4月上中旬(蓝莓树发芽前)喷杀菌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若叶片上发现锈病,则喷施20%粉锈宁乳油600倍液。注意花期不能喷药,防止发生药害。

3蓝莓炭疽病

5.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枝叶。蓝莓花期至果期均可发病,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多。枝叶上发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侵染1~2年生枝条上的花芽及叶芽,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棕褐色斑点,随病情发展,病斑呈菱形、长条形或者不规则形状扩展,病斑凹陷,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四周有棕褐色晕圈,发病枝条萎蔫、枯死,但植株不会死亡;第二种从幼嫩叶片和枝条的中央或边缘侵入,发病初期形成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型病斑,病斑逐渐扩大,中央呈棕褐色,病健交界处有红色晕圈,并具有明显的边缘,后期导致病叶皱缩变形,枝条病斑中心开裂,偶尔开裂部位着生小黑点。受侵染的果实未成熟时无任何症状,果实成熟后,表现出过熟腐烂病症状。发病初期,果实软化,皱缩,凹陷处出现凝胶状、橙黄色的分生孢子堆。

3.2防治方法

修剪清除感病枝条、叶片及果实,并清除田问杂草,减少侵染来源,尽量采用滴灌而非喷灌。适当修剪蓝莓植株,防治植株郁闭。果实及时采收后放在冷凉处,若在采收后2小时内进行预冷则更能防病。秋季落叶后或在春季花芽萌动前喷施石硫合剂能有效消灭越冬的病原菌。花期至果实未成熟前每隔10~15天喷施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猜你喜欢

蓝莓防治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蓝莓建园技术
蓝莓姑娘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