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要点

2020-08-26张彬

新农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霜霉病防治黄瓜

张彬

摘要:本文就黄瓜霜霉病的性状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分别从农业防治、生态防治以及药剂防治三个方面介绍了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要点,希望能够为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性状特征;防治

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黄瓜病害。当前,我国多地黄瓜霜霉病均有发生,该病不仅流行性较强,同时具备较快的传播速度以及较高的发生率,如果气候较为适宜,一旦发生仅仅1~2周即可导致黄瓜植株叶片全部枯萎死亡,使黄瓜结果受到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霜霉病可导致黄瓜减产30%~50%,如果病害较为严重其减产幅度会超过70%,甚至可能会导致绝产。

1性状特征

黄瓜霜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该病主要对黄瓜的叶片造成危害,很少会对其他器官造成危害。如果在苗期发病,黄瓜子叶上可以看到黄斑,这些黄斑逐渐扩大,颜色逐渐转变为黄褐色,呈现出干枯以及下垂现象。如果湿度较大,叶片背面还会出现紫黑色的霉斑。

在成株期,黄瓜霜霉病多發生于开花结果后,通常在结瓜盛期最为严重,该病通常由下部逐渐向上部发生。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可见水浸状的病斑,病变的颜色逐渐转变为浅黄色至鲜黄色,接着逐渐干枯呈黄褐色,在叶脉的限制下病斑多为三角形。如果湿度较大,病斑背面可以看到灰黑色的霉层。

2综合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在黄瓜种植过程中,尽可能选择抗病品种。在播种之前,首先采用多菌灵500倍液对种子进行半个小时的浸泡,捞出后采用清水冲洗干净,接着向种子中拌入适量的增产菌可湿性粉剂。尽可能选择具备较高地势的地块进行育苗移栽,通过地膜覆盖以及建高垄等方式进行种植,使田问具备更为良好的通风透光性。每隔3年将黄瓜与其他瓜类蔬菜进行1次轮作。在施肥过程中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式,一方面需要施入充足的基肥,另一方面需要加大钾肥、磷肥以及钙肥的施入量,与此同时对二氧化碳气肥进行适当补施;在黄瓜的生长后期,通过叶面喷施方式施入0.3%的磷酸二氢钾、0.1%的尿素溶液以及0.75%的葡萄糖水,连续喷施4次。要对栽植密度进行适当控制,避免出现栽植过密的现象。在对黄瓜进行浇水时,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方式,严禁大水漫灌。一旦出现黄瓜霜霉病的中心病株,需要立即将其拔除,同时做好清理以及消毒工作。在收获工作结束以后,需要全面清理田间的落叶以及病残体等。

2.2生态防治

在黄瓜霜霉病防治过程中,高温闷棚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措施。如果黄瓜霜霉病较为严重,可以选择在高温中午时段封闭大棚,待棚内温度超过42℃以后维持2小时,接着将膜解开以达到通风的目的,使棚内温度逐渐降低。通常每隔1周需要闷棚1次,连续闷棚2~3次。如果大棚内土壤处于较为干燥的状态,在闷棚前需要对其适当浇水;将闷棚温度保持在42~47℃。通常情况下,闷棚时需要保证棚内较为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避免为黄瓜霜霉病提供适宜的发生条件。在夜间需要保证棚内湿度超过90%;在清晨将膜适当揭开,因温度不断上升,需要将通风口逐渐加大,一方面使棚内温度得以降低,另一方面对棚内的湿度进行有效控制;在下午,如果棚内温度大于16℃,需要尽可能加强通风,如果温度低于16℃,可以适当减少通风口或者盖上草苫,在傍晚时分盖上全部的草苫;在晚上10点左右,可以将通风口再次开启,使棚内湿度有所降低,保证清晨棚内温度不低于10℃。

2.3药剂防治

在黄瓜霜霉病的发病初期,将浓度为40%的恶霜菊酯800~1200倍液喷施于叶片背面的基部;在发病中期以及后期,可以将38%~42%的嘧菊酯乳剂1800~2200倍液或者霜霉威盐酸盐水剂1400~1600倍液喷施于叶片,每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如果存在霜霉病的中心病株,可以采用浓度为0.5~1.0公斤/亩的45%的百菌清烟熏剂进行一晚上的熏闷处理,分别在5~6处采用暗火点燃,4天以后再次闷棚;此外,也可以采用0.5公斤/亩的8%~12%的防霉灵粉剂进行1小时的喷粉闷棚,每7天进行1次,连续进行5~6次。

猜你喜欢

霜霉病防治黄瓜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摘黄瓜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