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

2020-08-26杨毅娟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共享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杨毅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共享经济诞生了。在西方,新古典理论框架是主流的文化内容,但这种文化内容无法有效的解释共享经济的实质。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一些西方学者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而能有效地解释共享经济,于是就促成了共享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内容。学者们通过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对共享经济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共享经济的诞生有效地促进了个体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共享经济是有效制约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形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切入,可以发现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并且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因素。

关键词:共享经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在十几年前,共享经济就已经诞生了。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增长,共享经济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和快速发展。等到各界学者、大众传媒等具有权威性的学术研究者们注意到共享经济这类经济现象时,它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爆炸式推广过程不难被理解,作为一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现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和不断推广,共享经济作为与网络信息技术有共性特点的一种大众经济类型,是肯定要被大众所熟知并接纳的。在社会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这三类因素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享经济就是糅杂了这三类因素的逻辑与机制的经济形态。

一、共享经济兴起的四个关键因素

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可以总结出共享经济的兴起主要包含四个关键因素。首先第一个是技术层面的进步。共享经济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根本的经济形态,随着近十几年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推进,网络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在大规模共享社区社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民众之间的社交方式变得多样,社交过程变得快捷、便利。随着社交手段的发展,社交已经不再只是交流感情、彼此联系的代名词。它还可以满足民众对于供需循环的需求,同时还能保证供需循环的速度及质量。这也是为何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成为共享经济技术支撑的根本原因。人们对于供需关系的渴望以及对供需循环现象的需求,最终促成了共享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形态的诞生。民众可以通过供需交换的方式以社交媒体为平台,从其他民众手中获得自己需求的东西,并且用对方需求的东西进行交换。而这些被交换的物品,在保证其质量的基础上,可以继续进行下次供需交换。这就是共享经济诞生的雏形。然而随着共享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这种供需循环的方式不再以社交平台为介质,减免了双方必须都要拥有对方所需物品的要求,也为共享经济的普及和进一步推广打下了基础。第二个关键因素是社会环境的需求和推动。共享经济的诞生进一步验证了社交关系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选择共享经济并且付诸于实践的民众选择及行为促进了环境的共通和融合,这种共享性的大环境同样迎合了社会民众对于共享概念的规划。所以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共享经济的诞生和深入,代表着一部分社会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共享经济为民众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第三个关键因素是金融危机的诞生。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共享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对货币经济的节约。这种节约的行为一方面出于民众自主意识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出于社会环境的推动。使大量民众拥有货币节约意识的社会现象当属金融危机的诞生。在适逢金融危机的时期内,社会民众的购买力和购买需求直线下降,一是因为社会民众没有能力去购买物品;二是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民众的生存重点是满足自身的基础生存条件,而不是购置一些满足心理需求的物品。最明显的特征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原本包装精致,做工精良,销量极高的物品的销售量直线下降。而一些去掉华丽外表,实用性更高的物品则成为了消费者购买的热门产品。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诞生给社会民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带来了颠覆性的转变。但是经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社会民众的实际消费水平和需求发生了改变,但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仍然倾向于那些包装精致,质量精良的产品。于是,共享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形式则满足了社会公众的消费心理,实现了用少量的资本获得理想产品使用权的新型消费形态。对于共享经济的投入者而言,通过限制使用期限的方式实现共享经济的供需循环,则可以进一步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于是这种既能强调实用性又能满足消费者部分心理需求的经济形势,在社会环境的推动下,一步步地被更多的社会公众所接纳。第四点是由于社会公众社群意识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说明了社群意识对于民众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而网络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兴起,则是对这种社群意识的重新强调。共享经济是以线上联系为介质,推动了线下的沟通、交流和共享,使社会活动再次复兴。

二、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体制这个概念最早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的概念中被提出的。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社会经济体制指的是制度与技术条件兼容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有学者称,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经转型为分布式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关联性更加密切。当然这种分布式网络结构的诞生也推进了人类社会点对点生产模式的应用。点对点生产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对等的生产过程,带给生产者和使用者不同的创作环境和使用体验。在对等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者通过使用分散资本来创设自由合作的创造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环境是完全区别于国有企业或传统企业的公共生产模式而存在的,它有效地规避了只强调利润的生产缺陷。对等生产过程生产的产品所注重的价值并不是市场上的交换价值,而是生产者面向使用者的使用价值。在治理模式上,对等生产过程强调的是第三种治理模式。也就是将生产和治理权限交给由生产者自身组建的团队,而不是像传统的生产环境中规定的采取公司层级制的管理制度。对等生产模式采取的共有财产制度是保证使用价值能够被使用者广泛应用,同时保证生产者经济效益的根本条件。共有财产制度说明了通过对等生产过程诞生的产品不属于私人产权,也不属于公共产权。在这样的前提下,对等生产过程的优势极为明显。首先,对等生产过程的发展是建立于分布式网络结构之中的,所以对等生产过程可以建立于分散式资源的使用基础之上。其次,对等生产过程更加强调生产过程的平等性,反对传统生产过程过于强调认证的特性。也就是说,参与者是否具有合作能力这个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就能得到自动验证和筛除。最后,对等生产主义强调的是力量平衡主义,这就意味着生产过程和生产知识,在原则上允许所有社会民众免费接受其他社会民众的信息。当然这种共享是建立在个人认同的基础之上,如果个人没有对信息公开化进行授权的话,那么同样也会对个人信息进行层层保护。力量平衡主义的优势是使信息分布更加均匀,强调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力量平衡。力量平衡主义强调的是这些信息在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是平衡分散的,而不是以上下级关系或者其他层级关系存在的。这也就意味着力量平衡主义,强调所有知识可以被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人所接受。而且在力量平衡主义中,社会民众是不分阶级不分社会背景的,避免了知识只为个别阶层或只为精英阶层服务的弊端,强调和注重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特性。

三、结语

总的来说,共享經济的诞生和大力发展,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便捷,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心理,是共享经济的实质。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人手,可以发现共享经济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得到大力推广的。爆炸式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也为共享经济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助力。所以共享经济从本质上说也是金融资本与社会技术融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只不过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相较于传统商业模式而言,大大提升了消费者在消费互动中的地位。弱化了经济效益在双方互动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消费者的共性需求。这也是共享的本质精神。

猜你喜欢

共享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