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下G高职院校预算编制路径优化探析
2020-08-26阮瑜
阮瑜
摘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发展,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国务院印发“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正步入快车道,迎来黄金发展期。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校建设发展迅速,办学资金来源多,给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发展背景,分析了G高职学院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希望提升学院的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高职院校;预算编制;路径优化
一、背景及概念
2019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出双体系的要求,即在同一会计核算机制中,要实现预算会计会计职能的同时,还要实现财务会计的职能;提出了双报告的模式,主要是从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重角度出发,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中单独出具预算会计报表,财务会计则另外形成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明确盈余及预算结余信息。这些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财务管理工作全过程。而预算编制又是预算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后期对预算执行、监督及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到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对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细致化、全面化的预算管理,并不断提升预算透明度,给高职院校预算编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应深入分析新政府会计下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借此契机提升学院预算编制的质量,加快预算执行,减少预算调整,加强预算控制,进而对预算管理工作加以规范。
二、G高职学院预算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编制工作认识较薄弱
第一,大多数领导、人员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第二,各部门未能很好地认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为与自身工作并无太大关联,编制预算时把历年的材料稍做修改上报,为了年度内有经费开支,往往喜欢在预算编制时先“圈钱”,并没有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第三,G高职学院的预算编制工作一般安排于暑假,给各部门预算编制人员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以上容易使预算编制工作随意、流于形式,不利于预算编制与执行相结合,预算调整工作频繁。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预算编制中一般采用的是增量法,以近两三年的编制数据为基础,根据学院的发展规模,运用经验来进行下一年度的预算判断。这样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但是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基于历史年度预算基础上逐渐适当增加,未考虑因素变化对收支的影响,没有将某些部门可能存在的长期超高预算问题考虑其中,影响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缺乏完善的项目库管理体系
学院未建立科学完善的项目库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指导性。中央及地方财政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的资金投入,许多追加的专项经费,其下达时间、金额及使用方向都是不确定的。没有项目库,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以下情况:遇到财政追加资金下达急需编入预算时,因无法及时安排资金的使用计划,导致只能暂时乱编资金预算,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加大预算执行的偏差及增加预算调整的工作量,不利于绩效评价;遇到资金追加才临时找项目,项目论证及确定需要较长时间,无法及时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进度缓慢,影响学院的预算支出进度,存在资金被财政统筹收回的风险。
(四)缺乏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支出标准体系
当前学院的日常公用经费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如办公经费、差旅经费等支出,尚未有相应的支出标准,多是部门自行上报的方式,既影响预算编制工作效率,又因不同部门的操作存在差异,影响到最终的资源分配。
(五)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当前学院绩效管理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各部门预算编制时申报绩效目标,年度结束后自评。由于没有第三方对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许多绩效指标设置空泛,操作性不强,难以进行有效评价。没有科学完善的的绩效考核机制,导致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不用担心被考核,预算编制随意,预算调整频繁,预算控制不严,严重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
(六)缺少预算管理系统
目前学院使用电子表格完成预算编制、预算下达、预算反馈等工作,随着学院业务量的增加,业务日益复杂,通过人工完成费时费力,容易出错,无法实现财务数据的分析、共享及预算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各部门无法全面掌握本部门的预算情况,最终影响预算编制质量。
三、G高职学院预算编制路径优化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全员预算意识
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做保障。因此学院要出台、完善与预算相关的政策、办法,严格落实,将预算管理严肃化。同时,重视预算管理宣传工作,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预算管理知识的培训。
(二)运用科学的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过程,不能简单依据往年的经费收支水平,各部门在统筹考虑部门工作的基础上,应紧扣学院预算年度内的事业规划及长远发展规划。对经常性日常公用经费,可依照支出标准编制。对项目支出,要细化预算,进行充分的论证,加大评审力度。
(三)建立完善的项目库管理体系
充分认識到项目库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及战略目标,提前做好多维度的项目储备,涵盖运行保障、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升体系的指导性。防止专项资金下达后,无项目计划或临时启动项目遴选,有效减少预算编制盲目性,加快预算项目执行进度。
(四)建立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支出标准体系
预算支出标准是申请、审核及预算分配的基本依据,可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支出标准编制预算,该标准包含基本支出定额标准类及部分项目支出类标准。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学院可在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支出标准框架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标准,防止出现预算乱编、预算随意、部门间同内容预算差异大等现象。同时,也给学院预算审核、分配工作提供依据。
(五)建立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体系
学院要积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首先,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合理、可以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其次,实行预算绩效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各类资金支出的项目目标、项目决策、资金管理情况等,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资金分配的参考。最后,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绩效挂钩,不断提高预算编制及执行质量,更好地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
(六)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及时更新信息化设备,积极引进预算管理系统,利用系统促进预算的精细化。通过系统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分析、绩效评价体系,打破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界限,实现预算管理全过程的数据信息、管理信息共享,促使预算的编制更加切实可行、科学准确,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结语
预算是一种可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具体的计划,贯穿于整个学院经济活动,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政府会计政策的分析,结合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