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婆车

2020-08-26安晓斯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热心肠爹娘孩子

安晓斯

“坐婆车”是沁水湾几代人内心最深的记忆,而九婶就是这记忆深处最重要的人物。这种纯手工打造的木制婴儿车,整车不用一颗铁钉,各个构件都是榫榫相扣,卯卯相连。孩子坐在里面,稳稳当当,欢蹦乱摇,也不会翻车。沁水湾的人们都知道,九叔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九婶是九叔的第一高徒,她最好的作品就是十台硬朗强实的“坐婆车”。

那年月,穷;那日子,难。庄稼人心中的期盼就是攒够了木料,請九叔到家里打一辆做农活用的架子车。“坐婆车”没人愿打,浪费木料,浪费工夫,耗费钱财,用的时间短。可谁家没有婴儿呢?九婶就愿意打一台“坐婆车”。为啥?她是村里的接生婆,她喜欢孩子,接生是她的手艺,也是她的饭碗。和九叔结婚那天开始,她就跟着九叔学做木匠活,榫头卯眼,精细制作,样样专心。一年后,学成出师,“毕业作品”就是一台“坐婆车”。九婶记得清楚,那台“坐婆车”是正月十五离开她家的,第一个用户是小南屯的王咯叽家。从此,这台“坐婆车”就在村里转起圈儿,东家用完西家用,李家用过换王家,这家还没用结束,就又被另一家定下了。转着,转着,“坐婆车”就转遍了全村。

九婶的“坐婆车”在谁家了?快要生孩子的家庭都一遍遍地在打听。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第二年的八月十五,九婶做的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坐婆车”就被西街的李箩头家、西北角的王老尚家、寨后坑的大勺家借走了。从此,这三台“坐婆车”也在村里转起圈儿,再没回来。那时候,农村条件差,沁水湾五千口人的大村,光接生这件事就把九婶忙得团团转。九婶是跟着娘学会接生的,娘家是中医世家,爹娘都是当地有名的中医,治病救人,德艺双馨。爹娘精心研制的“舒筋活络丸”在方圆几十里都响当当的,慕名前来看病的,只收工本费,碰上家里穷的,啥费用不收。中医人,干的是良心活,那心肠也软软的亲切活泛、可敬可爱,九婶就从娘的身上,学到了骨子里都不会改变的那份热心肠。

村大人多,还有好多孩子坐不上九婶的“坐婆车”哩。一年四季忙着接生的九婶惦记着村里人的念叨。

“瞧麦罢”是村里人收麦后走亲访友的老习俗,女人们也大都趁机回娘家看望爹娘。这个时候,九婶就在家里忙活了,敲敲打打,没黑没白,赶制成六台“坐婆车”后,才忙里偷闲赶紧去了趟娘家,年迈的爹娘还在家里等着。九婶心里有数,这六台“坐婆车”可要派上大用场了,那些孕妇们都快足月生产了,离不了。九婶吃饭时就跟九叔念叨,你看啊,东街的虎头家、磨盘家、粪叉家,王家胡同的铜板家,后圪当街的黑驴家,小北街的锯末家,都等着要用啊。九叔就笑笑,做,做,不够了咱再做。

老两口,热心肠,看着自己的手艺传遍千家万户,心里在使劲儿地笑着,是真的甜蜜和幸福。

那个冬春之交,对沁水湾人来说是最痛心的时刻。几天前,九婶有些咳嗽,想着也不是什么大病。头天傍晚,九婶还用三块碎砖支了铁鏊子在院子里烙烙馍。晚饭时,还卷了大葱吃了一个烙馍,就着咸菜喝了小半碗玉米粥。后半夜,九叔醒来上厕所,去叫在外屋煤火炕旁边睡觉的九婶,没有动静。推推被窝里的九婶,没动。九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九婶出殡那天,沁水湾人人泪流满面,都赶来送九婶远行。九叔九婶一辈子没孩子,六个高徒早在磕头拜师时就认了干爹干娘,灵柩前扛大头,一身重孝,哭得天昏地暗。这么多年,沁水湾经九婶亲手接生的孩子有多少,谁也没数过,他们来到世上接触到的第一双手,就是九婶温暖的大手,那份情意,那份依恋,谁又能用言语表达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长长的出殡队伍里,出现了十台“坐婆车”,车里坐着十个孩子,十对年轻的夫妻推着十台“坐婆车”,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在村里转了几十年的十台“坐婆车”终于会面了,却是在这样令人痛心的时刻。

村支书老潮叔流着泪说,在农村操办了几十年葬礼,没见过这样声势浩大的场面。

猜你喜欢

热心肠爹娘孩子
中国爹娘
热心肠的雷公公
儿无愧爹娘教养
我来讲故事
热心肠的小袋鼠
小狐狸热心肠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