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效果研究

2020-08-26

甘肃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医护人员优质

贾 琼

(甘肃省镇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镇原 744500)

免疫规划是我国儿童所拥有的人身权利,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每位儿童都应进行预防接种,以保证其健康[1]。疫苗种类多样,受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儿童个体差异等影响,在疫苗接种后,可能伴随出现生理反应、病理反应等,对小儿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医疗纠纷。故而,相关研究明确指出:有效控制与预防小儿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开展护理干预有其必要性[2]。优质护理认为护理服务各项举措应紧紧围绕“病患及其需求”,强调从细微之处着手,实施护理干预[3]。基于此,本研究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0月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儿852例,接种疫苗均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乙肝疫苗、乙脑疫苗等在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6例,男218例,女 208 例,年龄 0~6 岁,平均年龄(2.83±0.92)岁;研究组426例,男220例,女20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2.85±0.89)岁。2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小儿预防接种均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接种前:接种疫苗管理、消毒、核对,保证安全接种、规范接种。(2)明确告知小儿家属具体接种时间,在规定接种时间内电话联系或短信提醒小儿家属,带领小儿前来接种。(3)接种前需评价小儿身体状况,明确小儿接种前有无出现急性病症,是否处于空腹状态等。(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种过程中涉及医用接种器具均无菌、无毒,准确选择恰当接种部位,接种结束后需再次提醒小儿家属,留观,留观时间0.5 h,留观期间未见异常方可带领小儿离开,保持电话联系。

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具体包括:

准备工作。需查验小儿接种证,与小儿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客观评价小儿健康状况,有无接种史、过敏史等情况,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规范操作流程。负责接种医务人员需再次核对接种疫苗信息,包括所用疫苗有效期、生产批号、性状等有关信息,准确记录,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溶解、稀释,之后予以充分摇匀,再行接种。接种时协助小儿取舒适体位,接种过程同样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疫苗抽取方法、剂量准确。

营造舒适、温馨、人性化预防接种环境。医护人员统一着装,在保证接种环境合格的前提下,可依据小儿群体特点,适当改变疫苗接种环境,比如将墙壁刷成暖色调,比如粉色、米黄色等,并张贴小儿群体喜欢的卡通图案、卡通人物等,并设置专区,事先准备好画册、玩具,设立小型滑梯、小型秋千等,为前来接种的小儿群体提供宝宝椅。此外,宣传资料、宣传视频等制作应以小儿喜爱的样式为主。

健康教育。每月10号开展小儿预防接种知识讲座,发放《小儿预防接种宣传手册》、《小儿预防接种手册》,或张贴小儿预防接种宣传海报等,对小儿及其家属进行预防接种知识普及,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内容应涵盖:预防接种有关政策、预防接种重要性、正确接种时间、作用、接种期间注意事项、潜在不良反应等,在预防接种前,小儿家属应为其洗澡,在规定时间内前来接种,接种结束后,规定时间内接种部位不可触水。

心理护理。小儿预防接种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常见心理表现包括恐惧、急躁等,尤其是初次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儿,在接种前一定要进行小儿心理护理干预,依据小儿年龄、个性等确定心理干预方法,若年龄较小,则可给予其玩具等,分散小儿注意力,若年龄较大,则可巧妙运用语言进行引导,向其说明接种疫苗重要性,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并不会增加躯体疼痛,或给予其鼓励、安慰、夸奖等,减少小儿对环境、医务人员的不安心理,亦或者合理运用肢体语言,与小儿拥抱、抚摸小儿等。

接种后观察阶段。预防接种完成后,小儿及家属应留观,留观时间为0.5h,在留观期间,安排专门医护人员负责巡视,观察已接种小儿有无出现不适症状,在不良反应发生第一时间察觉,予以准确、规范处理,并且需要告知小儿家属如何有效观察小儿接种后躯体情况,在察觉小儿出现不适症状第一时间联系医护人员。回家后,应合理安排小儿休息时间,遵照医嘱增加每日饮水量,不可剧烈运动、过度运动,接种后2d内切勿为小儿洗澡,饮食中不可出现海鲜。服用糖丸前、后0.5h切勿饮用热水、饮用牛奶。

1.3 观察指标

1)小儿预防接种情况对比。统计两组小儿预防接种及时人数,统计各自及时率。

2)满意度对比。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统计非常满意、满意占比之和,将其作为满意度。

3)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统计两组小儿预防接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 发热;(2) 腹泻;(3)恶心、呕吐;(4)硬结。计算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用 SPSS 21.0,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儿预防接种情况对比

对照组及时接种小儿共302例,占比70.89%,研究组及时接种小儿共365例,占比85.68%,两组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405,P=0.000)。

2.2 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满意度对比 例(%)

2.3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例(%)

3 讨论

预防接种对小儿来说不可或缺,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有效预防接种可保证小儿健康成长,可有效预防小儿出现感染性疾患,降低其发生风险[4]。有研究明确指出:小儿群体普遍抵抗力差、免疫力差,进行有效预防接种就凸显出必要性,是保证此类群体健康的必然选择。由于小儿年龄小,普遍心理素质差,在进行预防接种时,不可避免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而此种负性情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哭闹,负性情绪如得不到有效消除,必然增加小儿预防接种困难程度,负性情绪越强烈,则越不利于预防接种,甚至导致穿刺失败,直接影响预防接种效果,增加小儿痛苦,引起小儿家属不满,发生一系列医疗纠纷。因此,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辅以恰当护理干预是不可或缺的,保证小儿预防接种及时、有效的同时,还可将小儿痛苦减至最少。

护理干预是医疗机构服务必不可少的组成,优质护理认为护理服务各项举措应紧紧围绕“病患及其需求”,强调从细微之处着手,夯实基础护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使各项护理干预举措更加细致、更具人性化,是备受认可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5]。基于此,本研究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预防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能帮助医护人员准确、有效掌握小儿预防接种情况,客观评估小儿身体状况,如不适合接种,则应另行确定接种时间;并非全部小儿家属均拥有对预防接种的正确认知,错误认知的存在会阻碍预防接种的顺利开展,故医护人员应重视健康宣教,向小儿家属介绍预防接种的有关知识,帮助其树立对小儿预防接种的正确认知,小儿家属认知水平的提升,充分认识到小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对小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尤为必要;心理护理、营造舒适预防接种环境等,均有助于减轻小儿负性情绪程度,以保证小儿预防接种有效;预防接种全程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有效控制感染情况;预防接种完成后,密切观察小儿有无出现不适情况,同时行有效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此外,护理干预执行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执行力,应重视医护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业务技能的提高,以确保小儿预防接种工作有序开展,保证此项工作的有效性、安全性。

有研究表明[6],施以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增加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研究结果十分接近。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使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提高。有研究表明[7],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施以有效护理干预,可获得较高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增加满意度。有研究表明[8],施以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不良反应发生起到确切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增加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并且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医护人员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