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元策略 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2020-08-25吴耀东
吴耀东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应当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辩论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多重思考,基于差异原则精准培养学科素养,使用微课教学培养数字化意识,让学生在获取基本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多元策略;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3-0142-0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这对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不难发现,部分教师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单一的知识灌输上,学生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做到对知识宽度的拓展,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认识,主动探索在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具体方式、方法,将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一、丰富教学内容,建立信息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会降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探究的兴趣,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所以,针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目标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教师应当适当地扩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普及更多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以“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课程主要涉及的概念包含信息、信息技术等,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当前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讲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的家里有哪些物品用到了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又是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的?你对这种改变是什么态度?喜欢还是不喜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认识自己身边存在的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然后,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短片,为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开展辩论活动,培养社会责任
随着德育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逐渐渗透,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秉承高尚的品格参与网络生活,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辩论活动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交谈、争辩中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的内容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
例如,在“玩转微信交流”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微信的注册和使用方法以及微信的基本功能。然后,设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学会了微信的使用方法,通过微信,我们实现了无障碍交流,非常方便。那么,我们在微信中可以畅所欲言,享有完全自由的话语权和信息交流权吗?”通过辩论,学生们逐步认识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意义,从而主动地规范自身的言行,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发表自己的言论,最终实现自身道德意识的提高,并主动担负起营造健康上网环境的职责。
三、鼓励多重思考,强化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要求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中之一,它具体是指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它强调的是一种思考、理解的过程。逼真、具体的情境,是激活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计算思维培养的有效方式。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围绕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创建情境。
例如,在“走进网络论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为学生营造出一定的问题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具体来说,在课堂开始,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些小学生论坛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小学生论坛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从论坛的功能出发,思考网络论壇存在的意义,认识到本节课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注册BBS,如何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逐步掌握BBS注册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你打算使用BBS论坛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
四、基于差异原则,精准培养素养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安排差异性的学习任务,以便精准施教,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以信息技术“赛车游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根据以往编程部分的教学经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然后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差异化的安排。对于编程部分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侦测、判断控件应用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自主将赛车从起点行驶到终点;而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趣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地进行侦测、判断控件的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对侦测等控件的学习效果。这样,通过学习任务的差异化设计,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能力的提升,使学业水平保持稳定提高。
五、使用微课教学,培养数字化意识
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字化意识的培养。这不仅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决定的,也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决定的。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时,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营造出现代化、数字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利用数字化的途径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提取,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质量。微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地提取其中的基本知识,从而培养数字化的意识。
比如,在信息技术“画方形和圆形”这一课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画房子的活动,熟练掌握“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基本图形的绘制。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画图软件作为主界面,采用画外音的方式进行解说,在微课中为学生演示“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对一些图形绘制的方法进行演示。微课视频要进行适当的剪辑和配乐,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将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提取出基本信息技术知识,主动完成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微课技术的出现为教师实施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利用微课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让学生在浏览微课、观看微课中逐步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迫切需求。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优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开展辩论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多重思考,精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使用微课教学,不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质量,进而实现素质教育对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初敏.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河教育,2019(07).
[2]侯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多元化評价手段[J].甘肃教育,2019(14).
[3]袁俊飞.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35).
[4]王涛.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9(07).
[5]谢士光.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11).
作者简介:吴耀东(1979-),男,江苏射阳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电教、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Applying Multiple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Wu Yaodong
(Education Bureau of Sheyang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Sheyang 2243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sciplin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actively hold debate activiti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in multiple ways, accurately cultivate discipline literac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ce, and use micro class teaching to cultivate digital awareness, so that students can acquire ba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it discipline literacy.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multiple strategies;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