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与政策走向
2020-08-25陈勇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态势的日益明显,大学生创业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在对社会资本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关系网络、人际信任、互惠规范对大学生创业的潜在影响,继而提出通过理念革新、多主体合作互动、多部门协同保障等政策措施,强化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的促进作用,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社会资本;大学生创业;关系网络;人际信任;互惠规范
[作者简介]陈勇平(1972- ),男,浙江龙泉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广东 广州 5113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创业实践指导”(项目编号:201801331035)、2017年粤高职继教工指委项目“广州增城区农村扶贫创业培训精准扶分工作研究”(项目编号:JJGZW2017A23)和2015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项目“以创业为导向的创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5-E-b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5-0069-06
一、导言
创业是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路径,也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序幕。1999年,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舉办,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业浪潮。与此同时,国家、省、市等层面先后出台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旨在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例如,2014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8号),指明了在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资金与经营场所支持、创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落实措施。2015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浙政发〔2015〕21号),提出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货款担保、创业培训补贴等相关服务。在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之下,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热情都有了显著提升,每年自主创业的人数也有了较快增长。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目前大学生创业人数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创业成功率也并不理想。《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达到2.7%。另外,2015届毕业即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后有44.8%的人仍坚持自主创业(即存活率为44.8%),比2014届(46.2%)低1.4个百分点。显然,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之下,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当务之急是对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创业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现有研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展开了讨论。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并就此展开了初步的探讨。例如,何红光等人认为,社会资本对促进创业绩效提升具有显著效应,并将社会资本主要归纳为人际关系网络,如父母地位、家庭收入、创业团队、贵人相助、个人消费水平等;王颖等人认为,在社会资本方面,家庭创业史、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当地政府支持、创业伙伴和创业资金等因素,对创业主体的行为倾向产生深刻影响;魏巍等人则指出,同学、朋友以及家庭等主体的支持对于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这些因素作为社会资本可以弥补大学生创业面临的资源与经验不足问题。诚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但大多仅涉及社会资本的部分内容,总体而言仍然缺乏系统性。基于此,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整体分析视角,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剖析,讨论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未来走向,以期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创业遭遇的外部困境,推动大学生创业步入成功之路。
二、社会资本的理论与视角
1.社会资本的提出。任何理论的创新都建立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整合与提升上,社会资本理论也不例外。社会资本理论最初建立在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基础之上,之后许多学者先后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发展。格拉诺沃特(Granovetter)对个人求职行为的研究发现,通常那些与求职者关系较为疏远的人,往往能够为求职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仔细斟酌思考后不难探知其中原因,即这些人与求职者本身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双方的交集显然非常有限,也正因为如此,较之求职者的熟人圈子而言,这些人更能够提供其他一些有差别的信息,求职者因此获得了信息上的巨大优势。林南(Lin Nan)进而提出了社会资源这一概念,意指内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各种类型资源,这些资源的所有权也许并不属于某一个人,但这个人却可以使用这些资源,并获得这些资源所带来的收益。而且,如果这个人所处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越大、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与网络成员的关系越弱,那么这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在此基础之上,科尔曼(Coleman)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个人社会关系所掌控的实际或潜在资源集合,而个人的社会关系则完全依赖于某一团体成员资格的获得与承认。对此,布迪厄(Bourdieu)进一步指出,社会资本的总量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个人所处的社会网络规模,二是这个社会网络当中每个成员所拥有的各类资源数量。社会资本理论一经提出就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分析框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不仅如此,由于该理论具有扩展性与开放性等鲜明特征,至今仍然有着广阔的拓展与应用空间。考虑到大学生的人力、物质资源对创业成功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借助于本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争取大量社会资本的有力支持,而社会资本理论恰好为之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分析视角。
2.社会资本的理论思路。社会资本理论自提出以来便不乏争论,在学界对社会资本的概念逐步达成共识之后,普特南(Putnam)、福山(Fukuyama)、波提斯(Portes)等人将社会资本予以细化,认为其主要包括关系网络、互惠规范、信任等内容,使得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变得更具可操作性。首先,普特南(Putnam)认为,社会资本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动态性,这是由人们之间互动所形成的社会交往网络决定的,每个人的关系网络凝结了以往与其他人的合作经验,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避免产生不良的投机行为,这不仅有助于个人信用与声誉的维系,也构成其今后连续合作的重要依据,故而社会资本存量蕴含于每个人的关系网络之中;其次,福山(Fukuyama)认为,规范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最大理性,从规范系统衍生出的个人权威能够引导、调整关系网络的边界,但由于规范不具有内生性,因此可以认为规范产生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体现了价值层面的内在要求,这决定了规范有可能属于正式制度的范畴,也有可能是一种非正式的约定或默契,但无论如何都能够促成两个或更多主体之间的合作;最后,波提斯(Portes)的观点也表明,社会资本其实是一种可强制执行的信任,制度从来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信任弥补了制度缺位留下的真空,也成为维系整个社会运行的纽带,信任源自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共同期待,构成社会资本总量扩充的充分条件。尽管社会资本理论仍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其所网罗的内容也远不止于上述学者讨论的范围,但这些观点的典型性与影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社会资本的基本内涵进行精准把握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大学生创业的具体语境,认为关系网络构成大学生创业的坚实基础,人际信任构成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互惠规范构成大学生创业的应有保障,这三方面的实际状况将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最终结果。
1.关系网络:大学生创业的坚实基础。关系网络以大学生的血缘、学缘、业缘关系为框架,是大学生获取创业资源与信息的载体,也是大学生增强创业意愿与能力的依托。按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根据关系的由强到弱顺序,可以将大学生创业涉及的关系网络大概分为家庭、高校、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等层次。这些关系网络几乎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这些关系网络的存在,那么大学生创业将变得寸步难行。家庭始终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托底,是大学生创业最强有力的支持,毫无保留地为其提供心理与物质帮助。高校是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素质的首要平台,系统提供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指导与训练。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主要是基于自身的职能与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明确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影响之后,也必须正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般性家庭更倾向于让孩子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而不愿意让其从事风险较高又缺乏保障的创业活动,即使勉强同意其参与创业实践,大多也只是出于锻炼其能力、增长其见识的初衷,以期增强其未来成功就业的概率。可以说,亲朋好友对于创业前景所抱有的消极态度,势必使大学生创业承受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受制于每个人资源禀赋的差异,大学生血缘与亲缘关系所提供的创业资源极易受社会层级的影响。不仅如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近几年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有条件的重点大学已经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但不得不承认,由于过往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率的片面追逐,多数高校仍然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在一些地方类院校更是处于边缘化境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没有得到全方位的开发,也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同样,各级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也确实给大学创业带来了实际的帮助,但由于长期的行政化导向,大学生创业在市场准入、项目孵化、融资信贷等方面的标准仍然较高,政府与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帮扶上难以有效协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创业的每一个阶段,其所依托的关系网络总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大學生能否创业成功。
2.人际信任: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人际信任属于一种人们之间的心理契约,大学生创业需要面临来自“学生”与“社会人”两个层面的信任挑战。大学生创业初期的信任问题主要来自于创业团队成员,这些成员一般与创业者同属于一个群体,双方基于共同的身份与专业认知建立起信任关系,并通过同学关系对之进行情感维系。创业团队较高的信任水平使每一个成员抛弃防卫心理,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共享,无形中增强了团队的向心力,同时也促进了创业目标的实现效率。然而,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发育相对不够成熟,仅靠兴趣、爱好等情感性因素维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与其他正式组织相比,创业团队所属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显然更加脆弱。特别是面对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时,如果缺乏一些必要的应对条件,如胜任的领导者、明确的激励手段等,那么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就可能破裂,导致创业团队面临着较高的解体风险。另外,大学生创业后期的信任问题主要来自于社会其他主体。大学生与这些主体基于对未来前景的共同预期形成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此时的信任主要是出于对合作收益与损失的心理判定,因而可以更确切地称其为计算型信任。这种信任关系有助于合作主体寻求利益平衡点,引导各类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各主体能够把握有价值的创新机遇与资源,大学生初创企业因此得以快速成长。不过,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的不足容易导致过度信任,随之引发较高的背叛风险,难免使自己遭受到实质性的损失与伤害。而且,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市场意识一般较为薄弱,管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升,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实现营利,这与一些投资人的逐利动机形成反差。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很难获得其他主体的足够信任,因此也无法及时获得急需的资金支持。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大学生所面临的双重人际信任为其创业注入无限动力,同时也带来众多挑战,因此对于人际信任方面的影响应该格外重视。
3.互惠规范:大学生创业的应有保障。互惠规范是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与促进大学生创业走向成功具有长效的作用机制。因为大学生创业者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互惠规范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显得意义非凡。众所周知,大学生创业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这意味着大学生的创业生涯中将会有众多主体参与。互惠规范就是以大学生创业者为中心,明确高校、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形成各方主体相互配合与协作的大学生创业体系。同时,也以此来保障大学生创业者从事经济活动所应享有的各项基本权益,防止其他市场主体对大学生初创企业造成损害,在全社会营造相对公平、友好的创业氛围。而且,由于大学生创业初期一般会选择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在创业团队内部确立互惠规范也可以逐步厘清产权关系,使得初创企业的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建立现代化的公司制度奠定基础。可见,互惠规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制度依据与保障,同时也体现了对大学生创业者的人文关怀。然而,互惠规范是一个兼具历史性与发展性的范畴,显然并不能一蹴而就,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制度规范仍有待完善。在国家制度规范层面,目前仍然缺乏一部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高位阶法律,以全面指导与统领我国新时代的大学生创业工作。已有的规范条文只是散见于一些相关的法律当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这使得大学生创业者与其他群体被一视同仁,并没有单独考虑到大学生创业的特质,而且不同法律在相互衔接上也存在固有问题;在地方政策规范层面,虽然为了响应国家的“双创”战略,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陆续制定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性规范,但这些规范大多以意见、方案、通知等方式下发,效力性、权威性、强制性与稳定性都略显不足,地方与部门之间的利益保护主义较重,执行部门的自由量裁空间也较大,致使形式性意义要大于实质性意义。概而言之,大学生创业制度规范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硬伤,由此频繁诱发的道德风险严重恶化了大学生创业环境。于是,汇聚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之力,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的制度体系具有现实紧迫性。
四、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路径与走向
基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分析,发现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仍有调整与完善的空间。为了強化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关系网络,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信任水平,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制度改进。
1.理念革新:基于社会资本的网络拓展。推进大学生创业政策创新,首先必须在理念上进行革新。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需要以一定的理念为精神内核,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有可能沦为一堆毫无生机的空洞文字,无法产生预期的政策绩效。因此,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应该体现以大学生创业者为本的基本理念。具体而言,在大学生创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当根据大学生创业的实际特点,融入和谐、民主、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以尊重大学生创业者的人格品质为起点与归宿,以服务大学生创业者的客观需求为主要抓手,尽力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便利设施,充分反映政府、高校、社会等主体对于大学生创业者的关心与支持。在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当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针对特殊事项采取一事一议办法,认真倾听大学生创业者的心声,以实地解决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困难为导向。同时,加强有关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与咨询力度,通过扩大普及面来加快政策落地,促使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发生积极转变,不断地开发、拓展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网络,从宏观上改善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在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估过程中,更加注重大学生创业者及其家庭、高校、其他社会主体的现实回应,鼓励与吸引更多的第三方独立专业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政策展开中立性评估,以真实衡量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绩效,为后续政策的调整与优化提供可行性论证基础。总之,理念革新贯穿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全过程,以往注重政府单方面供给的决策模式,也开始转向兼顾大学生创业者有效需求的决策模式,政策供给与政策需要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科学化。
2.合作互动:基于社会资本的信任提升。在大学生创业的整个历程当中,有关主体的合作互动是提升社会信任的有效途径,相关配套政策应当为之发挥连接与纽带作用。首先,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社会满意度,也为了扫清政策执行中的潜在障碍,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的早期阶段,就应当邀请大学生创业者、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代表,围绕各项政策议程展开广泛讨论。此时,政府不再是政策制度的绝对主导者,而是要在其中扮演引导者与协调者角色,作为利益相关者与其他各方进行交流与对话,使得各主体在协商过程中增进共识,消除以往存在的偏见与隔阂,明确各自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分工定位,为今后创业项目的合作铺平道路。其次,为了激发更多的市场与社会主体参与大学生创业,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应当突出创业示范效应,在把握各方主体利益交汇点的基础之上,以政策为桥梁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依托该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创造合作条件与机会,特别是也要引入那些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家庭参与,促使其全力支持大学生投入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者以该平台为杠杆,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早期的科研成果转化,而且可以打通融资信贷的“最后一公里”,为初创企业的成功孵化做好充分准备。最后,以众创平台的创建为契机,逐渐形成大学生创业信息的共享网络,通过严格的后台准入与退出机制,方便大学生创业者快速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降低创业合作中的“试错率”,在为大学生创业者积累社会信用的同时,不断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协同保障: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改进。构建系统化的大学生创业协同保障体系,有赖于政府从整体视角对大学生创业政策及相关制度进行设计。其一,应当着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法》的立法议程。在立法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先在中央到地方的各个行政层级,进一步明确并设立统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专门机构,该机构不仅承担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负责对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以避免形成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在大学生创业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管的每个核心环节当中,应由该机构牵头人力、教育、科技、财政、税务、市场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集体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把脉问诊”,对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治理,解决不同部门政策之间存在的重叠、冲突、交叉、分裂等现象,使适用于大学生创业每个阶段、每个领域的政策实现有机融合。其二,应当增强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可操作性。除了对政策的实施细则进行逐层分解以外,还要附带拟定详细的实施流程与指南。不仅如此,更为关键的是要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要求,减少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大学生创业者的准入门槛,降低大学生创业者享受政策优惠的时间成本,促使大学生创业政策落地生根。实践中,应当继续优化常态的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将不同主管部门进行“捆绑式”组合,以社区、街道为单元向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的政策服务,使大学生创业者尽可能“只跑一次”就完成所有事项的办理手续,从而助其从烦琐的事务中抽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主业。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技术,提倡网上办理各项业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为简便高效的创业支持服务。
五、余论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而社会资本理论为此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本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和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认识与理解,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由于没有具体案例以供佐证分析,因此部分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这也是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参考文献]
[1](美)弗朗西斯·福山.公民社会与发展[M]//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71-72.
[2]何红光,宋林.大学生创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5(5):35-40.
[3]王颖,李慧清.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广州20所高校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5(3):101-106.
[4]魏巍,李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6所高校40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2-79.
[5]Bourdieu P.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M]// Richardson J G.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1986:241-258.
[6]Coleman J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S95-S120.
[7]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