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艺术评价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0-08-25郭玉文

教师·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策略

摘 要:小学美术是一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美感的课程。而艺术评价则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作为一种经典的教学手段,常为美术教师所采用。文章在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审美兴趣、教材内容、审美情景和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了如何借助艺术评价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期为更多的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思路。

关键词:小学美术;艺术评价;审美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7-0048-02

藝术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即让学生依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教学中的艺术品内容进行评价,从而形成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培育自己的美学观。实际上,在小学美术的艺术评价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评价,而要以艺术评价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重视学生兴趣激发,让学生产生审美兴趣

在进行艺术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只有当学生真正对艺术评价产生兴趣,对审美这一内容产生兴趣时,他们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小学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当对小学美术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把大纲教学要求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艺术评价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拿出一件艺术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觉得这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会把美术的学习等同于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不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十分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有序开展,更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例如,以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剪纸故事”的教学为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对剪纸这种民间艺术的设计进行评价,可以先从学生的兴趣激发入手,为学生准备一些本地区剪纸艺术的实物,或者播放不同地区剪纸艺术变化传承的视频。教师先播放这些视频片段,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及时了解剪纸艺术背后的故事,像湖南地区和福建地区云溪的剪纸,就继承了当地剪镂雕刻风俗,喜用龙、凤、虎纹,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具体例子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想通过艺术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从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入手,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积极性,为后续深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教学内容讲授,为学生进行适度拓展

结合现有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艺术评价教学活动时,容易脱离现有的教材体系,难以确保艺术评价切合教材实际。其实,以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这套教材无论是编排体例,还是内容设置,都体现着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的艺术评价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逐步精进。因此,教师在教授小学美术课程时,一定要紧紧抓住教材内容,以教材为根本,以课外为补充,做到双向结合,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以五年级下册“聪明的机器人”的教学为例,在本课程教学时,五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初步认知,对审美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教学开展机器人美术设计,让学生通过电脑去了解机器人中的艺术美感。教师可以先以课本内容为例,借助电脑技术展示教材中的各种机器人造型,并让学生结合电脑展示对机器人艺术形象进行艺术评价,谈谈这种机器人形象美不美?美感在哪里?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通过电脑技术的使用让机器人更具有美感,在进行机器人形象设计时该如何利用电脑进行操作。这一系列的评价内容都是以课本教材为依托的,这样学生能够对照教材内容及时反思自己评价的优劣,并且在交互过程中,每一名学生也能够不断培育自己的审美能力。

当然,教师在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授的同时,还要做到适度拓展,这里强调重视教材内容是提醒教师不要舍本逐末。而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仅仅依托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积极引用课外知识帮助学生深化评价,不断丰富他们的审美观念。还是以刚才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授完教材内容后,要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实操,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让每一名学生都利用电脑进行机器人形象的设计,学生既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评价内容,也能够在操作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观。教师要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评价内容,充分理解教材知识。此外,教师要准备一些课外素材,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图形,让学生去操作,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可以变得好看,怎样进行变换才能使其更加好看。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也正是评价丰富的过程,更是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进行艺术情境构设,营造审美的良好氛围

在学生进行艺术评价时,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创设具有审美效果的有效情境,通过情境搭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最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情境教学一直都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情境也是美术课程中的核心元素,教师通过情境的构建,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言之有物。在艺术评价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够对着实物情境积极发表评价观点,这样能够提高艺术评价质量以及审美能力。此外,在构建完善的艺术情境之后,学生不仅能够在教学课堂上对情境进行评价,还能够在课下进行自发评价。教师既可以利用评价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借助这种情境向学生传递艺术评价知识,培养学生美感,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发评价,在充分结合已学知识的前提下,对这种情境进行艺术评价,让学生在自觉和自发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这一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对教室空间进行改造,美术是陶冶情操、培育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所处的教室空间,积极为学生打造有效的审美空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区域地对教室进行装饰,增添一幅手抄报,准备一件小艺术品,培养一株绿植……这些都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之所以要分区域进行设计,就是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那块区域提出艺术见解,教师要注重整体把关,让教室氛围形成一幅和谐的画卷。

在装饰完成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内容进行艺术评价,同时对他人的装饰进行艺术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现别人审美的闪光之处,也能够发现自己需要完善的地方。借助这种情境,学生处于一个优美的大环境之中,那么教师无论是开展课堂教学,还是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评价,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借助良好的审美情境,学生进行艺术评价时也会更加言之有物,让审美能力的培育方式更加具体明晰。

四、不断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的艺术评价教学中,教师还要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堂之外,及时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行艺术评价,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种实践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考查小学生的评价运用能力。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在生活中进行艺术评价的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中丰富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生在开展艺术评价活动时,不仅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更要学会把评价运用到生活中,而这一过程的转化就需要美术的实践活动。在开展美术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重以艺术评价为基础,以审美培育为导向,让课下实践活动成为课堂艺术评价教学的一种延伸,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以湘教版四年级下册“我爱校园”的教学为例,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学生知道如何对校园内各种艺术景色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走向校园,开展实践活动,或者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进行探索,选择校园内的艺术景色或者艺术作品进行艺术评价,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与大家进行分享。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艺术评价,并在课堂上分享这种评价感受,能够促使学生认真体验实践生活,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切实开展完善的艺术评价活动。

在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艺术评价为引导,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艺术品进行评价。在学生的接触面变广,浏览了更多的艺术品后,他们的艺术评价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正所谓见多识广,这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通过彼此评价认知的交流,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同一件艺术品,也能够不断培育自己的审美观念,真正实现美术育人的理想目标。

綜上所述,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评价环节,依托艺术评价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艺术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同时注重评价过程中教材内容的科学讲授;还要在学生进行艺术评价时及时为学生创设有效情境;最后积极开展相关的审美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开展美术的学习,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艺术评价与方法,真正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剑眉.提升小学生艺术审美认知能力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8(35):64-66.

[2]王长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26-28.

[3]方永渠.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美与时代(中旬刊),2017(2):111-112.

[4]徐 佳.艺术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小学生的艺术鉴赏力[J].文教资料,2019(7):113-114.

[5]刘建芳.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6(22):14.

[6]孙  蕾.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运用艺术探讨[J].情感读本,2019(26):7.

[7]武红民.美术课堂的评价艺术[J].教育,2020(19):56.

[8]张新钦.多样评价模式在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6):106-107.

[9]李春华.中小学美术课堂节奏之教与学[J].科学咨询,2020(4):58-59.

作者简介:郭玉文(1971—),男,福建德化人,福建省德化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小学美术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