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2020-08-25陆曼

教师·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一带一路

陆曼

摘 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发展问题,已经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培育文化自信。讲好少数民族故事,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提出的新一课。贵阳学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属于贵州少数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和仡佬族等54个少数民族。如何让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如何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贵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让贵州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用英语介绍中国或者贵州文化、风土人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文章试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培养、教材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大学英语课堂如何融入地方民族文化,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地做好对外交流工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7-0032-02

一、“一带一路”下贵州少数民族角色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着“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民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直演绎着多民族融合和发展的故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贵州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往和融合逐渐加深。自2018年起,贵州交通大省的位置就已经确定,贵州高铁开通里程达到 3598公里,这加快了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便捷大通道。贵州省还加快推动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国家政府间的常态交流、经济贸易、文化往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贵州的49个民族当中,少数民族就占了48个,约占贵州总人口数量的36.8%。而贵阳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近三年来超过学生总数的1/3,大多数学生来自贵州黔东南、黔西南、黔南以及黔北地区。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在当前大环境下,宣传贵州,推进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保护和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贵州少数民族在“一代一路”背景下要走出去,有自身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因和要求。在时代背景下,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快速调整和反应,是高校的必由之路。

(一)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

当前英语已经成为国际标准“普通话”,不管你是否愿意,英语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不可缺少的桥梁之一。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国际交往中。我们的时代不是孤立的、与外界绝缘的时代,我们的世界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民族文化生存、保护和发展都是休戚相关的。我们需要在国际经济浪潮中去发展和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增强我国的民族自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何克勇、徐鲁亚(2006)明确指出,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但要受到母语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第二语言即汉语的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有着多元文化及语言背景的群体在英语学习中与汉语学生有很多不同。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由于受家里经济条件和父母文化水平的制约,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相当低。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自身母语文化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再加上英语水平低,导致专业学习不积极,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一定量的少数民族母语文化的输入和融入能够让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同时,学生也能提高自信,学好英语,在今后的对外传播和交流中讲好他们本民族的故事,传播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贵州学生走出去的强烈愿望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经济走廊的发展,贵州和沿线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沿线的商业贸易往来和教育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每年8月,贵州省政府都会组织“东盟文化交流周”活动,东盟各国会派出外交大使,因而其与贵州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贵州高校要求大学生能传播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大学生走出去,宣传自身民族文化提供了必备条件。况且,贵州学生有着强烈宣传家乡的愿望,这就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在教学和课程设置中增加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如何让学生去对外传播贵州民族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完成的新一课。

(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自身要求

民族文化只有在保护和传承中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叶有根、陈敦芝(2019)在谈到贵州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时提出,要利用学校教育传承,将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技艺的传承作为民族地区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叶陈二人提出要开设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加深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激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才具备传播的充分条件。民族的即是世界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毫无疑问担当着保护与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只有发扬和传播好少数民族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中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使其能够在“一带一路”下大放异彩。

三、在课程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

湖南师范大学杨蕴希(2016)提出,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未来发展方向应以开拓贵州特色教育之路为手段,以打造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动力,以实现民族教育工作新发展新跨越为目标。可见,民族文化进校园是贵州高校实行课程教育和改革的大势所趋,要让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入学生头脑,深入民族骨髓,然后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开出民族文化灿烂之花。本文拟从以下几点谈少数民族文化这门课程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几点建议:

(一)服务贵州本地

我校的校训是“服务本地,突出实用”。我校人才培养的宗旨就是立足贵州,服务贵州本地。在贵州这样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省份,我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服务本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义务。首先,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应统计我校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几种少数民族,如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各占多少比例,每个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再具体针对班级情况开设适合该班的少数民族节日、民俗等双语课程。通过MOOC、微课,甚至翻转课堂、多媒体、音像等形式在英语课堂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教学。课程最好是以生动的形式展現,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走进其心灵。

(二)编写少数民族文化教材

要开设双语课,教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伍国桃、李平(2016)提出建议,贵州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以开展专题讲座、地方文化交流和开设民间文化课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地方语言文化的基本内容。很多高校多年来忽视了民族语言课堂体系的建设,导致地方民族文化失去生命力,慢慢走向衰退。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地方高校缺乏健全的少数民族课程,缺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方面的人才,缺乏合理的师资培养体系。所以,民族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只是流于形式。我們应该行动起来,从少数民族人才里去发现与挖掘人才,然后花大力气去培养,最后放到民族文化实践中去。此外,要加强构建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增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方面的人才。另外,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发挥学习语言的优势,积极开创学习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新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引导其树立自信

云南省教育厅于2020年2月26日发文关于“云南省普通高校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普通高校招生及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工作,其目的就是加大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无疑就是“一代一路”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最有力举措。除了传承与发展,我们还要立足于时代背景,把握好民族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方向,与当代育人背景相结合,明确“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宗旨,加强本民族文化宣传和建设,树立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再者, 国家应该设立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基金,向社会各界发布科研课题指南,鼓励各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申报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弘扬、融合和创新发展方面的课题。动员一切积极力量来参与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加强本民族文化发展,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四、结语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语言要发展、传承和融合,须借助大学英语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语言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本工程建设,关键还要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人才。我们应极尽所能探索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多元语言和文化的切入点,以此为契机,实施培养地方和高校少数民族人才的计划。同时,开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课程,基于“语言—文化”共同体,打造实际可行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课程,为“一带一路”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克勇,徐鲁亚.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特点及问题分析——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265-267.

[2]叶有根,陈敦芝.贵州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理论与当代,2019(8):61-63.

[3]杨蕴希.对话视域中的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试论[J].贵州民族研究,2016(12):149-153.

[4]伍国桃,李 平.民族语言保护视野下得贵州地方本科院校课堂教学研究——基于黔东南州侗族语言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67-68.

[5]余 岚.贵州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少数民族文化的渗透[J].北方文学,2016(25):111,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贵阳学院联合项目成果(GYU-SKL〔2018〕)。

作者简介:陆 曼(1976—),女,贵州遵义人,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和对比。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一带一路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