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谈我国市场竞争中的道德问题

2020-08-25黄美蓉

青年时代 2020年16期
关键词:市场竞争道德

黄美蓉

摘 要:恩格斯所著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考察了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还分析批判了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范畴,精辟地阐述了竞争与垄断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发展的道德失范,基于这些论断的分析,详谈我国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适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市场竞争;道德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前独立完成的一部经济学著作,通过研读这部著作,根据其中的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以及关于商业发展中存在的不道德现象的论述,分析我国市场竞争中的道德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竞争和道德的论述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在第二大部分里对资产阶级主要经济范畴进行批判,对商业、价值、竞争和垄断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私有制。既然是批判,恩格斯开篇就把“欺诈的科学”的帽子送给了国民经济学。通过对《大纲》的分析,资本家为了获取利益就必须去竞争,都希望垄断这一商品而得到巨额利润,因为人性的贪婪,不知足,所以他们在拥有了金钱的时候会考虑赚取更多的财富,他们都想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多的利益。而要实现这一想法,就必须依靠一些手段,榨取工人的劳动力,通过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他们本着只要不损害自身的利益这一准则在生产交换等环节做了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也许他们的行为并不违法,但是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损害了工人的利益,使他们忍受煎熬,食不果腹,还要被压榨劳动力,精神和体力上双重折磨。这些生产者在暗地里达成某些交易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使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经济问题,很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这些都是竞争中的道德失范带来的危害。

二、我国市场竞争中的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1.特权思想与本位主义

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的存在。一些政府官员、党政干部在初上任的时候也是有着一颗济世报国的心,但是因为官场风气不正,渐渐迷失了心智,随波逐流。他们中的一些人本着高高在上的姿态,不体察民情,不听群众心声,脱离群众,只为了自己的政绩,而不为群众利益考虑,忘记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父母官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位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的存在。这些不良风气屡禁不止,在市场竞争中,掌握权力的主体本应该做好宏观调控大局,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却为了个人私欲,为了自己的仕途而丧失了心中本来的良知,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选择了追求个人利益,将集体利益抛诸脑后。

2.职业道德沦落与商业欺诈

市场竞争的首要参与者就是生产主体,其次有销售者、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在其位,就要认真工作,遵守职业道德,要有责任心。不同的职业承担着对社会不同的责任,例如,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生产商的责任是按照标准完成生产。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基础就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每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后果负责的道德感,如果每个人都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市场经济必定会有序开展并且越来越好。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受到利益的驱使,使市场参与的主体滋生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作为生产主体,销售主体,他们只关心自身利益,而忽略社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大纲》中提到:“新的经济学只前进了半步……友谊和团结的纽带。”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金钱至上的畸形消费

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依旧需要对物质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物质利益本身没有错,但是方式方法要正确,不能盲目。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种想法虽然显得有些庸俗,但是实际情况,现在的社会,为了买房,为了子女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享受更好的教育都在拼命地奋斗,都在为了“钱”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东西争得满头大汗,甚至为了获取一点小的利益而去背后伤害别人,他们失去了原本的奋斗的初心。

(二)我国市场竞争中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治权力监管力度不到位

政治与道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家权力是政治的重要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出现特权思想和本位主义,是政府的相关机构没有尽职,监察和管理不到位,才会有官员干部钻了空子,我国一直在搞廉政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但是配套的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精神懈怠的这些现象要严肃对待,认真处理。为了保证权力的正当使用,应当对行驶权力的主体加强约束,防止他们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损害人民的利益。政治权力道德失范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归根结底就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党政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淡薄,道德素质不高,不能担当重任,经不起风浪的考验,以及他们身边的一些人员组织纪律性不强,法制观念不够高,自律意识差;另一方面是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不能做到有法可依,缺乏对行驶权力的主体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为政治权力引起的市场竞争中的道德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2.市场经济自身调节欠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但是我国社会改革的一项创举,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制度革新,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偶然因素。自由竞争是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我国让市场自行调节,给市场足够大的空间,然而竞争是残酷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通用的法则。一旦有不正当的竞争出现,就会使竞争陷入无序的状态,这样就会诱发生产者和销售者从中投机,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赚取高额利润。

3.缺乏正确的消费观

现在的一些消费者失了本心,盲目消费,跟风消费。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具有原始积累时对利润追逐的巨大动力,容易引发“金钱至上”的思想傾向。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四十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而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跟上经济的步伐,上层建筑滞后于经济基础,对于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不够,也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指导,头脑中的传统的对于金钱的追求思想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靠自身调节去破除,需要专业人士的引导和时间的沉淀[2]。

三、解决市场竞争中的道德问题的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规范包括个体本位和集体本位,必须把集体主义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这三者之间,都应当以后者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他人、集体与社会利益。因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辨证关系。

(一)政治方面的解决对策

1.加大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管力度

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供求不平衡的时候,政府要发挥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调节市场经济,使经济保持稳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道德失范等现象时,政府可以适当介入,酌情处理,保持市场竞争有序进行,减少和防止不道德的竞争出现,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市场准入进行监察和管理,杜绝违法的市场进入,让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使政府在人民心中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

2.增强党内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八条义务中明确规定“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一个清明廉洁的政治环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一直高度重视建设廉洁性政党,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开展“两学一做”,走到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动向和他们的需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自十八大以来,全国掀起反腐败的浪潮,随着几个高官的落马,反腐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党内清查到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使违法乱纪的现象得到遏制,社会风气也逐渐改善。

(二)经济方面的解决对策

1.增强生产主体的职业道德意识

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其具体化要求。作为生产主体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最基本的是热爱本职工作并忠于职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对生产出的产品负责,保证其是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经济主体要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自古以来,我国都以“重诺”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发展信用经济,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和谐相统一,求利与守义相统一,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氛围。

2.完善市场经济自我调节机制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主体利益的自我制导作为一种内在机制,它的实际运作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自由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也仍然必须重视与之相应的自由竞争环境的创造。也就是说,务必破除经济活动中人为的封锁和垄断,在有关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下,自由、公平地广泛开展竞争。

(三)思想文化方面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义利观

社会主义义利观是我国现阶段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观念,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基本内容三个方面。马克思说:“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利与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利益的追逐促使人类大力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但是义利不可兼得,在市场竞争中,金钱只是人们生活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目的,它是构成人生的重要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除此之外,人们还有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理想信念等,一个人努力去挣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生活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挣钱,生活需要情感的滋养才能丰富多彩。所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义利观至关重要,这种思想观念会指引着人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意识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必须首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有其底蕴,人们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在继承的同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肯定中华文化中积极的精华,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其继承并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需要竞争机制调节,通过勤奋学习、拼搏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随波逐流,理性认识问题,通过专业知识辨别是非,使自己在消费过程中不被蒙蔽。

四、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还不能脱离对物质基础的依赖,对于物质的追求要本承初心,牢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建立健全新的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作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使市场竞争在道德的规范下良性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道德体系建设同步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參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逄锦聚,陶得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2.

猜你喜欢

市场竞争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职业判断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从联想集团的发展谈企业产品多元化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