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化及其中国特色优势
2020-08-25麻艳丽
麻艳丽
摘 要:现代化既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教育现代化建基于中华文明之上,以培养现代公民为核心任务,以创设中国模式为特色。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体现为人才素养的特殊性要求,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英才是重任,创新型人才是中国完成现代化亟需的人力资本,具备全球视野的人才将有力助推中国成功参与全球化。
关键词:现代化;公民素养;中国特色
一、现代化的滥觞
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和理论思潮,现代化诞生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学界。作为二次大战唯一的受惠国,美国迅速占领世界世界经济政治制高点,遭受战争重创的西欧国家望尘莫及。急剧膨胀的实力助长了美国的扩张心态,为代替欧洲的全球霸主地位,应对第三世界国家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建制浪潮,美国政治家认为有必要提出一套现代化方案,为欠发达国家提供“发展”的蓝本,同时兼具意识形态的吸附功能。社会学的经典理论成为了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埃米尔·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视为现代理论的鼻祖。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理论演化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分法;韦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理性”被用以说明传统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分野。
现代化研究最有影响的流派有经济发展研究流派和政治发展研究流派。为配合美国对外政策的“发展经济学”提出了富有现代意味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概念,力图针对第三世界发展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全方位的研究。政治发展研究流派有系统结构功能研究法、社会过程研究法和比较历史研究法三大流派,其中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尤为凸显。他的“行动系统理论”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照研究,彰显了现代社会崇尚目的理性的鲜明倾向。帕森斯的研究旨在为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理性化服务,却无意揭开了对欠发达国家现代化研究的序幕。
二、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意义
现代化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经济政治进程,近代以来的中国历经磨难,追寻适合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理论遵循,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启了向现代化进军的新时期。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作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决策。与此相适应,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新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和“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为新时期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奋斗目标。《规划》指出,从国内看,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迫切需要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
(一)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必然逻辑
中国文明以其久远辉煌著称于世,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道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墨家“兼爱非攻”的邻国关怀、法家“兴功惧暴”的法治理念、释家淡泊修为的觉悟人生,这些构成中华文明的整体体系。中华文明另一个特点是从未中断,延续至今,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中华文明在不同时代生发出不同的文化样态,汉唐呈现出崇尚开放、贸易自由、文化融通的时代格局,两宋尊崇文学、优待文士的政治氛围造就了文化多元兼容的盛世,理性思辨的学术模式促成了义理之学的兴盛,元明清时期以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整合为特征的文化大荟萃蔚为壮观,加之中西文化交流从未间断,京师文化呈现空前繁荣;另外,民间文化以通俗易诵的风格广为流传,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硕果。即使在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休闲隐逸为特征的文化为文人直抒胸臆、度过战乱的社会困境提供了生存空间,成就了迄今为止不朽的书画风格。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不应将文化中国的宝贵遗产撇置一旁,而应将之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崭新的文化血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不尽的文化素材。中华文明不仅是属于中国的,全球化赋予它更广阔的价值空间。2018年9月26日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召开,全球多国专家学者齐聚曲阜,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华文明中折射出来的推己及人、崇和修睦、善待环境、法治理性、自觉修为等理念为西方的困境开出了良方,为中国文化赢得了国际声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华优秀文明翻陈出新的过程,是中华文明日益走向世界文化舞台、展示文明魅力的过程。
(二)教育现代化是塑造现代国民的重要保障。
现代化可分为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这两种维度的实现都需要人的现代化这一中介。人的现代化仅靠物质推动来实现远远不够,尤其需要以教育现代化来形塑,即现代国民素质养成。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论述为人的现代化铺设了理论基石。“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特定的社会形式有其特殊的实现条件: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无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成员身份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享成果,各尽所能[1]。我国目前进行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奋进,但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不是随着现代化强国的建成就自然实现了,它需要与教育现代化齐头并进,它是教育现代化的成果之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导向,我们只有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现代化,才能同时推进人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强国与国民素质现代化协调共生、相得益彰。
(三)教育现代化应始终坚持中国特色。
中国选择以改革开放迎接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从文化角度看,改革意味着改变原有的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要素,构建现代文化范式。现代文化源起于西欧、伴随着欧洲启蒙运动兴起,至今已广泛扩散至世界各地。现代文化不等于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是各国在现代化進程中逐渐学习先进文化并创造新知识的综合结果,它崇尚科学、理性、创造、共享,以现代科技作为主要表现形式。无论从教育现代化还是从国家现代化出发,现代化不消解民族特色,现代文化不排斥民族文化。我国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文化,又应为传统文化保留生存空间,二者不应偏废。现代化不是文化的同质化,文化多样化是大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态势下,中国教育现代化一方面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一方面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中华文化的人文风格和底蕴无与伦比,也属于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高校应结合青年理想信念缺失状况,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利用,以弘扬中国精神统率现代文化建设,培养既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又具备人文素养的新型人才。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意蕴
(一)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人
高等教育现代化蕴含着主体现代化的强烈指向,教师素质现代化自不言喻,学生素质现代化是重点。邓小平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理想”统摄其他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就包含道德理想人格。当代中国青年理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使命,结合个人实际进行理想的建树。完全脱离国家理想的个人理想要么不切实际,要么缺乏预见性。“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具体表达,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新时代青年只有从前辈手中接力,继续沿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进,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真的不远了。
2013年5月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谈话时表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理想对青年成长具有航向标的意义,青年时代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目标引领,蹉跎青春是最为可惜的事。更何况,我国发展面临亟需高端人才的瓶颈,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课题中攸关国家命运的一环。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这是青年同全国人民一道坚守中国梦的最好激励。
(二)培养勇于改革创新的人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现成之路,必须走开创性之路。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具备战略眼光的顶层设计,都需要创意式思维模式。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无数个创新人才助力,形成创造性合力。高等教育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就必须以创新人才摇篮为目标建设优质高等教育工程。
社会发展最终靠创造性劳动推动,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从国内看,中国在“弯道式超车”的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优势不足,创新人才储备成为当务之急,创新人才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需品。从国际看,已步入后现代阶段的发达国家依然高扬科技创新旗帜,在创新引领方面遥遥领先。从教育的本真要义出发,教育是培养推陈出新人才的社会实践。高等教育处在社会创新启动工程的起点,创设新知识已成为高等学校愈来愈重要的功能。创设新知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使命,创新人才培养才是正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指出,中国教育坚持“扩大增量,改善存量,提高质量,完善制度”的宗旨,采取超常规发展方式,到2030年全面建成现代教育体系,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性教育强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必然以教育强国为背景,教育强国是世界强国形象的突出标志,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即是开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那么“一流人才“有哪些指标呢?一流人才的底线标准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时代标准则应体现为爱国、协作、诚实、创新的素养。
心系国家、矢志报国是历代国人爱国的共性体现,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稳步高效发展、成绩斐然,爱国就应表现为以祖国富强为荣、志攀科技高峰、创造美好生活的家国情怀,表现为彰显民族意识、维护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坚定壮举。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性行为,与竞争相对应的协作必不可少。协作是新时期人才的基本素养,协作是规则意识的体现,是有序竞争的前提,人文素质中的求同存异、大局意识即体现了协作胸怀。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它具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2];孔子曾以“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2]指明君子成就之道,其中“信以成之”意味着君子靠诚信取得成功。在当代社会,“诚信”价值目标具有更多时代要求:作为公民,诚信意味着职业责任及操守、克己守礼的禀赋;作为经营者,诚信意味着守约不欺、公平经营;作为朋友,诚信意味着关爱与利他心。在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态势下,创新是一流人才至关重要的素养。创新不仅是雕虫小技式的发明,更是能站在时代和学科前沿进行预见性设想的禀赋,在基础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意性突破也属此列。在这四种素养中,创新是核心素养。
(三)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
全球化预示着人才跨国界流动日益常态化,全球化提出了对人的文化适应性挑战,全球化需要个体创新创业的全球视野养成。全球视野即国际视野,它源于历史眼光与战略眼光。历史眼光不是对冷冰冰的历史事件的追忆,而是透过历史事件感悟人性、提升人文情怀,以理性谨慎的态度协调各种国际关系,达致和谐与合作。发达国家以“修昔底德”陷阱遏制中国发展,是缺乏历史眼光的表现;毛泽东“不做李自成”的誓言则体现了他的忧患意识与历史眼光。战略眼光源自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立足全局性、变动性,对企业管理、军事管理、国家管理等问题运筹帷幄,使现实问题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演化。中国古代纵横家就具备战略思维,虽然他们以游说、谋划见长,辅之以诱骗与虚与委蛇,但知大局、会机变、长谋略的特质即是战略眼光的集中表现。
博雅教育是培养全球视野人才必不可少的通途,源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以培养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为目标,我国先秦的六艺教育和汉代以后倚重的儒家教育都偏重人格和人文质素的养成。近现代以来,由于科技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教育中工具理性张扬,高等教育偏重自然科学传授的倾向至今不衰。当今世界历史高度趋同化,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无论从国家发展还是个人生存角度看,以世界眼光直面问题是共同发展的前提,因此时代迫切呼唤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世界眼光表现为人才的自由精神、公民责任与远大志向,基于此大学应该制定超越性的培养目标,既要培养工業文明发展需要的大批科技人才,又要培养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3],这是世界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霓,高晓明.关于新时期推进国民素质现代化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8(6):151
[2]刘乔周.四书五经全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3.
[3]曲钦岳.跨世纪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J].唯实,1994(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