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发展及其内在逻辑探析

2020-08-25陈凯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城乡关系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

陈凯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发前,形成了城乡发展二元的格局;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二元化的局面被打破,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了融合。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视角来考察新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厘清其背后的制度安排及逻辑关联,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及乡村振兴,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路径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F299.2;D4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0-0001-03

能否解决好城乡关系,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回顾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础之上,总结出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对于新时代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从传统的城乡不平等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以恢复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主要任务,在结合当时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城乡互助”来实现“城乡兼顾”。为了实现先进工业国的目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将农业资源转移到了城市,支持了工业化的建设。但是,随着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将农民束缚在了土地之上,牺牲了农村、农民的利益。由此,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失衡,城乡二元制结构形成并固化。

(二)从城乡二元壁垒松动到城乡融合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面对农业生产效率长期得不到提升,人口、资源的流动受限导致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未完全覆盖的问题,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契合农民的愿望和农业的发展需求,解放了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农村经济迅速增长。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大幅提升,着眼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又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城乡关系的逐渐从二元制向城乡融合进行转变。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理论的历史逻辑

(一)直面社会主要矛盾,剖析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国内经济落后的情况,党和国家经过一系列生产关系调整,城乡发展差距大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是仍面临国民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质量较低等问题,针对此情况,党提出了建设先进工业国的发展策略。在以城市和工业为主的发展策略下,我国的城乡关系也有所偏移,采取了优先发展城市,农业支援城市的政策。由此,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体系。但是,这样的政策也导致农村发展缓慢,农村成为城市的附属,城乡差距大的局面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扩大,城乡二元化开始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对城乡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农村发展迟缓的局面,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刺激了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从而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此时,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发展差距大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緩解。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党和国家将城乡发展的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过渡,并以城市为中心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着眼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党和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新理念来推动城乡关系的发展。

综上,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迁,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诉求,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刻剖析所处时代的变化,不断以理论创新来推动城乡关系的发展。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探寻城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在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背景之下,党和国家的眼光逐渐聚焦到了城乡关系背后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分离、对立的原因及影响的时候,认为城乡关系是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就必须借助生产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乡发展的差异还不明显,但是落后的城乡生产力已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和国家选择了优先发展城市和重工业的策略。在生产力布局当中,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生产力,同时,在农村通过户籍制度、人民公社等措施,实现农村为城市服务。此时,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重心逐渐偏向城市,城市集中了大量的资源,由此,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体系,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农村低下的生产力,党和国家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农产品的流通制度、价格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改变农村对劳动力的束缚。此时,城乡之间差距开始缩小,城乡关系稳中向好。

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足依然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障碍,也导致了城乡生产力的基础不够牢固。面对此情况,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而推动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城乡关系发展的现实指向

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产品和精神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城乡对立”和“城乡分离”时发现,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城乡出现分离与对立,而城乡分离与对立有进一步阻碍了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城乡分离之后,“立即使农村居民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基础和城市居民的肉体的发展基础。”①换句话来说,城乡分离之后,城乡的分工使得城乡的居民都无法获得充分的发展,每个人都处于城乡分工的体系中,无法自由选择劳动。

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在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城乡关系将由分离、对立走向融合。在城乡融合的阶段,人将摆脱城乡分离、对立的束缚,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将最终消失,不合理的城乡分工也会随之消失,人会从旧式的分工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贯彻了城乡关系思想始终,也被后世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制定了“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乡村”的政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了城乡生产关系,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回应人民的关切,党和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率先展开了改革,改变了我国农村长期依赖城市的局面,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城市的差距不断縮小;另一方面,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之上,党和国家对城镇化有了重新的审视,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速度,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关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迁,我们不难发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始终贯彻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之中,可以这么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现实指向。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理论的理论逻辑

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有必要从城乡关系理论的整体性、资源配置等视角来探索其中的理论逻辑线索。

(一)城乡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政府宏观干预作用明显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演化,“政府”和“市场”这一对范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和国家开始注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这对“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关系。政府和市场作为经济学经久不衰的话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阐述政府干预的作用,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提出了再生产理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流通的统一构成了社会总资本的在生产。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及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资产的平衡、有序运行。为了实现社会总资产平衡、有序的进行,政府有必要对生产和流通的环节进行干预。其次,马克思曾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这里的指挥就是政府,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指挥和干预。综上,马克思从经济运行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为政府干预城乡关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城乡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利用政府的手段进行干预,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十月革命之后,面对俄国国内城乡巨大的差距,列宁利用政府手段实现城乡人口、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实现生产力在生产的平均分布。斯大林继承了列宁政府干预的思想,利用计划的形式来实现城乡的平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曾效仿苏联的经验,利用政府和计划经济来推动城乡关系的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差距的局面,推动了农村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市场化在城乡之间的推进,给农业、农村带来了一定的打击。面对农业天然的弱属性,党和国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断规范市场,指引城乡不断发展。

但是,我们目前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其背后原因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失衡。政府在城乡关系发展过程中过度的介入,干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分配失衡,城乡劳动力就业发展不协调等一列问题。

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关系的发展,政府干预虽然缓解了城乡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但是也阻碍了城乡资源的合理交换,以致城乡差距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二)政府理性增强,政府和市场手段融合促进城乡关系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中,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基本区域,其资源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城市作为工业需求的集中地,拥有丰富的资本、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而农村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以,应该合理利用城乡的资源优势,差异互补。一方面,推动城市工业资本向农村转移,用城市先进的科技、教育、文化来推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不断引导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打破长期以来的城乡隔阂,从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上文我们曾讨论过,政府的干预无法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为了解决政府干预的不足,就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引导城乡资源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党和国家实施了“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政策,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计划,将农村的资源不断集中到城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需求。但是也造成了城乡二元的局面。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开始重新审视城乡关系,为了兼顾城乡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城乡资源流动的政策。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长期缺位,城市和农村二元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善,城乡两个经济主体也被迫割裂。

面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资源的长期错配以及工农业发展差距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相比农村而言,城市在资源、科技、教育等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了城市的优势,使城市带领农村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在城乡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促进了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改变了过去长期依赖政府手段进行资源配置。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城乡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如城乡居民就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未覆盖到位等。着眼于这些问题,我们发现,仅仅依靠市场的手段也无法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提出了一系列强农、富农的措施,通过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在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下,构建了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城乡发展路径。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是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我国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的转移。同时,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党和国家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城市的资源流向农村,以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这也代表着政府理性不断增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城乡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廖桂村.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城乡关系与人的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98-105.

[2]  许彩玲,李建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J].经济学家,2019,(1):98-105.

[3]  蒋永穆,鲜荣生,张晓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经济关系刍论[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4):104-119.

[4]  贾后明.论交换方式对分配方式的影响和决定[J].經济纵横,2013,(11):7-11.

[5]  姚毓春,梁梦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历程、逻辑与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1):120-129,222.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the dual patter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as formed;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with the change of development mode,the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ualization was broke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hanged from opposition to integration.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n New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o clarify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logical connection behind it.

Key words:Marxism;Urban-rural relationship;Path choice;Socialist modernization

猜你喜欢

城乡关系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特点及启示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价值判断的矛盾与失衡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