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高级日语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0-08-25吴春燕
吴春燕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006)
0 引 言
“高级日语”为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主干课程,是低年级阶段主干课程“基础日语”的延伸,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为巩固基础阶段所学的日语语言知识,强化学生的日语基本功,全面提高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译5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了解日本文化、历史、文学、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2]。可以说,“高级日语”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日语综合理解及运用能力,对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日语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各大高校的日语专业都将“高级日语”作为高年级阶段的重点课程来建设。
关于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部在《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大学日语教学要求》中强调:“大学日语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日语教学……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日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校园内外……”[3]。
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高校的高级日语课程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式为主,课程考核也基本以笔试为评价手段,以分数为评价标准。虽然课堂上也间或使用翻译式、讨论式、问答式或换位式等教学方法,但由于高级日语课程课时少,课文内容量多、难度大等特点,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被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要改变以上现状,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便成为当务之急。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方法,无论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方面,还是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及教学评价多样化方面,都非常符合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对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进行高级日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探索。
1 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4],也可译为“颠倒课堂”。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某种程度上的颠覆,是在批判和继承基础上的“微创新”[5]。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在传统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实践完成[6]。而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过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7]。
可以说,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教师角色转变、课堂时间重新分配、学生角色转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为高级日语课程的顺利高效进行提供了时间及技术上的保障[]。
1.1 翻转课堂实现的基础条件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否则这种教学模式难以顺利展开。
①要求教师掌握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并具备一定的课件设计能力。学习资源包括各种优质的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课件一般为10 min左右的视频,通常被称为“微课”。教学资源与课件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与课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制作微视频时,应该突出对教学内容中难点重点的讲解说明。
②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熟练掌握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是课堂上师生、学生间互动的前提,是进行较高层次讨论与交流的保证。否则,即便课堂上有互动,也只是在低层次上重复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而已。而自主学习的效果除了学生的求知欲、理解力之外,也取决于学生的坚持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对于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除了日常提醒之外,也可以通过课堂及课后评价的方式予以督促。
③要求建立网上交流平台。网上交流平台的建立不仅方便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发布学习资源,也可以通过师生、学生间的互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9]。平台的形式目前通常为微信群和网络公共邮箱。
1.2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
翻转课堂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环节移至课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10]。因此,翻转课堂呈现出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型。美国富兰克林学院Robert Talbert教授在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后总结出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简洁易懂。
图1 Talbert翻转课堂结构图
如图1所示,Talbert教授将教学分为课前与课中两个环节。课前提供教学视频与一些指导性练习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课堂上首先进行少许评价,之后以师生问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最后进行反馈并总结。
该模型虽然简要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但主要面向理科类的操作类课程,并不完全适用于文科类课程。就高级日语课程而言,由于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对文章内容所进行的口头操练非常重要,因此,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高级日语课程教学模型(见图2)。
在该模型中,高级日语的教学过程分为3个环节:课前、课中与课后。课前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了解背景知识并完成相关练习;课中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接受提问、答疑并总结;课后布置作业,反馈并评价。
2 教学设计
我校采用的高级日语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日语综合教程》第5、6册。该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既注重语言和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又顾及日本社会、文化的介绍和理解,无疑是高级日语课程的优秀教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文章难度较大、内容稍显陈旧。加上该教材内容量大、总课时少等因素,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时间也捉襟见肘,很难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对高级日语教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尝试。
图2 改进后的翻转课堂高级日语教学模型
2.1 教学准备
如上所述,《日语综合教程》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其中很多课文涉及日本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背景知识。因此,围绕每一课所进行教学准备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以第5册第9课“的の文化”为例,可进行以下的教学准备。
“的の文化”是关于日语暧昧表达的文章,内容涉及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及文艺理论[11]。透彻理解这篇文章,除了熟悉重点词语的意义、用法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针对这篇课文,笔者制作了一个10 min的微视频(见表1),内容除每课都有的“重点词语的学习”之外,还专门加入了“日语的暧昧表达”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两部分。微视频的制作采用录屏与PPT转录方式。
除了围绕课文准备微视频外,还准备了有关日语暧昧表达的论文,通过班级邮箱发给学生。
2.2 课前
完成教学准备之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前环节便可开始。课前环节大致分为4个步骤:预习教材中的新しい言葉、言葉の学習、阅读文章内容、观看教学微视频并了解教师提供的相关论文、再次阅读文章并标出疑难之处。
由于《日语综合教程》的课文较长、部分文章难度较大,教师需提前几天将教学微视频发给学生,并具体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课前环节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师生间也应保持一定交流,教师既可以直接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也可以启发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应电子信息或在群里交流探讨,然后在课堂上答疑解惑。
表1 “的の文化”微视频设计
2.3 课中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充分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12]。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13]。
高级日语课程翻转课堂的课上环节设计成4个模块:①检查学生对“新しい言葉”与“言葉の学習”这两部分的预习情况并给予一定评价;②通过学习小组内的协作交互学习解决课前学习中的疑问;③各小组代表先后提出组内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交由其他组的同学或教师解答;④师生间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大量的日语问答。
4个模块中,每个模块的课堂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预习情况等灵活调整。其中,学习小组内的协作交互学习可以说是课堂环节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协作交互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也可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因此,教师应在翻转课堂中加强协作交互学习的设计,并在小组交互性活动时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加以指导,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2.4 课后
日语专业的学生多为零起点学习日语,低年级阶段比较重视词汇、语法的学习,口头练习相对较少。进入高年级阶段,面临实习、就业,口头操练显得尤其重要。因此,设计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模型时,在Talbert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课后环节。通常在每一次课结束前布置课后的口头练习任务。大致为:文章每一部分的口头复述、文章大意的口头归纳、文章中文译文(简略版,笔者自制)的口头翻译。
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口头练习,并录制音频发到班级邮箱或放到微信群,供其他同学与教师点评。时间关系,学生上传的音频,教师难以全部点评修正,但可以抽查并给予指导性意见。同学们也可私下交流,指出口头练习中存在的不足与可取之处。课后环节与课前环节一样,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指导、监督、评价的重要作用,其督促与点评虽然并非决定性因素,却对学生的专业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 教学实践
为了检验上述设计的可行性,在2019年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实践对象是日语系三年级的学生,参加两次教学实践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1名和24名。
3.1 教学实践内容及结果
按照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准备、课前学习、课堂面授、课后练习的顺序展开了具体的教学实践。
课程实施前,首先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并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为学生制作相应的自主学习单。除了预习课文涉及的新词、新表达词汇解释之外,提供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源,并通过PPT转录的形式制作了微视频。微视频的时长因课文的难度而异,基本为5~10 min。微视频的构成基本为重点词汇的学习、背景知识的介绍、围绕课文的日语提问。
课前,老师提前几天布置学习任务,并将自主学习单、电子资源、微视频等相关内容发到微信群中。同时要求学生记录每天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尽管老师提醒学生可以在微信群中讨论或询问老师,但学生似乎更习惯于自己思考,基本都会将疑问带到课堂。学生用于课前自主学习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平均每课基本在2~3 h之间,显示出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课堂上,首先检查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尤其关注新词、新表达的掌握情况。之后便以小组(4人1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入到课文翻译、提出并解决疑点难点的环节,学生在这一环节都能积极参与。后面的答疑及日语问答环节,绝大多数学生也能积极跟进,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比较活跃。最后,老师会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及课堂表现进行简单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显示出其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课后,老师要求学生上传口头作业的音频,从中抽查并对其点评指导。从上传的音频来看,学生大都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日语的口头表达和翻译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可以说,为期两学期的高级日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3.2 问卷调查
每学期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结束后,都对任教班级的学生(共45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36份答卷。问卷内容包括4个问题。① 你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选项分别为:A(是的)、B(差不多)、C(不是);②你认为翻转课堂的优势在哪里?③你认为翻转课堂模式的不足在哪里?④你愿意继续这样的学习模式吗?选项分别为:A(是)、B(无所谓)、C(不)。其中,②、③两个问题均为自由回答,根据答案内容大致可归纳为表2。回收的36份答卷中,有33名同学认为翻转课堂优于传统课堂,2名同学认为差不多,1名同学认为传统课堂优于翻转课堂;有33名同学愿意继续以这种模式学习,2名同学认为无所谓,1名同学表示反对。
表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参与翻转课堂的每个环节,按时完成预习、积极参与课堂、高质量完成作业,切实提高了日语综合理解与运用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近九成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持欢迎与肯定的态度,并且具体指出了高级日语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与成效。同时,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督促与指导,需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及讲授内容。
4 总结与反思
担任高级日语主讲教师10余年以来,针对高级日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模式的改进上进行过诸多思考与尝试。2018年9月,在具体了解了翻转课堂的特点及要求后,便开始了翻转课堂模式下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在边思考、边实践的过程中,终于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模型,即把教学活动切割为充分教学准备之后的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参与与课后认真练习3个环节,并梳理了高级日语教学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即重点词语与表达、背景知识、文章理解与围绕文章内容的口头练习。这一教学模型将学习重心放在课前与课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帮助学生迅速提高日语综合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发挥着良好作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①教师的综合能力面临挑战。在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制作视频的质量、教学知识点的梳理、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后的指导点评等都会受到检验。除此之外,教师为此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会大幅增加。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面临考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如鱼得水,不仅日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能得到迅速提升,与同伴的协作与沟通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但少数欠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以及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③评价方式操作困难。不同于以试卷分数评判学生优良中差的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提倡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主、学生参与的多维度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日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还涉及学生的协作、沟通、时间管理等多种能力。此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属于被评价的内容。总体来说,这种评价方式虽然灵活全面,但操作起来相对复杂,且难以避免主观甚至随意的一面。最关键的是,必须得到学校在政策体制上的支持。否则,运行起来有些困难。
为解决以上问题,建议成立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团队,并向学校申请技术上的支持,与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准备。同时创建高级日语的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督促与指导力度。在评价方式方面,尽量争取学校政策体制上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评价方案,以避免主观随意的情况。
5 结 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拓展了高级日语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促进了教与学的同时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新挑战、新问题,教师们只有齐心协力、灵活应对,共同开展并实施基于翻转课堂问题的研究,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研究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