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水量高良姜中挥发油组成分析①
2020-08-25黄晓兵彭芍丹林丽静李积华黄亮舞
黄晓兵 彭芍丹 袁 源 林丽静 李积华③ 黄亮舞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01;2 广东丰硒良姜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100)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Hance)是姜科山姜属植物,主产于我国广东、海南,为“十大广药”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药用历史[1]。据报道,高良姜药理活性极强,其提取物具有抗菌[2]、抗氧化[3]、抗肿 瘤[4-5]、降尿酸[6]、降血糖[7]、保护脑血管[8]、抗溃疡、保护胃黏膜[9]、神经保护[3]等多种功能。目前,高良姜除用作著名汉药“万金油”的主要原料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添加剂。高良姜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分离出的活性化学成分以挥发油、黄酮类和二苯基庚烷类为主,也有少量糖苷类、甾醇类和苯丙素类成分[10]。
挥发油是高良姜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调味料及高端香料生产的基础呈香物质。目前,有关高良姜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式已有相关报道[11-12],但由于水蒸汽提取的挥发油透明度好、流动性强,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且与其他溶剂有较好的相溶性,因此,工业化生产高良姜挥发油以水蒸汽蒸馏法为主。然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时,物料含水量会影响其传质传热速度,进而影响提取率和提取成分,可考虑部分原料使用新鲜植物,其他则先干燥然后提取。为了客观评价原料含水量对高良姜挥发油提取率和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含水量原料挥发油的提取率和组成,为高良姜挥发油的高效提取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高良姜为四年生蜂窝姜,由广东丰硒良姜有限公司提供,采收于同一种植基地,除去根须和表面杂质,用清水洗净、切成5 cm 长姜段,晾干备用。
热风干燥箱:DHG-9426A,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低温高速离心机:Sigma 3-30K,德国Sigma公司;水蒸气提取装置:自组装;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QP2010-Plus,日本岛津公司。
1.2 高良姜挥发油提取工艺
将高良姜段放入50℃热风干燥箱中低温干燥,实时监测水分含量变化,按照20%的含水量间隔取样,干燥至原料水分含量为10%以下,停止干燥。分别取不同含水量样品,粉碎,过20 目筛,称取相同重量样品高良姜粉隔水蒸馏,收集蒸馏液,注意蒸馏、冷凝温度保持一致,通过油水分液装置收集高良姜挥发油,观察挥发油的体积在30 min内不发变化,停止蒸馏,将得到的挥发油经脱水离心,最终为高良姜挥发油,分别记录重量。其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高良姜挥发油提取工艺
1.3 精油提取得率计算方法
其中,R为挥发油得率,%;Mv为挥发油重量,g;M为高良姜原料重量,g;MC为高良姜原料含水量,%。
1.4 GC-MS分析条件[13]
色谱条件。色谱柱:Rtx-5ms 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日本岛津公司);程序升温:起始温度60℃,保持6 min,以10℃/min 的速度升至160℃,保持5 min,以20℃/min 的速度升至240℃,保持10 min;载气(He) 流速1.6 mL/min;压力100 kPa;分流比30∶1;进样温度250℃;进样量1 μL。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50℃,溶剂延迟2.5 min;数据采集方式Scan,质量扫描范围40~450 m/z,检测器增益电压1.28 kV。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含水量高良姜的挥发油提取率
分别取含水量为76.73%(鲜样,标记为A样)、56.33%(标记为B 样)、36.19%(标记为C样)、16.00%(标记为D 样)、8.56%(标记为E样)的高良姜样品,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各含水量原料挥发油提取得率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原料含水量的降低,高良姜挥发油提取得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原料水分含量为56.33%时,挥发油提取率最高,为1.19%,当水分降低到16.00%时,其挥发油率最低,得率仅为0.43%,当水分含量降低到安全含水量时(<10%),高良姜挥发油提取率反而增加至0.80%。由此可见,原料含水量对高良姜挥发油的提取率影响较大,原料水分含量较高时,高良姜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在干燥过程中,部分挥发油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从而导致干燥后高良姜挥发油提取率下降。因此,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在不影响挥发油成分的前提下,可采用新鲜的高良姜原料进行挥发油的提取生产。
图2 不同含水量高良姜挥发油提取得率
2.2 不同含水量高良姜的挥发油组成分析
采用GC-MS 分析不同含水量原料提取的高良姜挥发油组成,各挥发油总离子流图见图3,主要挥发性成分见表1。由图3 可知,不同含水量高良姜所提取挥发油的出峰数量、出峰时间基本保持一致,表明原料含水量对高良姜挥发油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影响不大。表1 也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高良姜挥发油中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1,8-桉叶素、β-蒎烯、莰烯、(-)-α-蒎烯、α-法尼烯、α-松油醇、柠檬烯、γ-摩勒烯、反式石竹烯等,其中1,8-桉叶素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为26.09%~36.19%),其次为β-蒎烯(相对含量7.10%~9.29%)、α-法尼烯(相对含量4.51%~17.26%),该结论与袁源等[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按照出峰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从表1 可以看出,1~10 号物质相对含量随原料含水量的降低而呈现下降趋势,总相对含量从73.70%下降到52.48%;1~10 号物质及同类物质出峰时间较早,属于分子量较小、易挥发类成分,在高良姜原料干燥过程中易挥发、易损失,且占全部挥发成分的一半以上,直接导致原料含水量降低,挥发油提取得率下降。11~18 号物质相对含量随原料含水量降低呈上升趋势,由15.02%上升到33.11%;11~18 号及同类物质出峰时间较晚,属于分子量相对较大、挥发度较低类成分,在干燥过程中,该类物质挥发度较低,因1~10号及同类物质在干燥过程中易挥发损失,11~18 号及同类物质的提取率会相对增加,但由于该类物质的总含量较低,其增加幅度不大。因此,1~10 号及同类物质挥发是影响高良姜提取得率的决定性因素。1,8-桉叶素是高良姜挥发油的典型特征组分,但干燥后相对含量会下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对高良姜香气的需求,采用新鲜原料或干燥后原料进行挥发油的生产。
图3 不同含水量高良姜挥发油分析的总离子流图
表1 不同含水量高良姜所得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3 结论
通过水蒸汽蒸馏法对不同含水量高良姜挥发油进行提取精制,并用GC-MS 分析手段对各挥发油的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原料含水量降低,高良姜挥发油提取得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各挥发油的组分类型基本没发生变化,但1,8-桉叶素等高挥发度组分的相对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α-法尼烯等挥发度相对较低的组分呈现上升趋势。本结论进一步表明,干燥处理为高良姜挥发油主要特征组分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建立高良姜精油品质标准时,需明确原料含水量等基本特性。本研究结论为高良姜精油的高效、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