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织金:皂角战贫显身手

2020-08-25吴采丽

当代贵州 2020年30期
关键词:皂角南瓜全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吴采丽

青山变金山、林地变宝地。织金县财政每年安排1300万元专项资金,不断扩大皂角种植面积,同时在皂角林下套种南瓜、银杏30万亩。如今的织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7.15%下降到2019年的1.4%,今年3月正式脱贫“摘帽”。

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织金县依托资源禀赋,结合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发展生态产业,将皂角作为“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推进,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把皂角产业推向“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通过栽管并重、产销并举,构建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支撑体系。

青山变金山、林地变宝地。织金县财政每年安排1300万元专项资金,不断扩大皂角种植面积,同时在皂角林下套种南瓜、银杏30万亩。如今的织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7.15%下降到2019年的1.4%,今年3月正式脱贫“摘帽”。

目前,织金还有5555户14783人未脱贫。织金将继续借势发力,发展绿色经济,想方设法使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实现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彩蝶变皂角加工接二连三裂变发展

贵山贵水产珍宝,织金皂角便是其中之一。将皂角籽剥皮去核,所得的皂角精(皂角米或雪莲子),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上世纪80年代,织金县猫场镇偶然间催生出皂角精加工富民新产业。以猫场镇为核心,织金县家家户户都投入皂角精加工中,小作坊、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织金的皂角精加工火爆到什么程度?用该县皂角产业商会会长谢伟的话来说:“5年前,一到皂角收获的季节,外出打工的老乡就会放着每月四五千元收入的工作不要,专门赶回来剥皂角。剥皂角每斤可得50元,人多手快的话,一家人两天剥100斤就可以赚到5000元。”然而小而散的加工方式,难以应对大市场的风险和波动。由于本地皂角种植规模有限,织金县的皂角原料严重依赖省外收购,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皂角精的销售价格也大不如前。2018年,织金县从事皂角精加工的100余家作坊和10余家民营企业联合成立了织金县皂角产业商会,聚拢资源,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合力壮大全县皂角产业。采用“政府+企业+院所+市场+农户”的发展模式,织金县着力制定皂角产业行业标准,规范皂角产品产销行为,建立织金皂角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拧成一股绳,织金县皂角产业,激荡出新的能量。“这是个细致活,要把皂角精按大、中、小三级分拣开来,不能粘连。”在猫场镇黔织明光皂角米加工基地,工人李梅正熟练地分拣皂角精。目前,该基地共有20余个固定岗位工人,每天要加工1.5吨皂角精。升级技术,提升产量,精挑细选,分级包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方向,织金县皂角产业实现了从低效到高质、从粗放到精管、从分散到聚合的转变。如今,织金县猫场镇已成为全国皂角精加工、销售的重要集散地,年加工销售皂角精1000余吨,占全国市场份额90%以上,主要销往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并出口东南亚各国,销售产值达3亿元以上,年支付劳务工资4800万元左右。此外,织金县坚持经营主体培育、加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统筹推进,围绕皂角食药两用功效,谋划建设皂角产业园区,配套建设皂角采穗圃基地、加工基地、电子商务中心、国家级产学研科研中心等。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开发,从手工加工到产业集群。在织金,一颗小小皂角,接二连三,引发产业裂变发展,也带动无数农民脱贫致富。

提质增效50万亩皂角孕育绿色希望

“过去本土皂角原料消耗占比只有5%左右,优质产能始终无法提升。”织金县林业局产业办负责人李兴举认为,加工原料严重依靠省外市场,造成品质高低不一、采购价格波动等风险,只有扩大皂角种植规模,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为此,织金县出台了《织金县皂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织金县2017—2019年皂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为全县皂角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2018年,织金县皂角面积为15万亩,2020年末,全县皂角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

1.织金县猫场镇黔织明光皂角米加工基地里,工人们正将出炉的皂角精进行初步分离。(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吴采丽 摄)

2.皂角树上果实累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吴采丽 摄)

大干快上,品质保证是第一要务。全县“正规军”和“民兵”齐发力,优化皂角品种。

“正规军”,是由毕节市林业局、织金县林业局以及贵州大学林学院组成,分别从基地、管护、种苗、技术等不同方面组织实施了75亩皂角品种选育对比试验,参试品种50个,总投资80万元。“民兵”,则是以贵州七多皂角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多公司)、织金县沁心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沁心源公司)等企业为主。其中,七多公司主要推动皂角产业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已完成全县1300余亩皂角苗高位嫁接工作。沁心源公司在牛场镇改良嫁接皂角300余亩,涉及20个品种。大力投入品种改培、育苗等技术服务工作。以“官方”和“民间”力量为合力,组成专业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实现全县32个乡镇(街道)都安排县级林业、农业技术人员现场蹲点技术指导,调动全县技术人员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织金县乡两级相应成立了皂角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强化林业系统技术指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全力助推皂角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下一步,全县将围绕皂角加工基地、皂角产业园区、皂角苗圃基地、大苗种植示范区建设等推动皂角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年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优势产业,带动全县皂角产业从业人员达25万人以上,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7.5万人以上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山美民富皂角林下种药种菜效益提升

王祖义是马场镇马家屯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马场镇皂角种植基地的“农民务工队”队长,负责联络村里务工队队员,组织基地用工。在马场镇,像王祖义这样的“农民务工队”队长共有28位。从前的闲散小户不再“单兵作战”看天吃饭,而成了有技术、有组织的产业工人。“我每天务工费有150元,一个月最少有3000元收入。家里还养了几头牛和猪,加上土地流转费和入股分红,一年下来三四万元是没问题的。”算起收入账,王祖义幸福满满。为了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强化利益联结,切实惠及农户,马场镇还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下辖全镇14个村集体合作社。联合社负责谋划项目、筹措资金、管理人员、统筹协调,架起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目前联合社已组织群众将15000亩皂角林入股公司,同时在林下套种银杏8000余亩、丹参500余亩,覆盖全镇3217户14766人,累计带动贫困户1100户3251人增收。”马场镇党委书记田明介绍。

而在织金县龙场镇营仓村,皂角树下套种的近2000亩南瓜长势喜人,瓜藤上已开始结小南瓜。近年来,全村累计发放务工费70万元,其中贫困户直接务工收入达32.15万元。以短养长、长短结合。2018年以来,“皂角+南瓜”发展模式在织金全县推广,让贫困群众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种好瓜、有好价、得实惠。由农耀公司对织金全县南瓜实行保底收购,商品瓜每斤0.36元,次品瓜每斤0.25元,按亩产5000斤商品瓜折算,10万亩可产5亿斤南瓜,产值接近2亿元。

此外,该公司正投入织金县现代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园区项目建设,开发南瓜深加工产品,建设AD蔬菜烘干线、精品蔬菜干燥烘箱、蔬菜磨粉打粒生产线和6000平方米的冷库;将建设10万吨南瓜冷库和年产3600吨南瓜面条加工生产线,力争把织金县现代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园区纳入供港澳备案和进出口加工基地。

猜你喜欢

皂角南瓜全县
皂角树下
南瓜灯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乌鸦与皂角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菜饭合一 简单午餐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