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的项目化学堂的实践路径

2020-08-24黄利锋李盛杨小燕惠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化学疫情同学

黄利锋 李盛 杨小燕 惠花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江南北,以九省通衢的武汉为中心,迅速地蔓延全国。为了配合全国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各地延期开学,实施“停课不停学”。一些地方中小学校通过网课、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学生在家学习。线下的学校生活被完整复制到线上,不“停学”变成了“不停”学,并产生了水土不服现象。网络带宽、直播技术、家长助教和孩子视力等成为居家学习的热点话题,质疑与困惑也相应而生。由此引发了大家关于“停课不停学,学什么?怎么學?”的大讨论,许多老师提出“眼前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前疫情是最好的学习场景”的教育观点,认为居家在线学习,应回归教育本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在这个特殊假期里懂得生命与健康、责任与担当、科学与真知。

项目化学堂成立需求与愿景

21世纪是高度个性化的时代,是人与人之间高度合作和联通的时代,学校教学要紧跟世界的变化,既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要在团队合作中增强学生与世界、学生与社会、学生之间的连接。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4C核心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要实现这些教育目标,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实施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以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或学生关心的主题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项目合作中学习沟通技能、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对他人的观点或身边现象进行反思批判。

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梁丰小学借助CCtalk直播技术成立了项目化学堂,让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角色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用信息技术和语言表达相结合的形式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笔者在朋友圈发布了直播技术操作流程,成立了直播QQ群,得到了不少老师的响应。扬州市梅岭小学、徐州市北辰小学、武汉市东亭学校小学部和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都愿意参与进来。经过大家商议,我们把项目化学堂定义为一个基于网络的跨地区、跨学校、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共同体,研究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跨学科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项目化学堂项目内容和实施

面对全民战“疫”的社会大课堂,我们能够学到些什么呢?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宅家学习计划如何制定?没有学习同伴,我该怎么办?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孩子意识到,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经过团队讨论,我们决定以“我是小主播”为项目化学堂活动开展的驱动任务,为学生搭建一个基于网络的演讲平台,围绕抗击疫情设计“社会品德”“自我管理”“科学认知”“生命探索”等演讲主题,指导学生面对一种事物、现象、话题,能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做小主播,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的综合性任务。首先,围绕主题收集和整理素材,制订研究计划,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成果总结,撰写演讲稿。其次,要学会在电脑上下载、安装和使用CCtalk直播软件,检查耳麦和摄像头是否正常使用。根据演讲稿制作幻灯片,图文并茂,结构完整,有封面、目录和内容页,训练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力。再次,要学习演讲技巧,反复练习,而且还要在直播中善于和听众进行互动。

项目化学堂从2月5日成立以来,已经组织“一封画信,为你加油”公益活动和举办四次网络直播活动,学习内容涵盖艺术创作、品德教育、自我管理和疫情防控,活动参与人数达1300多,反响很好。项目化学堂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研究,丰富了居家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把孩子推向活动的前台”的直播做法,带动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1.“一封画信,为你加油”项目活动

画信,就是在一面空白的明信片上绘制图文,是一封有图有文的信。它无需严谨的语言文字、无需高深的绘画技巧,是一种大众化的交往方式。疫情来袭,梁丰小学的学生们心系武汉,他们在奥运冠军杨威老师组织的“一封画信,为你加油”公益活动中,与武汉市东亭学校小学部结对,用画信的形式为武汉的同学们加油鼓劲!

本次项目的驱动问题是:“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让武汉的小伙伴们感受到来自我们的温暖关怀?” 画什么,如何画,文字怎么写,学生们要有一颗同理心,设身处地理解封城环境下武汉小伙伴们的心情,他们此时最需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共同走进彼此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学生们有的推荐好书、游戏、电影等,有的介绍自己的爱好,有的表示等疫情过后去吃热干面、赏樱花。当我们把作品以电子邮件形式寄给东亭学校小学部的学生后,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回信,感谢梁丰小学同学们的关心。两校的学生们还在“宅家学习分享会”直播中,相互交流自己的宅家学习经验,增进了友谊。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孩子们更懂得坚守爱、分享爱并传递爱。不走出家门也能传递爱与信念,让画信作品成为武汉与张家港搭建起的爱心桥梁,用爱的力量抗击病毒,中国没有孤岛!

2. 宅家学习分享会

停课不停学,怎么学?各地区各学校都推出了一张网络课程表,要求学生上网课,软件打卡,拍照拍视频上传作业,开展线上学习活动。但现实情况是家庭环境和教室不一样,学生容易受游戏、动画和社交软件的干扰,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能力的考验。家长在学生的居家学习中起什么作用?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如何来管理?项目化学堂面向各参与学校征集居家学习优秀做法,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这次“宅家学习分享会”的直播活动,不管是现场分享,还是在家听课,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收获。梁丰小学四年级周文轩同学说:“我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能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寒假生活,紧张的是有1000多人在听我的演讲,生怕自己讲错。没想到一开始由于设备问题,出现了杂音,在李老师的现场指导下,我很快调试好了设备,顺利地开始第一次演讲,直播间的老师和小朋友给我点赞,和我互动,我开心极了。”东亭学校小学部四年级韩璐羽同学说:“通过这个活动,我认识了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学到了每个人在学习中不同的方法,比如有的同学提到除了阅读名著外还可以欣赏中外优秀影视作品,这我没有涉及,我想去尝试。”梅岭小学四年级刘梦恬同学说:“我与她们相比,还不够全面,少了兴趣的培养,少了亲子的互动,更少了持之以恒的学习耐心。我要取长补短,以他们为榜样,重新规划我的学习,让学习变得更加充实有趣!”

万红小学吴益飞老师是一位非常用心的班主任,在得知项目化学堂的直播活动后,发动班上五名同学参加直播,举办班级主题活动。直播当晚,全班同学和家长全部到场,学生们除了分享自己的超长版寒假生活,还提出了预防病毒的建议,表达了对战“疫”中逆行者们的敬意,祝福我们的国家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这样的班级直播活动,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们互相见“面”的渴望,另一方面树立大家的信心,我们一直同在,为自己加油。

3.我是战“疫”小主播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每一个人都是战斗的主角,谁也无法置身事外。每一个人都要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要从自我做起,戴口罩、不聚集、不传谣。在家落实好学习计划,就是我在这场战“疫”中作出的贡献。

万红小学六年级吴浩楠同学说:“在2月16日晚的直播活动中,我们邀请了武汉的王思睿同学,让她来介绍在疫情防控的环境下是如何学习的。让我感动的是她这样说,虽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区,却没有害怕过。的确,当我们正确认识了它,新冠病毒并不可怕,人心乱了才可怕。”写得多好,这就是我们做直播的价值。通过同伴的交流,舒缓面对疫情的害怕、焦虑的情绪,树立坚定打赢这场全民战“疫”的信心。

世茂小学六年级毛金轲同学在直播中给我们讲述了他的采访经历,采访对象是他的舅妈,职业是医生。他在采访中了解到,张家港市人民医院有四十几位医生已经到湖北去支援了,她没有去,他们的工作没有去的人主动分担下来,让他们在前线安心工作,早日战胜病毒,早日平安归来。他最后对大家说,舅妈为我上了平凡而生动的一课,我要安心宅在家中,静待春天的来临!

4. 北斗星科学工作室专场

在疫情防控战斗中,科学是有力的武器。面对一延再延的假期,张家港市“北斗星科学工作室”的教师们密切联系疫情的相关知识,推出了一系列有趣好玩的科学课程,为小星客们讲述科学小故事,带领他们开展项目微研究,引导小星客们正确面对疫情,提升科学素养。

专业的事必须要有专业人士来做,因此我们邀请本市的“北斗星科学工作室”加盟直播活动。直播主角依然是学生,团队的老师以儿童的视角指导学生来讲述对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搭建一个生生对话的科学专场,让听课的学生觉得我不是以学生身份来听,这里不是以往规规矩矩的教室,是和演讲的同学一起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活动参与率。

科学防疫是抵御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防护知识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环节。本次科学防“疫”直播的内容有:实验小学五年级王弈淳同学通过对“人类与传染病的抵抗史”研究,和大家分享鼠疫、天花、流感、禽流感、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SARS、新冠)的特点以及防治方法;白鹿小学六年级张皓森同学介绍家庭常见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云盘小学五年级苏昱洁同学、崇真学校六年级章艺匀同学通过实验操作揭秘洗手中的学问和口罩的运用。

项目化学堂阶段总结与展望

项目化学堂的直播活动还在继续,三月初还有两场学校特色课程的展示专场。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角,讲述自己在学校课程学习中的收获,倾听学习者的声音,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革新学校的办学样态。

经历20多天的运营,学堂指导教师们和每个参与家庭形成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指导教师结合“当前疫情是最好的学习场景”的观点进行深入思考,基于跨学科理念对演讲主题进行项目化设计,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规划演讲内容,用PhotoStory工具制作小视频,提升学生对研究成果的可视化表达能力。

1. 教育观念未来化

项目化学堂是一个家校合作更为紧密的平台,没有家长的强力支持,活动就开展不起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从分数为上转向能力培养。虽然筹备直播的工作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但依然值得去做,和孩子并肩学习新技术,探索新问题,一次直播就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

2. 直播互动多元化

在直播中,主持人要圍绕每一期主题,从儿童的角度去倾听、分析、互融和评价。能根据每一位学生分享的内容,设计互动话题,让听众参与进来。这样一种分享者与听众之间的对话,以及主持人有效的引导,使每位听众不仅仅是听,而且有思考、有收获。高质量的对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突破时空,形成一个真实的学习空间。

3. 直播评价过程化

项目化学堂自2020年2月5日发起,我们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次经历在线直播的学习方式,没有高大上的直播设备,没有反复强化的练习,每一位学生的直播都是原生态的,没有严格的评判。只要勇敢地参与就好,相信经历了,就会有别样的学习体验与收获。

项目化学堂的直播课堂,未来的发展要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生活就是我们的教材,在真实的生活中研究真问题。为了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验互联网的互动协作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已经发出了项目化学堂的学生团队“招募令”。指导教师团队先在CCtalk群讨论区公布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主题,鼓励想做团队领导人的学生在讨论区发帖,提出研究设想,招募团队成员。团队组建成功后,继续利用讨论区制订计划和开展活动。各个团队在活动中要学会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资料,完成任务的团队在直播平台上展示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江苏苏州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2.江苏扬州市梅岭小学   3.江苏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猜你喜欢

化学疫情同学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