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人,那些事

2020-08-24红岩

新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老支书坝顶泥水

红岩

连日来,南方多省连降暴雨,防洪形势严峻的消息一直牵动着我的心。看着电视新闻里抗洪抢险的现场,我想起了数年前的那个难忘的夏天,我曾和一群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们在坝上奋战了三天三夜,那一个个带着泥水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生命的底片上。

那年7月下旬,县区连降暴雨,我们接到命令,立即上坝抗洪抢险。赶到坝上的时候,只见河道中洪流滚滚、浊浪翻腾,洪水如桀骜不驯的野马,卷起的巨大漩涡,咆哮而来,声传数里,令人不寒而栗。堤坝上站满了男女老少,人们正紧张地背土垒坝,增高坝顶;而洪水,竟然离坝顶只有区区30公分了,形势万分危急,一旦洪水漫过堤坝,坝内的数万亩庄稼和千户人家,瞬间将会变成一片汪洋。来不及多想,我们立刻跑上坝顶,和坝上的乡亲们一道挖土、装土、背土、码袋,开始投入一场空前的战斗。

这段名为“榆树岗子”的坝段由村中50名老党员防守,青壮年都被防汛指挥部调到大坝险工险段抢险去了。听说,这段坝原定由村中的妇女防守,可村里的数十名老党员们闻讯后,主动请缨,“抢”下了防汛任务。这些老人中,有的是退休干部,有的是退休教师,有的是老党员,有的是家中享清福的“老爷子”。

为确保坝根、坝炕安全,土要从离坝8米远的地方去取。老人往来穿梭,疾如风快似电,人人流着热汗、喘着粗气,脸上写满了焦急和紧张,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搏斗。背土的陈大爷摔在泥水里,硬是挣扎着起来,佝偻着腰,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向坝上爬去。几位鬓发苍白的退休老教师不知在泥水中摔过多少次了,身上溅满湿泥,脸因用力而憋涨得通红,双手死死地拽着湿漉漉的土袋向坝上挪去。刚到坝上时,我还为这些“老弱残兵”的“战斗力”而感到担心,没想到在他们身上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下午3点钟,坝顶长高了50公分,险情被排除了。老人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东倒西歪地坐在湿泥堆里……

晚上,大坝上漆黑一片。为提防洪水夜间“偷袭”,老支书刘二爷主动提出:其他老人们全部进简易棚中休息,他和三名老党员轮班站岗守堤。天刚放亮,大坝上出现了一支“大娘抢险队”——村里的40多名婶子大娘们,在村里張奶奶的带领下,为坝上的乡亲们送早饭来了。喝着热乎乎的“百家粥”,半宿的劳累和雨淋都变成了心间奔涌的阵阵暖流。

雨后的坝上雾气弥漫。老支书刘二爷突然在坝上高喊:“乡亲们,快上段啊,洪峰来啦。”老人们各操家什,呼喊着背土垒坝。取土场没土了,张奶奶站了出来:“下边的花生地是俺家的,大伙就在这儿取土吧。”“这花生长得多好啊,挖土糟践了。”“我的老哥哥,都啥时候了你还算计这个?大坝内有5万亩地,你要算就算算是我家的2亩地多,还是坝内的5万亩地多。”话音没落,张奶奶已带头挥锹走进了花生地……坝上三日,我真切感受到——众志成城,让我们信心百倍,同舟共济,勇敢前行!

猜你喜欢

老支书坝顶泥水
乡村老支书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煤泥水处理智能控制研究现状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泥水加压平衡盾构
基于自适应内模控制的煤泥水自动加药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老支书
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