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停课不停学”对北京在线教育的挑战与启示

2020-08-24刘熙郭秀晶周蔺邹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学校教育

刘熙 郭秀晶 周蔺 邹敏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时间之久、情况之复杂、影响人群之众前所未有,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了极大挑战,而在线教育成为不折不扣落实政府决策的关键和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有效保证。自今年2月17日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以来,首都教育系统从严落实防疫要求,根据疫情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合理安排全市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和分年级逐步返校复课。6月17日,面对北京疫情突发新形势,全市中小幼全部实行静校,在物理环境上把每一个孩子安全地隔离在家,同步继续开展线上教学。本文系统总结北京市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深入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重要的是立足长远,转危为机,从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学校教学方式变革的角度进行反思,以期为实现更高水平的首都教育现代化提供决策参考。

实践与探索

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在线教育学习者、在线教育教学者、在线教育环境、在线教育资源、在线教育平台等因素。学习者是中心,教学者是关键,课程资源是核心,而平台和环境是基础,五位一体,共同构成在线教育系统。2003年SARS疫情爆发、2015年和2016年冬季北京市三次发布雾霾红色预警期间,北京中小学已经开始网络“停学不停课”的实践,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得益于过去二十余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基础,以及政府、学校、企业和民间力量的强大协同能力,面临众多未知与不确定性因素,北京有条不紊地开展中小学在线教育实践与探索。

1.统筹在线教育资源,发挥首都教育优势

北京围绕在线教育核心要素,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市级统筹作用,整合汇聚多方优质在线课程、数字图书、电子教材等数字资源,与教育部国家教育公共资源平台对接,积极吸纳共享企业优质资源,依托北京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面向各区教育资源平台开放共享,支持学校开展“互联网+教育”应用。近年来北京市一直在积极建设的“北京数字学校”成为中小学在线教育的基础资源储备。数字学校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所有学科的同步课程,并且在不断地更新、完善和补充课程资源。海淀区中小学教学资源平台内容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科精品课程,内设人文、科学、信息、学科、综合五大资源库,资源库下设86个拓展性、探索性资源子库。“海淀·空中课堂”还上线爱奇艺知识频道、今日头条、快手、腾讯云课堂、百度等平台,全国各地学生都可以在平台上免费学习。作为全国科技中心,北京汇集了一批有实力的在线教育科技企业,有的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如总部位于北京的好未来教育集团与国内多个省、市、区合作,保障当地“停课不停学”。

2.丰富在线教育内容,贴合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实际需要

除文化复习课之外,北京根据防疫需要创新性地开展线上教育活动。市教委组织编制《中小学生居家学习与生活指导工作指南》,指导区教委组织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明确居家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合理使用家庭资源和网络资源,突出五育并举、家校协同共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素质教育。为做好延期开学期间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委组织专家录制了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微课(五节),并依托中小学数字德育网面对师生开通网络在线心理咨询服务。疫情发生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通过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推出“双‘特战‘疫”专栏,97位市特级校长和近800位特级教师迅速建“群”,每天针对家长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取得了较好效果。3月初,5万余高三学生首次尝试在家“云”开考2020年北京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家长担任考官,通过网络上传答卷。针对学生在家学习的特点,学校利用网络手段迅速组織了家长参与学生管理,以提高学习的效率。部分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开学意识,还举行了线上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

3.充分利用多种传媒渠道,构架全媒体学习生态

为了应对初三、高三学生的升学考试,北京市教委组织名师录制线上初三、高三复习课。3月16日开始,增加高一、高二的复习课以及初二年级学生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这些课程通过多个渠道播放。电视播放载体调整为歌华有线,共推出12个“空中课堂”电视频道。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同步为学生提供课程点播服务。学习强国App、腾讯、阿里(优酷)、百度、字节跳动(抖音)、快手、中文在线、一下科技等互联网企业也同步开通北京数字学校“空中课堂”专栏,提供点播服务。这些内容可以利用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终端接收,并且可以反复收看,有关教材电子版也可以免费下载。全媒体学习生态架构方案,能够照顾到全覆盖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网络拥堵问题、眼睛健康问题。

4.出台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在线教育企业积极主动性

为减轻疫情影响,政府出台减免房租、延期纳税等政策,帮扶教育培训机构渡过难关。社会力量所提供的校外在线教育,从数量、质量、种类和创新性等各方面都非常亮眼,是在线教育供给侧一支庞大有力的生力军。首先,互联网平台接纳了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受众基数。据了解,目前在线上课的师生大量使用学校或老师指定的移动办公平台、视频会议平台、短视频平台等,由老师开展直播的形式进行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这一类平台如腾讯开发的腾讯会议、QQ视频,阿里巴巴开发的钉钉,CISCO公司开发的ZOOM等云视频会议系统;也包括优酷、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视频分享平台。其次,与北京市中小学建立开放共建、资源共享、成果互惠的协作机制,研发优质网络课程、微课、在线课程等产品,推动转变教学方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和更加多样化的在线教育需求日趋强烈。校外在线教育机构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和项目,是公办在线教育有益的补充,满足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问题与挑战

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以公立为主,因而也拥有庞大的公共基础设施,不仅保障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公共性,也保证了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围绕学校教学配套的信息化设施作用发挥有限。在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线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停课不停学”工作对教育工作者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也暴露了在日常教学中关注不够的问题。

2.优化在线网络教学空间,加强线上教材建设工作

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使空间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入口,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首先要做的就是净化网上教学直播空间,清除各种或明或暗嵌入的商业广告的侵扰。其次要优化教学空间,营造网上学校学习氛围,满足网上学习需要。加强线上教材建设工作,统一思想,统一标准,形成网络权威教材。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尤其要开发富媒体形式的数字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和家校合作行動,保证在线教育质量

数字化时代对师生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完成首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和团队指导力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新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应用大数据开展教学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在线学习的能力。要将网上互动、网上自主学习和网上合作作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核心。要进一步增强在线教育的个性化、精准化、互动式、开放化,实现教学内容个性诊断、按需供给,使在线教育成为常态教育供给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关爱弱势群体,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

首先,通过赠送爱心补助流量、资助上网终端、安排上网专用场地等形式,为困难学生创造更好的在线学习条件。可考虑暂时将相关设备从计算机实验室下放到家庭。指导学生通过电视等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其次,要认识到教育公平绝不仅仅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线上抵达,还需要创建由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组成的社群,促进经验分享和应对策略的讨论,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重视儿童在线学习的家庭指导,包括制定一个日常学习生活计划、与学校保持沟通、监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积极吸引孩子参与、鼓励孩子提问、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等。

5.促进与规范并举,维护在线教育行业秩序

落实疫情期间受困在线教育企业的帮扶措施。探索“政府统筹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供给机制,完善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制度,将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纳入地方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另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在线教育行业认证和准入门槛,制定在线教育机构从业人员资质标准及专业评价体系,完善在线教育预付费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学习者的切身利益。要规范在线教育行为,建立在线教育机构负面清单制度,开展行业规范和自律。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