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2020-08-24

工业技术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级化产业结构升级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 510640)

引 言

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育环境的优化,全国各地的人力资本由初级向高级演进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指出,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构建起国家先发优势,要充分发挥高级人力资本在创新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凸显出国家层面对人力资本高级化的重视。2017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吸引高级人才,引发席卷全国的 “抢人大战”,反映了各地区试图通过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来带动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两个现实问题并尝试解决:(1)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否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有效推动作用?(2)鉴于我国人力资本禀赋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均存在区域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否合理解释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差异?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解释在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可以为政府经济政策、人才政策的制定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给予一些参考。

1 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指初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步下降、高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渐上升的人力资本结构规律性变化过程[1]。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它指出了人力资本结构演变的方向,相对于人力资本结构,其更能从整体上刻画人力资本的整体数量、质量状况及其结构演进的影响效用[1]。

刘智勇等 (2018)最早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出定义和测算,并通过实证检验表明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1]。程锐等 (2019)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演进过程中经济所产生的变化[2]。耿晔强和白力芳 (2019)通过对全球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推动效应,且这种推动效应对于不同行业存在异质性[3]。张治栋和吴迪 (2019) 则利用长江经济带的数据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有效提高了产业创新效率[4]。总而言之,目前关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方面的研究较为有限,尤其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方面的研究亟需补充和完善。

回顾过往文献发现,关于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关注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差异。不同学者分别基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投资层次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来对人力资本进行分类,并分地区检验了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5-7]。一般来说,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越高,越离不开高层次人力资本的禀赋[8];(2)研究人力资本的质量及数量分布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人力资本结构差异作为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会影响技术路径的选择,并由此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9,10]。现有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在区域间的分布不均衡,而这一现状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11]。由于滞后的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不相匹配,使得生产要素资源利用低效,抑制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2]。因此,必须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3]。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异质性人力资本差异化作用角度还是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角度来研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都难以刻画出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方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整体上看,在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人力资本结构也从低层次人力资本向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方向演进,两者的演进趋势一致[14]。但假如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达不到产业结构升级的配置要求,就会导致产业升级的空心化[15],只有人力资本结构的高级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处于同一频次才能实现相互推动的良性发展。

因此,本文将采用2001~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现有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相关研究加以拓展,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全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方向和效用。此外,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间的经济禀赋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同时展开对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求更全面地刻画出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差异性影响。

2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

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为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设定实证分析模型如下:

其中,下标i和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j代表第j个控制变量,η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特定效应,εit表示与解释变量无关的随机扰动项。

2.2 变量选取

2.2.1 被解释变量

产业结构升级(Str):借鉴徐敏和姜勇(2015)的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迁程度[16], 测算公式为:q3·3。其中i表示第i产业,qi为第i产业占GDP的比重。可得1≤Str≤3,Str的取值越接近于3,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水平越高。

2.2.2 解释变量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Hstr):借鉴刘智勇等(2018)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测度方法,通过向量夹角来度量人力资本结构向高级方向变化的过程[1]。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的构建具体如下:

(1)根据受教育程度不同,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常见的5档分类: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 (含中专)、大专及以上。将每类人力资本的占比作为一个空间向量,构成人力资本的五维空间向量x0=(x0,1,x0,2,x0,3,x0,4,x0,5)。

(2) 构建单位向量组X1=(1,0,0,0,0)、X2=(0,1,0,0,0)、X3(0,0,1,0,0)、X4=(0,0,0,1,0)、X5=(0,0,0,0,1)作为基准向量, 分别计算人力资本空间向量X0与X1的夹角θj(j=1,…,5)。

(3)按照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5种不同的人力资本赋予从高到低的权重,θ1的权重W1为5, 则θj(j= 1,…,5) 的权重W1、W2、W3、W4、W5依次设定为5、 4、 3、 2、 1。

由此,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指数由以下公式衡量:

Wj为θj的权重,θj的加权求和越大,Hstr越大,则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程度越高。

2.2.3 控制变量

综合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文献,引入以下4个控制变量:城市化水平 (Urban)、对外开放程度 (Open)、技术投入 (Tech)和基础设施 (Infra)[17]。其中,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各省 (市)的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则通过各省区进出口总额 (均按照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为人民币)占当年GDP的比重来度量[17]。技术投入可以从各省市对科技研发的投入经费体现出来,故选用各省市当年R&D内部经费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来衡量。基础设施用各地区的公路总里程占其国土面积的比重表示[17]。

2.2.4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本文选取了2001~2018年30个省 (市、自治区)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港、澳、台和西藏地区除外)的数据进行分析,模型中所有变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2~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各变量全国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基于面板数据分析,本文从全国层面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再从区域层面对比东、中、西部的影响效应差异,多方位验证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模型。在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先确定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Fixed Effect,FE)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RE)进行检验,由此本文进行了豪斯曼 (Hausman)检验。当豪斯曼检验P值低于0.1时,拒绝 “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估计量没有实质性差异”的零假设,选用固定效应 (FE)模型,否则采用随机效应 (RE)模型。

表2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估计结果

表2报告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样本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模型选择结果及各变量的估计系数。根据豪斯曼检验结果,全国样本和东、中、西部样本的回归估计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3.1 全国样本的实证结果分析

表2的回归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的数据样本下,基于1%的显著性水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对产业结构层次系数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每提高1%,将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0.328%。从控制变量来看,加大技术投入可以显著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即每增加1%的技术投入,可带来0.153%的产业结构水平提升。此外,城市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作用较小,而对外开放程度则存在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出口产品大多属于制造业,这一负效应可以理解。

虽然部分控制变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但是从表2显示的各变量估计系数中可以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系数远大于其他变量,说明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强于其他变量。因而可以判定,在考虑所列举的诸多要素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扮演了主导性角色。

3.2 分区域样本的实证结果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产业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分化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各区域处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由此势必导致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本文根据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分别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表2的数据显示,在东部地区的数据样本下,基于1%的显著性水平,该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一作用的回归估计系数为0.676,表明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每增加1%,就能带来0.676%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系数不仅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而且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此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对外开放程度起到抑制作用。

对中部地区的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负向影响其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但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丰富但是产业经济不够发达,人力资本可能未得到充分利用,虽然人力资本结构由初级向高级发展,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现状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人力资本投入并未马上得到很好的反馈,造成了短时间内部分的人力资本浪费,但相信随着各方面软硬件的改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将会逐渐显著;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投入或城镇化率等人力资本以外的其他因素可能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如表2所示,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其产业结构升级为显著促进的作用。城镇人口增加带动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外开放程度的负效应以外,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中部产业结构升级也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对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更高、人力财力等资源有限但基础设施建设却较为薄弱,因此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然而若过多将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则会导致第三产业的投入相对不足,因此短时间内会影响产业升级,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必须的,其可能会在较长时间段内发挥正向作用。

西部地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人力资本结构的高级化演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其作用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水平。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每提升1%,产业结构调整也将对应优化0.144%。考虑到控制变量,发现技术投入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起到了更为显著的正向作用,其回归估计系数为0.436,说明相对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现阶段西部地区的技术投入能够带来更高的产业升级效率。此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在地区层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东部影响效应最强,高于全国水平,西部影响虽然显著但是相对较弱,低于全国水平,而中部地区影响效应不显著。

3.3 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和输出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更换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干春晖等 (2011)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也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的服务化,因此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来度量产业结构高级化[18]。本文借鉴其方法将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变更为产业结构高级化,仍然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稳健性检验

从表2和表3两种情况的回归结果对比中发现,改变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后,核心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系数、符号及其显著性虽有变动但是可以接受,即通过稳健性检验。因此认为,本文的分析及结论具有可靠性。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2001~2018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模型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在全国层面进行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2)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层面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且这种促进效用高于全国效用水平;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的高级化水平抑制了其产业结构升级但统计上不显著,而城市化水平对产业升级起到主要推动作用;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其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效应显著,但相对较弱,远低于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水平,同时也低于全国水平。人力资本结构的高级化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地区产业发达程度与人力资本高级化的边际增效基本同向变动。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尽管目前我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在统计上对产业结构升级为促进作用,但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人力资本结构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必须坚持完善各级教育体系,在加大高等教育投资的同时要兼顾对初、中级人力资本的再教育投资,从整体上提升人力资本结构质量;(2)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动态演变的过程,受地区人力资本原始结构、经济禀赋和产业发展水平约束。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迥异,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不一样,各地政府在 “人才大战”中盲目争夺高级人才的行为并不可取。各地政府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政策;(3)高级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既要通过 “内培外引”持续吸引高端人才,扩充高端智库,又要在硬设施上坚持技术投入的积累,尤其是要加大基础科学领域的研发投入,增强原始创新动能;此外,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宣传,以引导社会尊重知识产权,为发展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高级化产业结构升级
《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编制说明
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及效应分析
回暖与升级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