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地域空间耦合协调视角下浙江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0-08-24施政
施 政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人口数据的分析,全面把握当前浙江省小城镇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作出决策、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省域层面小城镇与城乡空间的高度耦合肩负着推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乡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1.1 具有城乡过渡形态的小城镇以及建制镇的主体形态
费孝通先生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小城镇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因此,小城镇更多地是作为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形态,具有介于城、乡之间的属性,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乡及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和规模特大的村。
从行政区划单元数量看,根据浙江省2018年行政区划统计,全省小城镇包括637个建制镇、265个乡、122个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和若干个规模特大的村,建制镇所占比例接近60%,建制镇为小城镇的主体形态。
从辖区常住人口看,全省1 024个小城镇辖区常住人口3 769.37万人,其中建制镇占比超过3/4(2 828.43万人),平均每个建制镇4.44万人;乡辖区占比5.11%(192.47万人),平均每个乡0.726万人;独立于城区的街道辖区占19.86%(748.47万人),平均每个街道6.13万人。
从建成区常住人口看,小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1 431.18万人,建制镇占比超过3/4(1 095.91万人),平均每个建制镇1.72万人;乡占比3.11%(44.58万人),平均每个乡0.168万人;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占20.31%(290.69万人),平均每个街道2.38万人。
综上所述,全省小城镇形成以建制镇为主体,乡和独立于城区的街道为两端的“纺锤形”结构。同时,独立于城区的街道最高,建制镇人口密度较高,乡最小,独立于城区的街道人口密度最高,建制镇是推动就地城镇化的最重要的空间形态。
1.2 小城镇是全省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载体空间
从浙江省看,全省小城镇辖区常住人口(3 769.3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5 657万人)比重超过2/3,辖区户籍人口占比超过60%,小城镇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作为承接城市功能辐射,带动广大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省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
1.3 小城镇是流动人口的重要集聚地与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空间
从流动人口看,全省小城镇辖区常住人口(3 769.37万人)比户籍人口(3 097.99万人)多671.36万人,全省小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1 431.18万人)比户籍人口(932.16万人)多499万人,小城镇以相对较低的就业门槛和生活成本成为外来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小城镇如何更好地从产业、功能、设施、服务等方面做好承接流动人口的准备,吸引流动人口转化为本地人口,是小城镇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 小城镇与设区市耦合协调发展的低协调性,设区市层面小城镇发展存在不充分与不平衡性
2.1 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建制镇和乡表现出的集聚特征
从小城镇的数量看,杭州市124个,宁波市109个,温州市115个,嘉兴市55个,湖州市49个,绍兴市92个,金华市116个,衢州市83个,舟山市26个,台州市107个,丽水市148个。建制镇数量最多的为温州市,有89个,其次为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杭州市,建制镇都在70个以上,总体表现出浙北、浙东以及浙中平原地区表现出强集聚特征。
乡的数量方面,乡数量最多的为丽水市,有90个,其次是衢州市,有38个,表现出浙西南丘陵地区集聚特征。见图1。
图1 设区市不同类型小城镇数量
2.2 小城镇等级规模表现出均衡分布以及集聚分布的差异化发展特征
从辖区人口看,丽水市(95.3%)、衢州市(77%)、舟山市(84.6%)、温州市(66%)呈现小型城镇集聚特征,3万人以下的小城镇占比超过60%;杭州市(59.7%)、绍兴市(51.1%)、金华市(58.6%)、台州市(45.8%)、湖州市(44.9%)占比在40%~60%之间,呈金字塔形分布;宁波市、嘉兴市小城镇数量分布较为均衡,大(3万人以上)、中(1~3万人)、小(1万人以下)规模的小城镇比例大致为1∶1∶1。见图2。
综上所述,嘉兴市、宁波市、湖州市的小城镇发展最为均衡,中、大规模为主,富有活力;杭州市、温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的小城镇呈1个中、大规模小城镇带动2个小规模小城镇的结构比例;丽水市、衢州市、舟山市以小规模小城镇为主。
从建成区常住人口看,建成区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丽水市、杭州市、温州市、金华市、衢州市、绍兴市和台州市。尤其是丽水市、衢州市建成区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小城镇比例在80%以上。见图3。
图2 设区市小城镇建成区不同等级规模常住人口数量
图3 设区市小城镇建成区不同等级规模常住人口比例
2.3 人口向浙北、浙东以及浙中平原地区集聚,表现出强集聚以及高密度的空间特征
从人口流入方向看(以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为标准进行判别),全省11个设区市小城镇建成区人口净流入,其中宁波市、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台州市人口流入较多,在50万人以上,表现出浙北、浙东以及浙中平原地区强集聚特征。丽水市、衢州市、舟山市人口流入较少。
从建成区平均常住人口看,全省平均建成区常住人口为1.4万人,嘉兴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杭州市在平均值以上,嘉兴、宁波都在2万人以上;湖州市、金华市、绍兴市在1~1.4万人之间;丽水市、衢州市、舟山市不足万人。另外,辖区平均常住人口也表现出类似特征,嘉兴市、台州市、宁波市、杭州市、绍兴市、湖州市最高。
综上所述,小城镇发展总体表现出嘉兴市、宁波市、台州市、杭州市、金华市、绍兴市、湖州市等浙北、浙东以及浙中平原地区强集聚特征。
2.4 浙西南地区小城镇呈现流出态势,向省内其他城镇以及城镇建成区集聚
从建成区人口净流入看,全省631个小城镇人口净流入,占61.6%。从11个设区市建成区人口净流入小城镇占比看,嘉兴市最高,为98.2%,反映出嘉兴受上海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区双重辐射,最受外来人口青睐;湖州市、宁波市、杭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舟山市紧随其后,都超过或达到50%;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最低,不到50%。
同时,丽水市、温州市、衢州市有50%以上的小城镇建成区人口是流出的,75%以上的小城镇辖区人口是流出的,乡村人口加速向建成区或其他城镇转移的趋势。
3 小城镇层面人口与地域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的一般协调性,人口的极化集聚和不均衡分布特征
3.1 数量多分布广的中小型城镇是浙江小城镇的主体单元
从辖区人口看,59.2%的小城镇人口在3万人以下;3~10万人的占34.0%;10万人以上仅占6.8%。从建成区人口看,建成区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占66.4%;1~3万人的占21.5%;3~10万人的占10.4%;10万人以上的占1.7%。
综上所述,规模小于3万人的中小城镇以及镇区1万人以下的城镇成为小城镇的主体形态,总体呈现出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两极分化明显的结构特征。
3.2 少数零散分布的大型城镇在小城镇体系中承担了至关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全省124个(12.2%)建成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但建成区人口总量达827.76万人,占57.8%。而建成区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小城镇,数量占全省小城镇总数2/3左右,承担的人口为226.98万人,不到总量的1/6。反映出全省小城镇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明显。
240个辖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小城镇总人口为2 309.5万人,占比61.3%;178个辖区常住人口在3~5万的小城镇总人口为696.82万人,占比18.5%;606个辖区常住人口3万以下的小城镇总人口为763.05万人,占比20.2%。占总数不到1/4的大规模(>5万人)小城镇承担了辖区常住人口总量的6成以上,占总数4成左右的中大规模小城镇承担了辖区常住人口总量的8成以上。见图4。
图4 小城镇辖区常住人口分布
根据世界上其他国家经验,小城镇至少要形成 3 万人以上的规模才能更好地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应加快扶持发展辖区常住人口3万人以上且建成区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的小城镇,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带动周边乡镇、乡村发展的龙头作用。通过1个小城镇示范带动2个小城镇的方式,提升全省小城镇发展水平。
3.3 城镇建成区已成为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间,但集聚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全省小城镇约有38%的人口居住在建成区,其中建制镇、乡、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分别平均有38.8%、19.3%、38.8%的人口居住在建成区,建成区人口集聚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4 对高质量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发挥小城镇在城乡空间体系中的关键节点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小城镇承载着大量人口,直接受益人群1 431.18万人,覆盖受益人群达3 769.37万人。应充分发挥小城镇联结城乡的战略结点作用,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4.2 紧扣小城镇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
发挥小城镇在两美浙江建设以及四大建设过程中的战略支点作用,综合考虑小城镇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因地制宜推动都市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质量。
4.3 突出示范城镇的引领和带动效应,辐射带动全省小城镇整体发展
立足于全省大型城镇在人口承载力方面的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支持和培育发展全省300~400个规模较大的小城镇,将这些小城镇建设成为镇域以及周边乡镇的重要集聚中心和农民就业创业的主要平台,以及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及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引擎,示范一个、带动若干个、服务广大乡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4 以小城镇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为基础,因地制宜推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与品质化建设
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待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各城镇要立足区域城镇体系与发展分工,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找准定位,开展差异化分工,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