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2017 年至2019 年2 232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0-08-24钟玉娟
钟玉娟
(浙江省平湖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浙江省平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督站,浙江 嘉兴 314200)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ADR 监测是对ADR 进行有组织、系统和规范的报告、记录和评价,是加强药品全程监管的重要手段。对ADR 报告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发现用药问题,降低用药风险,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药物警戒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各省市地区均应开展ADR 监测工作。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平湖市ADR 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服务临床合理用药,对其2017 年至2019 年上报的2 232 例ADR 报告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浙江省平湖市2017 年至2019 年各级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上报ADR 监测中心的2 232 份ADR 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科室,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 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年龄及原患疾病科室分布
2 232 例ADR 中,男女之比为1 ∶1.25;年龄10 个月至97 岁,平均(58.08±20.8)岁,其中≥65 岁的老年人最多(44.71%);原患疾病科室分布见表1。
2.2 给药途径分布
引发ADR 的药品给药途径涉及静脉、口服、外用、经眼给药、吸入等多种常规给药方式,其中静脉给药(含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最多,占83.78%。详见表2。
2.3 药物种类分布
结果见表3 至表5。引发ADR 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31.40% );抗菌药物中以氟喹诺酮类最多(39.55%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共占42.88%;引发ADR 例数最多的药品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12.90%)。
表1 发生ADR 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原患疾病科室分布(n =2 232)
表2 引发ADR 的给药途径(n =2 392)
表3 发生ADR 的药物分布(n =2 392)
表4 发生ADR 的抗菌药物分布(n =751)
表5 发生ADR 排序前10 的药品(n =2 232)
2.4 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2 232 例ADR 涉及皮肤、消化系统、给药部位等多种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反应居首位(24.46%),主要临床表现为斑丘疹、荨麻疹、皮疹、湿疹、剥脱性皮炎、皮肤潮红、瘙痒等症状。详见表6。
表6 ADR 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n =2 232)
3 讨论
3.1 ADR 与性别、年龄及原患疾病关系
2 232 例ADR 报告中,除18 岁以下年龄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外,其他组女性比例均高于男性。不同性别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激素分泌、脂肪分布等存在差异,女性生理构造也导致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加之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周期,故ADR 发生率高于男性。药物在不同性别个体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女性使用某些种类药物更易发生ADR[1],故应根据女性生理特点给予临床用药监护。
患者年龄分布显示,ADR 发生例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ADR 高发人群。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尤其是肝肾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减弱,药物的清除率降低,易发生药物蓄积;且其多患有基础疾病,常联用多种药物,而ADR 发生率与用药品种数呈正相关[2]。
患者原患疾病的科室分布显示,呼吸内科排名居首位,共上报462 例(20.70%),排名前10 位的科室共上报1 787 例(80.06%)。呼吸科患者原患疾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多用静脉注射抗菌药物等治疗,部分患者为呼吸系统慢性病,用药时间长,易发生ADR。
3.2 ADR 与给药途径关系
本调查结果显示,静脉用药(含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引发的ADR 例数远多于其他给药途径。这是因为本调查数据绝大多数来自医疗机构自主上报,以住院患者为主,而医疗机构以静脉用药居多。静脉用药有效避免了首过效应,是起效最快的给药方式,适用于危重症和急诊患者的救治。但静脉穿刺也导致了更高的ADR 风险,首先,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药液配制浓度过高、配伍不当、静置时间过长,加上药品生产储备环节引入的杂质,均可导致ADR;其次,某些药品可直接刺激血管,如电解质、血管活性药物、化疗药物等均易引发静脉炎[3]。同时,长期静脉插管易导致感染、血栓等严重ADR。
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尽量选择口服剂型。对于静脉用药,建议严格审核处方,避免配伍错误,推荐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仅可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配液无菌化操作也可有效降低静脉用药的ADR 风险[4]。
3.3 ADR 与药品种类关系
本调查结果显示,引发ADR 的药品包括抗菌药物、维生素电解质及营养药物、心血管用药等多种药物,其中排名前三大类的占比近70%。抗菌药物在临床各科室均有使用,同时感染患者的基础情况较差,部分患者需较长时间及联合用药,易发生ADR[5]。左氧氟沙星在全部抗菌药物中排序居首,属第3 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组织分布较好,临床应用较广,但静脉用药易发生静脉刺激,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ADR 也较常见[6]。维生素电解质及营养药物常用于疾病的辅助治疗,其中以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引发ADR 较常见,该类药物单用易发生静脉刺激和消化道反应,与碳水化合物、脂肪乳等配伍进行肠外营养易发生电解质、血糖[7]、血脂紊乱[8],是药学监护需重点关注的品种[9]。心血管和循环系统药物ADR 主要由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引起。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扩张血管,常用于扩冠治疗,常见头痛、低血压等ADR,前列地尔所致ADR 以输液部位刺激为主。
目前,我国药品使用不规范现象较严重,抗菌药物滥用情况较突出,各医疗机构的医务、药学部门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对应用较多的品种进行专项点评,以促进其合理使用。对营养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辅助药品应加强管理,建议药学部门从合理用药角度,医保部门从控费角度出发,双管齐下,严控药品滥用,提高用药的临床获益-经济支出比[10]。
3.4 ADR 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ADR 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及给药部位(含静脉输液部位刺激)。该类ADR 表现较易感受或观察到,与药品的相关性易判断,且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是最常被报告的ADR 类型。而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ADR,如抗菌药物相关脑病[11];或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需要实验室检查才能判断的ADR,如抗肿瘤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12];常因不易察觉而被忽略。临床用药应注意相关药品的用药监护,对ADR 高风险药品加强监护,密切关注用药后的反应,定期监测血液、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
综上所述,平湖市ADR 发生特点与国内整体情况基本一致。为减少ADR 的发生,应联合药学、医务、医保部门,加强医师、护士、药师协作,利用处方/医嘱点评、医保控费等手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等的不合理使用。临床应密切监测中老年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合理选择给药途径,重点监控抗菌药物及辅助药品的使用,监测中心定期点评ADR 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调查结论,以减少本地区ADR 的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