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2020-08-23赵学省

数码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堂模式教育教学高中物理

赵学省

摘要:近年来,国家、社会对于教育事业越加看重,相应的,教师担负着更高的教学职责,应当对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教育。我校教师开展“二五双十”教学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作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学习难度大、任务重,教师和学生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教师实施“二五双十”教学模式,能够在班级中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课堂模式;合作交流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2-0123-0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the society for the cause of education more attention, the corresponding, the teacher shoulder a higher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more in-depth education to students. Teachers in our school carry out the "fifth double tenth" teaching mode, which focuses on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exploration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Especially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he study is difficult and the task is heav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burdened with heavy pressure, teachers implement the "fifth double tenth" teaching mode, can create a harmonious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the clas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Key words:high school physic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lassroom model; Ability to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To cultivate

所谓的“二五双十”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25分钟、教师精讲10分钟、课堂巩固10分钟,一堂课被完全规划好,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助力。当然,并不是说只要使用好方法就足够了,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及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感觉到很吃力,为了其思维得到发散,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注重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接下来,本文进行具体阐述。

1  学习小组的分配

要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首先要对学习小组进行合理分配[1]。教师可以将全班所有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各小组的人数相仿,且有着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每个小组共由10人组成,其中,2名优等生、6名中等生、2名潜能生,且两名优等生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的职位,组长在小组中有着一定的职权,可组织中等生对潜能生进行辅导、合作,优等生也需为其他成员解惑,所有成员都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发表意见等。第二,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师不能用同一套规则对所有学生进行要求,而是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潜能生,教师只要求其完成基础学习目标即可;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完成70%的学习目标;针对优等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完成100%的学习目标。当然,中等生、潜能生在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后,可继续深入学习。第三,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体现出“二五双十”的含义,即采用25+10+10比例进行,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占据25分钟、教师课堂讲解占据10分钟、最后的课堂巩固占据10分钟。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可按照“三环节”流程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第一环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制定出导学案,设计相关问题,并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互相交流[2]。第二环节,课堂教学。教师先根据导学案进行板书,并展示出实际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简史进行探讨。在经过一番资料的查找后,有学生指出,早在公元前5世纪、4世纪,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先后提出涉及到力与运动的猜想;也有学生说出了“冲力理论”,在布里丹、阿尔伯特以及奥里斯姆等人看来,推动者施加的力越大,物体速度越快,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还有学生提到了17世纪伽利略类似于惯性原理的说法,而后笛卡尔进行了补足[3]。再后来,就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牛顿提出的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到外力之前,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经历探讨之后,学生了解了知识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同时彼此之间有所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教学。第三环节,课后巩固。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完成巩固。若学生仍然存有疑点,可通过手机、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线上互动,教师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探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营造和谐课堂教学环境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还应当注重营造出和諧课堂教学环境[4]。首先,在进入正式开讲之前,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气讲述一些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电学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在商店(电路)当中,店主(电阻)是老板,店员(电源)是伙计,店员(电源)要为店主(电阻)服务。”让学生产生形象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其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被实际应用在各个行业中,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教学视频,辅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太阳系示意图和动态演示图,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加深其学习印象。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事实上,学生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攀比性,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良性攀比,开展相关比赛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进一步培养。在“二五双十”教学模式下,我校高中物理教师将学生分成各方面能力均衡的若干小组,注重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汤仁英. 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 29(16):134-135.

[2]张玉明. 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J]. 中华少年, 2018,42(10):241-242.

[3]许光.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 高中生学习, 2018,25(10):167-167.

[4]高春.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36(43):156-157.

猜你喜欢

课堂模式教育教学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