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的构建途径

2020-08-23刘峰

数码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数字化

刘峰

摘要:在大數据环境下,构建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实现古籍保护和古籍修复管理的现代化。将古籍纸张的理化性能数据传输到纸张数据库中,古籍修复人员利用纸张数据库进行古籍修复工作,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纸张信息系统具有查询、比较、检索、存储、纸张实体库管理等诸多功能,同时搜集了大量的古籍知识,为古籍保护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

关键词:数字化;古籍保护;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2-0063-01

Abstract: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the paper information system for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was constructed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managem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ncient books paper data transfer to the paper database, database of ancient books repairing ancient books repairing personnel use paper work,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the paper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inquiry, comparison, retrieval, storage, paper entity library management, and many other functions, collecting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plen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protection of ancient books.

Key words: digitization; Protection of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of ancient books on paper; The information system

引言:古籍保护单位拥有专业的纸张检测技术,而古籍纸张信息化管理发展相对滞后,纸张数据采集以及存储没有规范化管理,极大的限制了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构建完善的纸张信息系统,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建立纸张数据库以及纸张实体库,实现纸张实体库与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古籍保护工作。

1  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的构建途径

1.1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1)古纸鉴别功能。古籍纸张信息是使用专业的仪器,将馆藏中古籍的纸张理化性能数据记录下来。将已知年代和地域的古籍文献,检测古籍书叶和护叶的理化性能,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到信息系统中,在网络中建立一个虚拟的古纸信息系统,随着信息系统中纸张信息数据不断的增加,可以进行未知古纸的鉴定。使用同样的检测手法,将未知古纸的理化性能输入到信息系统中,与信息系统中的古纸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未知古纸的年代、地域等信息。

(2)为古纸修复提供数据支持。在数字化背景下,建立纸张信息系统,在系统中是设置纸张修复选项,古纸修复人员在信息系统中检索,阅览古纸信息,找到修复古纸的各项数据信息,可以缩短匹配纸张的时间,提高古纸的修复效率。在纸张信息系统中,建立纸张管理系统,纸张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管理古纸实体库,进行纸张信息化管理,通过纸张的月报表、季度报表以及年报表,掌管纸张库房的出入状况,以及库房中纸张现存数量,进行适当的采购填补。

1.2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古籍保护单位除了具有古籍日常保护工作外,还要具有纸张取样检测技术,数据库具体建设方法如下;

(1)实体纸库。古籍保护单位,要在原始纸库的基础上,设置恒温、恒湿古籍修复用纸实体库。将纸库中的纸张进行分类管理,检测纸张的性能,根据不同的性能,制作成纸本样册,提供给修复人员选取。

(2)文献古纸数据的提取。第一,文献古纸数据要从真正的古籍上获取,使用无损取样,取样之后进行检测;第二,在古籍修复过程中,要对古籍进行全面的性质检测;第三,除了内部古纸检测取样,还要对其他途径获取的古纸进行取样检测。通过古籍的取样检测,获取大量的古籍数据信息,将数据存储到纸张信息系统中,完善系统数据库的信息建设。在存储数据过程中,可以进行数据的对比,判断输入纸张大概的年代和地域,确定纸张的来源。

(3)修复用纸数据检测。建立纸张实体库后,对纸库中的纸张进行相关数据的检测,主要包括了纤维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检测,具体检测项目有纤维组成、pH、白度、厚度、撕裂指数、裂断长等,将修复用纸的数据存储到信息系统中,修复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修复用纸。

1.3构建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的目的。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要以保护纸张数据作为构建的目的,在信息系统中设置了纸张数据查询、对比、增加等功能,同时还设置修复用纸数据库,通过取样检测,将纸张实体库中的纸张数据存储到纸张数据库中,通过纸张的理化数据,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建立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使我国古籍在网络中,与文化产业联系起来,促进我国古籍修复行业的信息化的发展。

2  数字化背景下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构建的意义

古籍保护纸张信息数字化系统的建立,为古籍修复提供纸张的数据分析,提高古籍修复的工作效率,对古籍纸张知识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使纸张知识管理的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实现古籍修复管理的信息化。

2.1古籍再生性保护。古籍记录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瑰宝,古籍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在数字化背景下,将古籍分为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将古籍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存贮到服务器中,是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另一种方法是将古籍重新编印出版发行,使古籍具有了市场价值,满足人们对古文化的渴求。

2.2古籍原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是指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古籍本身,在古籍保护中,主要包含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采光和照明、安防、装具及有害生物防治研究等诸多工作,古籍修复一般采取的是手工操作,手工修复是古籍原生性保护的主要方法,古籍修复工作是一项技艺的传承,需要师傅手把手的传授技艺。

2.3对古籍修复质量的影响。古籍作为民族文化遗产,有的已经流传上千年,纸质古籍会受到不同的损害。在古籍修复中,选择修复用纸时,由于古籍纸张和修复用纸,有很大的差异,修复用纸之间由于种类、产地、品质的不同,在修复用纸的选择,一般依据的是修复人员古籍修复经验确定修复用纸,而且一本古籍有多个修复人员进行修复,选择的修复用纸也不相同,最终影响古籍的修复质量。在大数据环境下,使用纸张信息系统,准确的选择修复用纸,使用匹配度高的修复用纸,将极大的提高古籍的修复质量。

3  结语

古籍汇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古籍保护纸张信息系统,应用现代技术推动古籍修复行业的进步,加快古籍修复进度,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作为古籍保护的理念,古籍管理人员要适应大数据环境的发展,将古籍保护工作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加快古籍修复信息化进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怡.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与古籍价值实现思考[J].中文信息,2018,(3):53.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数字化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