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活动促进初中道法课教学

2020-08-23佘江英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活动

佘江英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1-0069-0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提出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概念。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学科内容的活动化,是以认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序列化”的活动设计。思想政治课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既是新时代新的教育目标对人培养的需要,也是对新一轮教材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积极响应。根据2017年版课标的具体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将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实践活动感知。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有效开展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学情设计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于学情制订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我与社会”内容时,八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能够初步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但在生活态度和思想发展上不同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社会参与的畏难情绪,亲社会行为有待加强。基于这一学情,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分享你的假期生活”“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等活动,这些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已有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产生愿意走进社会的情感需求,然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清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这对学生更好地认识、融合、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从课堂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学生无论是参与率还是参与热情都很高,尤其是在“分享你的假期生活”活动中,学生分享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外出旅游、参观博物馆、观影、参加公益等,学生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并且认识到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从而萌生走进社会生活的愿望。

2.凸显主体开展活动。

小组合作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活动教学的有效形式。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分组方式的讨论到确定何种方式分组,由全体学生讨论决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时,笔者提前抛出这节课要开展以“爱”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父母,了解父母在抚育自己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温暖的事、困难的事等,然后由学生拟定具体活动形式。经过一周时间的集思广益,学生讨论确定借鉴《超级演说家》这一电视节目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课前学生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各自的学习活动组中选出一个代表组成评委;拟定评分标准,评委和教师认真学习评分标准;购买并打印好待颁发的奖状;课前布置好教室;各组推选出参演选手等。学生在课前做了充分精心的准备,课堂上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在感动的故事、紧张的角逐中,学生了解到父母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不易,增强了学生的感恩之心。

3.深化成果后延活动。

教学活动也可以延续到课后,继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创新活动作业方式,将作业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画一幅画、改编一首歌词、创作一部短剧、制作电子相册等,在课后活动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当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完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一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课后给三年后初中毕业时的自己写一封信或画一幅画,活动要求不仅要表达出对未来自己的美好憧憬,而且要呈现为实现梦想而采取的积极行动。通过这个活动,促使刚步入初中学习生活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编织人生梦想,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课堂上学到的追逐梦想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运用在实际中,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擎”。

4.注重“双评”完善活动。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活动评价时,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

例如,在设计“小组合作活动”的评价细则时,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效率、课后巩固等方面,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当然,评价方法也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综合评价,又尊重个体差异。在我们的“小组合作活动”中设计了“小组活动考评”和“个人成长考评”,各组均有专门人员记录小组和组员在每次活动中的表现,对小组和组员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