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解析

2020-08-23张琢瑶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温材料消防设计

【摘要】张家界冰雪世界项目主要功能为室内滑雪馆,由于功能的特殊性,其消防设计与普通公共建筑不同,存在一些特点,也遇到很多难点问题,项目设计过程中通过多次和消防审查部门、建筑专家、厂家以及顾问单位沟通,最终解决了各类消防问题,完成消防审查。本文主要从建筑分类定性、暖区消防设计、冷区消防设计、保温材料选择等方面对本项目消防设计进行总结解析。

【关键词】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防火分区;安全疏散;保温材料

1、项目概况

张家界冰雪世界項目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紧邻长张高速公路,位于阳龙公路与溪阳公路交叉口。项目为室内滑雪馆,功能主要包括三部分,室内滑雪戏雪场(冷区),滑雪场功能用房(暖区),滑雪馆配套用房。项目占地面积:28828㎡;总建筑面积:53191㎡;

建筑层数:建筑整体为单层大空间体育建筑,其中局部附属用房暖区为地下1层,地上2层;北配套用房为地下一层,地上2层;南配套用房地上5层。

建筑高度:冷区雪圈道金属屋面最高点为41.35m,初级道最高点31.35m;暖区平屋面14.65m,南配套用房22.10m,北配套用房12.70m。

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2、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

本项目属于体育建筑,主要功能为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与普通公共建筑不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建筑分类定性:本工程为单层大空间体育建筑,建筑高度由31.35至41.35 m,配套服务用房部分建筑高度分别为22.10m、12.70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5.1.1:本建筑为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属于单、多层公共建筑,因此我们本次设计均按照多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暖区防火分区划分: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设置在地下或者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平米。本工程地下一层有两个防火分区执行此规定。

冷区防火分区划分以及消防疏散:冷区建筑面积为27655.04㎡,为单层整体使用空间且局部有夹层,日常使用温度均低于零度,滑道表面为50cm厚雪层,运营期间每日夜间造雪设备自顶部向滑道喷雪。本次设计将冷区设计为一个防火分区,厅内不设自动灭火、消火栓系统、感烟探测器及消防排烟系统。两端雪道出发点处人流较少,在初级滑雪道及雪圈滑道出发平台处均设一部疏散楼梯。冷区内活动人流主要集中在初级滑道终点附近及中部玩雪区,在滑雪馆中部东西两侧均设置直通室外疏散出入口,(西侧利用室外下沉广场,紧急情况下作为滑雪馆的人员疏散通道,东侧利用3个疏散楼梯间疏散,根据设计顾问CTC及甲方提供运营人数1300人计算,冷区中部区域疏散宽度为13米,本次设计冷区实际疏散宽度为19.5米,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冷区保温材料:按照规范要求,本项目应定义为人员密集场所,根据规范要求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岩棉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及保温效果均能满足要求,但是岩棉是一种易吸水的材料,整个冷区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冷库,有可能在任何位置出现冷凝水,这就导致了岩棉材料的耐久性存在风险。经和多个保温厂家沟通,建议参考冷库构造做法设计,使用的保温材料为发泡聚氨酯,发泡聚氨酯在-10℃~80℃的温度范围内固化泡沫体均保持良好的弹性和粘结力,固化后的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等功能,是比较优选的保温材料。但是发泡聚氨酯的燃烧性能只能达到B1级,又无法满足规范中燃烧性能A级的要求。为了满足规范要求,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将保温材料两侧均做防火处理,以贴近防火规范要求,最终此保温构造做法获得省消防总队审查同意。

3、总平面消防设计

本工程与周边已建建筑的距离远大于消防安全距离。结合城市道路条件,本项目设置三个地面出入口,分别临北侧、西侧、南侧道路布置。沿建筑四周设置宽度大于4M的消防环道,消防车道坡度小于7%,转弯半径不小于12M。

本工程定性为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且局部附属用房为二至五层、大空间内局部设有夹层。沿建筑四周设置消防环道,除冷区外,地上二层以上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消防救援窗。

4、建筑消防设计

4.1防火分区

4.1.1冷区防火分区

冷区为大空间冷库,平均温度为-3度,包含初级道、雪圈道、打雪仗区、儿童戏雪区、雪橇滑雪区、雪地保龄游戏、冰屋村、迷你雪地高尔夫、高空活动、奇幻空中商业景观廊等项目。冷区总面积为27655.04平方米,由于使用空间的特殊性,整个场馆功能无法进行划分,根据设计顾问CTC提供的数据,张家界冰雪世界室内滑雪场冷区约为20平方米/人,场馆最大高峰人数为1300人,故此区域为一个防火分区,分别通过两端平台疏散楼梯、西侧下沉式广场以及东侧疏散通道疏散至室外地面安全区域。

4.1.2暖区防火分区

一层平面主要功能为大厅、办公,楼层建筑面积3693.4㎡,分1个防火分区; 二层平面中主要功能为厨房、餐厅,楼层建筑面积2655.73㎡,分1个防火分区;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大厅、配套用房、设备用房等,楼层建筑面积6825.16㎡,分6个防火分区,大厅部分每区面积小于2000㎡,配套用房、设备用房区域每区面积小于1000㎡;一层与二层联通部分采用甲级防火卷帘封堵。

4.1.3南、北区配套用房防火分区

南、北区配套用房平面主要功能为配套商业、宿舍、和设备用房,配套用房和宿舍功能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不大于2500m2,设备用房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不大于2000m2 。

4.2安全疏散及疏散距离

本工程建筑定性为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且局部附属用房为二至五层、大空间内局部设有夹层。疏散人数根据《商业建筑设计规范》、《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及《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计算,疏散宽度按楼层的不同计算。

4.2.1冷区安全疏散和疏散距离

整个冷区面积有27000多平方,滑道斜坡面最长处长度超过150m。由于建筑的特殊性,且根据实际情况,冷区内活动人流主要集中在初级滑道终点附近及中部玩雪区,滑道上不具备人员停留的条件,在滑道面侧墙设置疏散出口也对建筑立面有极大的影响。最后通过多次内部讨论与外部沟通,消防部门也基本认可了仅在冷区平段(滑道顶部起点区域及底部戏雪区域)设置疏散出口,且疏散距离不超过37.5m。运营时期滑雪厅内客容量人数不超过1300人,滑雪馆冷区各疏散出口总疏散宽度大于13m,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由于出发区人流较少,仅在出发区设置一个室外消防楼梯。

4.2.2暖区安全疏散和疏散距离

暖区地下一层,共分为6个防火分區,设置7个疏散楼梯,并且有5个直接对室外疏散的出入口,疏散总宽度23.37m。大空间内最远疏散距离小于37.5m。

首层共一个防火分区,有5个直接对外的疏散口,疏散出口总宽度为20.64m。大空间内最远疏散距离小于37.5m,首层楼梯间出口离外部出口限制在15m内。

二层共一个防火分区,设置3部疏散楼梯,疏散出口总宽度为5.15m。大空间内最远疏散距离小于37.5m。

地上各层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5000平方米,地下室营业厅部分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2000平方米,地下设备用房各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1000平方米.

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墙,防火墙上开设的门窗洞口均为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特级防火卷帘。

各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均不小于2个,地上两安全出口之间最远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疏散距离按40米设计,餐厅、营业厅等大空间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7.5米(建筑内部全部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首层楼梯间出口离外部出口距离小于15米。

4.2.3南、北区配套用房的安全疏散和疏散距离

南、北区配套用房主要功能为配套商业、宿舍、设备用房,配套商业人员密度按照0.60人/平方米计算,宿舍按照每间2人计算,其余功能用房按照实际设计人数计算。

4.3消防电梯

本项目地下室埋深小于10米,地上部分为多层建筑,根据《建筑设计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本项目不设消防电梯。

4.4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设于暖区地下一层东南角入口处,与安防控制室合并,设置1.5m甲级防火门直接对外疏散。

5、建筑节能设计

暖区以及南、北区配套用房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为岩棉板,燃烧性能为A级。冷区屋面采用B1级现场发泡型聚氨酯,外墙采用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体(50厚复合岩棉夹芯钢板+150厚发泡聚氨酯(B2)保温层+50厚岩棉板),燃烧性能为B1级。

结论:

张家界冰雪世界项目消防设计不仅对设计单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审查部门来说也是全新的领域。本项目由当地消防审查机构和建设单位申请,经当地消防支队提请省消防总队召开本项目消防专家评审会,得出相关结论和意见后由省消防总队进行技术审查,并完成消防审批最终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2]杜爽,张葵,庄惟敏.室内滑雪馆设计初探.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5年07期

[3]穆海涛.哈尔滨万达城消防设计难点探讨.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年08期

作者简介:

张琢瑶(1991-),女,汉族,湖南长沙,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公共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保温材料消防设计
房屋建筑保温材料的探析
建筑消防设计审核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结构厂房消防设计研究
大型城市综合体消防设计难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消防设计技术复核岗位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岩棉复合保温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