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习惯一个人宅家过日子吗?
2020-08-23张佳玮
前几天聊到过,我从大学开始写东西,之后长期当自由职业者,习惯了宅在家。
一个好处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社交。
宅久了的人,大概都会通过生活经验,慢慢明白這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只是自己生活,需要的东西,其实没那么多,生活可以由此简单清冽,不事铺张。
许多我们为之费神付出的东西,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社交,确切说,是为了在他人面前(或者,自己想象出来的受众之前),维持自己的社交地位而存在的。
许多我们要去见的人,一旦与利益脱钩,其实就可以不必见了。实际上,不必专门呼朋引伴,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就是因为习惯了这种“不呼朋引伴也无所谓”的生活,所以去到哪个城市,我都没觉得不习惯——出去了是一个城市,回来了,还是过自己的日子。
生活本来就是可以很简单的。
当然也会孤独,这时就要理智地想想了:孤独是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于是产生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
自我意识强烈却又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既有封闭心理,怕被人过于了解,又极渴望被人理解。
所以,大多数宅人,并不真喜欢孤独,更多是怕交际太多,容易麻烦,所以权衡之下,宁可孤独着吧,图个自由自在。
这该是大多数宅家的人,心底的秘密吧?
毕竟大多数宅着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控制:控制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份自由自在,实在过于快乐。所以宁可孤独一点,也不想丢失这份自由。
实际上,包括宅人在内,大多数人理想中的社交,该都是这样的:
有分寸的、可以随时进出、不至于失礼伤害对方的,这么段关系。
许多宅人是求而不得,才退而求其次,宅在家的。
所以宅着也有坏处:如上所述,宅久了,因为怕被社交牵累,结果就连正常的社交,都不那么积极了。
按我的经验,人可以躲开不必要的社交,以求自在,但终究还是需要点反馈的:一个人在家待久了,真会连话都说不利索;跟人聊起来,词不达意,磕磕绊绊,久而久之,就会越发自闭,越来越钝感,越来越不快乐了——或者说,快乐的阈值变得很高,呆呆地自在着,却不知道乐趣到哪里找。
我在上海时,跟菜市场的大叔、超市的阿姨、茶叶店的老板、馆子的掌柜们都聊成了朋友。结果就是:去菜市场,大叔会给我留好部位的肉;去超市,阿姨会给我推荐股票,还呼吁我“尽快买上海的房子,不然以后就买不起啦”;去买茶叶,会坐着跟老板喝杯茶,聊聊天,看他时不时往后顺顺不太多的几根头发,说说季节气候。
以及,叫惯了外卖,几年后回去,打电话老板还认得出我的声音。
未必多熟,但出来进去,能有个话说。
大概,我就挺喜欢这份市井感:市井之间的社交未必多么高端,但是朴实温厚。
当然,也好在这是份可以随意进出、彼此不牵绊的情谊。
交流是必要的,虽然许多宅久的人会怕麻烦。
好在,这个时代还有互联网。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有这习惯。以前没有互联网的大冬天,眼看要季节性情绪失调的时候,我乐意看一下暖烘烘的文字。老舍先生的文字,汪曾祺先生的文字,赵树理先生的文字,甚至《金瓶梅》里的家宅喧腾。
我小时候过年,蹲家里,怕出去跟亲戚们喧嚷,却也很喜欢在冬天看一些当地报纸,看上面说蔬菜供应齐全、本地新近新闻。
人间万象看过来,总会觉得,嗯,世上并不只我一个人,还有许多人呢。
有了互联网,就乐意看看各种人的自述。人间烟火气,都在这里。
我有几个极好的朋友,一年大概见一两次而已。但关系,并不因此而劣化。
大概,彼此抱着这类心思:
跟朋友一起吃饭玩儿,我们很开心。看见朋友开心,我们也很开心。
但如果这种社交变得没乐趣了,成为了彼此的负担,那就没必要勉强继续了。
真正的好朋友,不该是那种明明没意思,但为了彼此的面子还是彼此牵着的。朋友是让彼此舒服的纽带,而不是强扭着勒脖子的绑绳。
我运气比较好,结交的好几位,都是那种不太需要见面,靠写东西就能彼此交流、挽住情谊的人。
——这就像,许多道理其实都明白,但总过不去;但一群人坐在一起,“我们都有这问题”时,反而会让人宽慰一点。
大概,每个人都怕自己成为孤岛,不希望就自己孤零零地,沉在黑暗中吧?
我在许多个城市——有些地方偏僻得甚至没有城市——生活过,大体而言,有互联网就行。
大概是我习惯了文字工作,也觉得只要还能看到文字描述,看到各自传达发出的言语,就不至于太孤单。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必要真的去过某些生活。
看得到文字,就好一些。
感受得到气息,就好一些。
许多文字与气息浮沉起来,就会觉得,这世界并不孤单。
就像,过去的一个多月,宅在家里的人们,各自想法子排遣着寂寞。看着各色自述宅家经历的文字,就多少会觉得:世上还是有这么多乐观的灵魂,在尽力对抗黑暗,在不同的孤岛之间,建立起桥梁。
没有人会喜欢孤单,害怕的只是孤单被排遣的同时,会带来麻烦。
如果只是平静地将自己的故事流传,那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
摘自微信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