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非语篇类板块的教学
2020-08-23丁文敏
【摘 要】在进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非语篇类板块教学时,教师需要基于单元目标设置课时目标,需要根据课时目标设计综合性活动,需要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设计;目标设置;活动设计;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9-0044-03
【作者简介】丁文敏,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100)副校长,高级教师,常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及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对英语课程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课程目标从学科本位转向育人本位,这凸显了学科的育人功能。此外,高中课标还对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课程要素进行了重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属于知识层面,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属于技能层面,主题意义的探究与理解反应属于态度价值观层面。三个层面通过语篇加以整合,并形成“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课程内容整体。由此,高中课标提出“主题引领的六要素整合式英语学习活动”。
所谓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主题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运用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和多种学习策略,获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并在这一过程中,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汲取文化精华,涵养内在精神,指向知行合一,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课程内容和目标之间的桥梁,明确了课程实施的宏观路径,突出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向,注重课程诸要素的整合,体现活动的认知层次和探究创新。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凸显以下三个要点:学习活动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学习;活动设计要体现认知和运用维度,即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下文,笔者以译林版《英语》四上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Rhyme time,Sound time ,Checkout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教学活动。由于这几个板块是非语篇类板块,所以对于这些板块的教学更需要整合课程内容的六要素并设计综合关联的活动,从而使教学具有整体性并发挥其育人功能。
(一)目标设置具体可行,引领主题学习
1.依托单元,整体设计目标。
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承载着主题意义,是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策略运用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平台。虽然该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但课时目标的设置仍应基于单元整体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I can name more food and drinks.(2)I can offer food and order food(for others).(3)I can offer and order other things.(4)I know the sound of the letter “x”.(5)I can express my ideas politely and bravely.I can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s.
以上目标既有强化巩固的内容,也有适度拓展的内容。此外,目标均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可以关注画线部分动词),既强调学习过程,也能显示学习的结果;且目標具体可操作,也可评价,规避了类似“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等标签式的目标用语。最后,目标具有鲜明的认知发展递进性:第一个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还是在At a snack bar的主题语境下学习更多表示食物和饮料的新单词;第二个目标涉及实践应用,学生要用在Story time板块中学习的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句型offer food and order food;在此基础上,笔者拓展了What would she/he/they like?句型及其回答,鼓励学生offer food and order food for others;第五个目标是迁移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运用功能语言进行表达。
2.目标前置,引领主动学习。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分享学习目标—开展课堂教学—适时反思评价,而学生基于目标的反思和评价则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笔者首先跟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将目标前置能督促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引领,开展一系列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能够基于目标反思学习效果。最后,教师抛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class?这包含着学生对自己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能力提升、学习策略和方法习得等的综合性评价。整节课,教学评融合,互促提升。
(二)活动设计综合关联,体现思维维度
1.学习理解类活动,建构知识。
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倡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笔者带着学生做足铺垫和拓展。为了让学生能name more food and drinks,笔者呈现了What would you like?主题视频。在轻松愉快的节奏、耳熟能详的内容、略带挑战性的任务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在完成教师事先抛出的任务What would they like for lunch?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复习了hamburger、hot dog等词汇,还拓展了一些常见食物的英语单词,如pizza、spaghetti、tofu等。pizza属于外来词音译,tofu是汉语音译为英语,学生不难掌握,且还能感受英文和中文之间的美妙联系。因为视频中只提供了something to eat,那猜猜主人公要喝些什么呢,学生大胆想象,同时复习和拓展了饮料类单词。再加上一开始复习的What would you like ? Id like...句型及拓展的What would she/he/they like?句型及回答,学生能表达的内容越来越多。
2.运用实践类活动,发展能力。
有了已学知识的铺垫和对新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语言产出更为丰富。笔者创设学生在小吃店点餐的情境,学生四人一组,积极表达。
S1: Hello, welcome to my snack bar.
S2: Thank you.
S1: What would you like,boy?
S2: Id like a hamburger and some cola.
S1:OK. Er...what would she like?(其中一个学生假装在看书)
S2:I know. Shed like some spaghetti and some lemonade.
S1:How about you?
S3: A pizza for us, and some milk.
S1: All right. Anything else?
S2S3: No,thank you.
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积极地与伙伴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用英语做事情的乐趣。
3.迁移创新类活动,形成素养。
最后,笔者表扬学生整堂课的表现,作为奖励,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精心收集的该班学生去年“六一”嘉年华时的视频。视频在勾起学生美好回忆的同时,也为今天的课后作业设置了背景:假定你又来到了美食大街,跟你的伙伴一起编个对话吧,建议帮你的父母带份礼物哦。这个作业看似简单实则花了心思,给父母带礼物,那对话就需要用上What would she/he/they like?句型,且本单元所学的功能语言也不再局限于at a snack bar这样的情境,而是迁移到了更为广阔的美食大街。如此,学生的所学就能在更大的语言背景下使用。
以上教学,教师基于主题情境,把知识、技能、策略等统整于各项活动之中,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学生从理解走向运用和创新,实现了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发展。
(三)教学活动指向人的发展
1.注重营造愉悦的学习体验。
本课,笔者鼓励学生与自己的伙伴愉快地合作、交流。当学生在表达观点遇到困难或出现错误时,笔者耐心等待,并给学生再次尝试的机会: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同时,笔者非常重视课堂用语的激励作用,并突出赞赏的互动性,如Lets give him a big hand. I admire your work.本课,笔者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表扬和鼓励,如对学生的英语基本功进行肯定,表扬团队合作等。
2.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倡打造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設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示范、辅导、支持,帮助他们体验语言、运用语言、创造语言。
3.拒绝贴标签式的情感教育。
教学的效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且这种效果不应停留在显性可见的层面上,还应有更重要的——学生内在心性的变化。本节课,教师注重育人于无痕并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复习和拓展饮料类单词时,教师会很自然地带一句Less drinks,more water;在呈现学校午餐配置时,教师提醒学生:Dont be picky eaters;包括作业中,教师也建议学生为父母带份礼物……教师没有进行生硬的、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而是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夏谷鸣,杨良雄.走进新课标,迎接新挑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福建教育,2018(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