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体育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2020-08-21李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可行性

李静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社区体育不断深入到我國社区建设当中,社区体育产业化也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社区体育产业化不仅可以解决体育锻炼中缺少教练员的问题,而且解决社区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资金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首先,采用文献参考的方法以及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目前我国发展社区体育产业的可行性进行简单分析。其次,结合社区群众的普遍消费方向和消费水平,对社区体育产业化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剖析。最后,主要围绕两个重要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化的最终目标是否是社区体育产业化;发展社区体育产业化是否有助于我国体育产业的推广。

[关键词] 可行性;社区体育产业化;消费理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3. 065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3- 0147- 02

0      引    言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体育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将社区体育产业化是否具有可行性,值得深入探讨。

1      社区体育产业化简要分析

在笔者所做的社区体育健身问卷调查中发现,当社区居民选择是否需要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指导训练时,18%的人明确表示自己需要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协助训练,37%的人表示不需要。在以上的调查结果中可以总结出两点:其一,目前我国投入到社区的体育运动设施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运动需求。其二,社区群众对于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够高,不足以去激发开展更加系统的体育设施建设。在进行社区体育产业化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对社区体育产业化不加以控制会导致社区居民直接放弃在社区运动的权利,转向街边进行慢跑,或者去广场进行简单的羽毛球或者篮球运动。以这样恶劣的形态发展下去最终会违背一开始社区体育建设的初衷,将社区体育产业化发展到极致,最终只能满足商人的需求[1]。

因此,要想在保证社区体育建设的初衷不变的情况下发展社区体育产业化,就应当有一个准确的界限。第一,场地界限,社区体育中社区群众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依靠场地中的运动设施,所以运动设施不可以全部产业化。第二,项目界限,如果体育产业化的运动项目有人组织、指导,没有体育产业化的运动项目无人看管,就会打击社区群众的运动积极性,所以应当一视同仁,不可以差别对待。第三,资金界限,社区产业化设施、场地对外租赁时,一定要对价格进行限制,不要让租赁场地的租金过高,这样不仅会使社区群众放弃这项运动,而且使设施、场地租赁完全成为商人挣钱的手段。

2      社区体育产业化需求

首先是显性需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政府向居民社区中投入了大量的运动设施,让居民清楚地看到“运动就在眼前,在我们的身边”,居民不出小区便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运动。随着运动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继续在社区体育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建设了更多的健身点。但是社区体育建设也存在不足之处,社区体育中缺乏专业人士指导,社区体育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受过专业的体育教育,主要是一些退休的老员工以及社会上的兼职人员,整体素质不高[2]。这种情况不仅阻碍了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而且降低了社区群众运动的热情。虽然社区体育的设施不断改进,健身点的设施越来越豪华,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提高对社区体育的满意程度,相比较而言,人们更喜欢新颖的、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因此,我们不仅要丰富社区体育建设的硬件设施,还应当遵循市场的规律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其次是隐性需求,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亲身体会,只有亲自参与体育运动,才能真正地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对于从来没有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的社区群众来说,只顾着嘴上的说教,讲解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远远不及让他们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来。还有一小部分人,每天坚持训练,会渐渐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果,但是如果在锻炼的过程中有专业的健康指导员进行帮助的话,有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质量[3]。

国家政府部门已经在社区体育产业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倘若有更加优秀的管理人员以及健康指导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的话,社区群众的运动效果会更加明显。所以,在政府工作的基础上,把社区的体育产业建设交给企业来运行,不仅可以使社区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而且对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      社区体育产业化成功的经验

社区体育产业化的例子,近些年来层出不穷,成功的例子有很多,现举一个某市社区体育产业化成功的实例。该社区包括各种年龄段、各行各业的成员,社区内主要有16种基础的体育设施、6个网球场地、14个乒乓球场地。其中涉及产业化的设施有室内的网球场和乒乓球场地,16种基础的体育设施全部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对于社区的设施管理人员与指导人员,则是选择高校体育专业在校生,很多专家表示,与高校的大学生合作是社区体育产业化成功的关键。选择学生的原因是:首先,学生对于报酬的要求不是很高,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获取报酬,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从中获取一些经验。其次,大学生受过专业的体育教育,比如说,他们在教授老年人跆拳道时更加专业,提高老人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最后,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他们乐于义务教授别人知识,不仅巩固了自己已学的知识,而且增加了社会学习经验[4]。

社区体育主要面向社区的居民,如何维持体育产业的正常发展,以及更好地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是社区体育产业化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对社区居民的锻炼时间、锻炼场地、锻炼条件进行深度分析。基于以上观点,制定了一种会员制的管理方式,主要原因是:第一,网球这一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往往受到青少年以及中年人的喜爱,在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中,往往会受到工作以及学习时间方面的限制,所以一定要保证他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够有网球场地去锻炼,避免打击他们运动的积极性。第二,乒乓球面向的人群就更加广泛一些,老年人也越来越喜爱这项运动。老年人白天的时间比较多,如果降低收费标准的话,他们将很乐意投入到运动中来。第三,社区体育产业化不仅保证了体育设施的多样化,而且有高校大学生参与其中,保证社区居民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专业的指导。

收费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會员费,社区居民办理会员,这是社区产业收入稳定的重要保障。第二,运动器材租赁费,大学生可以向前来运动的社区居民租赁网球拍、网球、跳绳、乒乓球拍、乒乓球等必要的体育器材。第三,陪练费,会员在运动过程中由体育专业学生指导,指导过程都是免费的。但是,对于一部分前来运动的居民,如果需要陪练的话,大学生可以适当收取陪练费,这是大学生收入的一部分。

在每天的晨练活动中,大学生会科学地制订锻炼计划,计划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太极拳、晨跑、太极剑等。每年都会举办网球赛与乒乓球赛,社区内的会员参与比赛都是免费的,社区内的其他居民想要参加比赛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社区外的居民收取双倍的费用。观察历年参赛的数据可以发现,85%的参赛者是社区内的会员,也有少部分是社区居民,社区外的居民也在不断增加,整体参赛人数都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参赛者的奖品由产业公司和赞助商共同提供。

4      社区体育产业化总结

如今是否开展社区体育产业化仍然存在争议。社区体育的主要特点是公益性以及社区效应,所以将社区体育产业化,并且投入到市场当中,许多体育方面的专家难以达成共识。有一部分人士认为,我国的体育产业还不够成熟,现在提社区体育产业化为时过早,会打消社区居民的运动积极性。还有一部分人士则认为,随着社区体育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体育终将会成为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应尽早地将社区体育产业化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笔者认为,社会体育产业化会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不仅能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社区体育的建设。

社区体育产业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有利条件 :第一,目前社区体育的建设不能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需求,可以适当地将社区体育产业化。第二,就目前而言社区体育产业化是可以运行下去的,可以促进社区体育设施的完备,使社区居民更加系统地学习体育运动知识与技术,解决组织、管理活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第三,将社区体育产业化与高校学生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而且为社区居民的运动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第四,社区体育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好产业化的场地界限、项目界限、资金界限。只有准确地把握住界限才能不让社区居民失去运动的热情。如果把握不好,则会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综上所述,每一个社区都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不断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我们在面向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不要仅限于满足社区群众现有的需求,还要创造更多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区体育产业化的持续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在体育产业化的同时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而且还要让社区体育促进社区体育产业化,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湘平,陈玉清.湖南高校体育产业化可行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26(4):127-128.

[2]李政,周道平,李成军.我国西部地区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9,89(1):78-79.

[3]王华,宋亮.西安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可行性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9,35(31):258-259.

[4]宋培东,崔旭艳,赵振.我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9,21(5):17-19.

猜你喜欢

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超声滚压处理提高30CrNiMo8钢疲劳性能可行性的研究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预见“小盒子空间”与其可行性的探讨
我国批准2005年海牙公约可行性问题的思考
基于ETC卡的“多卡合一”可行性探析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