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20-08-21杨志宏
孙 腾,杨志宏,周 三
(1.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266071;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266000)
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多采用静脉给药,化疗性静脉炎为化疗药物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输注过程中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80%[1],临床表现为血管局部红、肿、热、痛、僵硬,呈条索状改变[2-3]。目前临床多采用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S)2011版静脉炎分级标准,将静脉炎划分为0~Ⅳ级[4]。0级:无临床症状和体征;Ⅰ级:输液部位局部皮肤出现水肿和红色斑块,患者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Ⅱ级:输液部位局部皮肤出现水肿和红色斑块,患者有疼痛感;Ⅲ级:输液部位局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和水肿,患者有明显疼痛感,不触及静脉硬结,可触及条索状静脉;Ⅳ级:患者输液部位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或水肿,患者疼痛感剧烈,触及静脉硬结和条索状静脉,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 cm,伴有脓液从穿刺部位流出。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治疗和生活质量,也给临床工作增加了困难。目前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尚无统一的认识和方法,所以积极寻求和探索简便有效的防治措施,提早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笔者搜索文献发现,临床应用新鲜土豆片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基础文献较多,但无相关的Meta分析。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中国人群采用新鲜土豆片外敷与50%硫酸镁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文献资料
1.1 文献检索范围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到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应用新鲜土豆片外敷与50%硫酸镁常规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语种仅限中文。
1.2 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词为土豆片、马铃薯、硫酸镁、化疗性静脉炎。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2月。
1.3 文献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新鲜土豆片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随机对照研究。②研究对象: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及输注高浓度、高渗药物或刺激性药物的液体外渗患者,不限年龄、病种、治疗用药及性别。③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④观察指标:依据静脉炎缓解程度划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治愈:局部红、肿、热、痛消失,静脉条索状改变或硬结消失;有效:局部红、肿明显消退,尚有轻微触痛;无效:局部红、肿、热、痛无明显改善或加重。⑤结局指标: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文献排除标准 非随机对照研究;重复报道、动物实验、综述;数据及资料不全。
2 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
2.1 文献筛选 由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及评价文献,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向专家咨询获得结果。
2.2 文献整理 按照PICO原则(P:研究对象;I:干预措施;C:研究对照;O:研究结果)设计资料提取表格,提取资料包括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样本数量、试验组、对照组、干预措施、结局指标。
2.3 文献分析 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用95%可信区间(CI)表示,并绘制漏斗图检验发表偏倚情况。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1说明研究间同质性较好,反之则具有异质性;研究间异质性以I2评价,总效应量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文献筛选结果 ①纳入文献基本情况:根据检索策略,共检索276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阅读题目排除重复文献、会议、综述共计169篇,阅读摘要纳入文献93篇;阅读全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所选文献进行逐一筛选,排除82篇,最终纳入11篇文献[6-16]。②纳入文献质量分析:11篇文献均随机分组,均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及使用盲法;均未描述失访退出病例数。③纳入文献基本特征:总纳入96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土豆片组)486例,对照组(50%硫酸镁组)478例。两组患者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11篇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3.2 Meta分析结果
(1)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对11篇文献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P=0.18,I2=28%,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RR=0.32,95%CI=0.21~0.48。Meta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片外敷组总有效率优于50%硫酸镁湿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效应检验Z=5.37,P<0.01),表明马铃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50%硫酸镁组。总有效率比较的森林图见图1。
(2)发表性偏倚分析 对纳入的11篇文献采用漏斗图法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价,见图2。纳入文献均在95%CI之内,漏斗图对称性良好,未见显著发表偏倚。
图1 11组化疗后静脉炎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的森林图
图2 新鲜土豆片组与50%硫酸镁组总有效率漏斗图
4 讨论
化疗性静脉炎是肿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7],是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引起的血管壁的化学性炎症,包括机械性、化学性和感染性等多个方面,涉及患者自身状况、医护人员的操作和药物等多种因素。中医认为,化疗性静脉炎是由毒邪滞于血脉,致气血凝滞、脉络不通而成。
土豆属茄科植物,四季均有,将其切片外敷于穿刺部位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等特点。新鲜土豆含大量的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龙葵素、茄碱、乳酸、柠檬酸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微量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18],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消炎止痛的功效[18]。新鲜土豆汁具有散瘀解痉、止痛消炎、利尿、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将其应用于外伤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及烫伤、烧伤等均有一定疗效[19]。维生素C能促进结缔组织细胞合成;B族维生素对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修复再生功能,并可通过局部神经感受器及痛觉中枢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龙葵碱具有杀菌、消炎作用;茄碱具有消肿止痛、缓解痉挛的作用;血管活性物质具有软化血管,恢复血管弹性,降低血管脆性的作用[19]。
硫酸镁是临床常用的外用型消炎止痛药物,50%硫酸镁湿敷于穿刺部位,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穿透性强,可经皮肤到达皮下组织和血管;阻滞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能力;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发挥止痛效果;高渗作用可改善患者组织水肿[20]。但该法易受硫酸镁浓度、配制温度的影响,效果不稳定,湿敷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脱皮,同时硫酸镁易结晶,会弄湿衣服和床单元[20]。
Meta分析是汇总多个同类研究结果,并对研究效应进行合并的研究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系统评价。目前尚无关于新鲜土豆片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该研究可为提高患者的化疗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本次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新鲜土豆片外敷组的总有效率优于50%硫酸镁湿敷组,提示新鲜土豆片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是解释这一结论时仍需慎重,本次研究仅为中文文献,随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出现,希望有更高质量、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论证使研究结果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