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2020-08-21段娜郑雪梅王强李婵王鸽别方仪张露王韶双每晓鹏李小刚蔡宏伟樊晓娥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16期
关键词:麻醉科满意率病房

段娜 郑雪梅 王强 李婵 王鸽 别方仪 张露 王韶双 每晓鹏 李小刚 蔡宏伟 樊晓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若控制不当不仅会引起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导致患者满意率降低[1-2];还会因对患者呼吸、循环及免疫系统的破坏而影响到患者的快速康复[3]。近年来,各医院通过探索和改进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疼痛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4-5],但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有文献[6]显示,造成这种现况的原因是由于疼痛管理不当。在医院,麻醉手术部实施术后疼痛管理存在涉及科室多、分布范围广和无自己病房单元等问题,均会影响麻醉科疼痛管理的质量。有文献[7]报道,“云技术”理念可实现改善对象的远程集中管理。鉴此,本研究拟通过构建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并应用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模式的构建

1.1成立专家组 利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工具,根据QCC实施步骤,依次完成了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课题明确化等十大步骤。本项目成员有麻醉手术部医生4名、护士6名、护理部领导2名及网络信息工程师1名,同时建立了由医院护理部、手术科室、麻醉手术部和网络信息部领导组成的专家组。

1.2确定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三要素,建立管理模式图 传统病房管理要素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生诊疗、护师护理及患者病历系统组成的三要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麻醉科疼痛“云病房”三要素:(1)麻醉科专职疼痛管理医生负责患者术后疼痛诊治。(2)麻醉科疼痛管理护士负责患者术后随访、宣教。(3)建立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实现全院术后疼痛管理患者信息“云病房”,中央站终端查看,发现并处理问题。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构建图,见图1。

1.3基于ZigBee技术完善物联网,建立镇痛患者“云病房”病历系统 (1)基于ZigBee技术,在病区安置基站,实现患者信息全程监测,医生、护士在中央站查看患者信息。基于ZigBee技术的“云病房”运行图,见图2。(2) 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病历系统。根据疼痛管理目标设定智能化管理提示功能,具体为: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夹闭输注管时,中央站会提示“堵塞”;锁定时间内出现第3次无效按压时,中央站会报警提示“镇痛不足”等设置,让疼痛管理医生、护士能即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图1 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构建图

图2 基于ZigBee技术的“云病房”运行图

2 临床应用

2.1急性疼痛服务医护小组(Acute pain service,APS) 应用前患者采取SPS医护小组模式,是由患者术中的麻醉医生和麻醉恢复量疼痛管理护士组成。护士负责患者的疼痛随访,出现镇痛不足等问题时电话通知麻醉医生进行处理。

2.2“云病房管理”模式

2.2.1建立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提升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 (1)由专职麻醉科疼痛管理医生、护士进行麻醉手术后患者疼痛管理工作。(2)建立三级质控管理模式,见图3。

2.2.2建立形式多样、贯穿全程的宣教模式 (1)完善宣教材料:制作了多种宣教材料,规范评估工具,全院统一。(2)实行形式多样的知识宣教:纸质资料、微信平台信息推送、手术患者等候区多媒体集中宣教。(3)贯穿全程的知识宣教:患者清醒后PACU内进行宣教-转运途中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镇痛访视病房内再次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

2.2.3优化镇痛管理方案 参考国际及国内指南[8-10],结合临床需求,制定《麻醉科成人术后镇痛管理制度》,根据每月质控数据不断优化。

2.3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患者应用“云病房”管理模式前后疼痛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和医护人员镇痛相关知识掌握率。

图3 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流程

3 结果

经过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构建及应用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由应用前的14.10%下降至应用后的2.63%;恶心、呕吐发生率由应用前的10.19%下降至应用后的6.49%;满意率由应用前的85.31%增加至应用后的99.35%;医护人员镇痛相关知识掌握率由应用前的82.38%提升至应用后的96.8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讨论

4.1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是适用于临床特点的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模式 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是麻醉科疼痛管理医护团队工作的目标。麻醉手术后患者分布于全院多个科室,分布区域广,无法即时获取患者镇痛效果及相关问题信息,无自己的病房单元及固定的医护团队和相应治疗护理服务是影响术后镇痛管理的核心因素。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基于ZigBee技术,应用智能化PCA镇痛管理系统,融合物联网概念和人工智能,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全程监测显示,建立了患者信息的云端病历系统。通过病房要素分析,建立的专职医生、护士团队与云端病历系统使得麻醉科疼痛“云病房”具备了完整的病房要素。明确医护职责及工作内涵,建立三级质控管理模式,使得所有手术后镇痛患者在“云病房”内跨越空间限制,由医生、护士统一观察及治疗。通过有效的三级质控管理,不断发现各环节及结果指标中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实施过程中,对多个环节及相关内容不断优化,保障了目标的有效实施,是适用于临床特点的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模式。

4.2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减少了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升了患者满意率,提高了医护人员镇痛知识掌握率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主观感受,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情感体验[11]。因此,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镇痛相关知识,掌握镇痛泵使用方法,患者主动评估、反馈疼痛,有效进行自控镇痛是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环节[12-14]。“云病房”监测站可持续监测患者镇痛管理全程信息,当出现各类异常报警时,医生护士便会床旁访视患者,现场处理问题,并向患者再次讲解镇痛泵使用方法及镇痛理念。同时,基于对“云病房”患者访视信息的读取及三级质控,麻醉医师团队在标准化配方及个性化输注的基础之上,应用多模式镇痛理念,联合使用神经阻滞,不断优化镇痛方案,有效提升了镇痛效果。针对患者及家属在镇痛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云病房”管理模式中由麻醉科护士实施的贯穿全程、形式多样的宣教模式。为了规范评估方法,医院护理部组织制作全院统一的疼痛评估工具,并在每个病房内张贴;在病区护士站放置镇痛泵使用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及镇痛专用电话号码及微信二维码,方便病房医护、患者及家属与麻醉科疼痛管理医生及护士沟通。全程多途径宣教模式使得患者、家属、病房护士可通过微信平台及专用电话及时反馈问题,早期的反馈及处理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过实施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及镇痛泵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是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是符合麻醉科疼痛管理现况的有效疼痛管理模式,可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及医护人员镇痛知识掌握率,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麻醉科满意率病房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病房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